专栏名称: 心血管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更懂中国心血管医生。前沿、用药、指南、病例一网打尽,轻松玩转心内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开春,Burberry格子奢花第一名 ·  昨天  
植物星球  ·  立春,樱花初开,狼尾蕨绿 ·  3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3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心血管时间

刘靖教授带你 3 步搞定:高血压患者合并心率增快的治疗策略

心血管时间  · 公众号  ·  · 2024-04-01 17:22

正文


导语

老忻的高血压已经有十多年了,起初只服用一种药物,血压控制的还比较平稳。但最近半年血压总是忽高忽低,还总容易出现心慌的症状。医生给老忻增加了一种 β 受体阻滞剂,需要一天吃两次。


调整治疗方案后的前两个月效果还不错,但后来血压又开始波动。医生仔细询问后才知道,老忻总忘记吃下午的降压药,有时候早上也只记得吃一种。这种「薛定谔」的服药方式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当患者血压控制不佳、依从性差时,临床上该如何优化患者的血压管理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特邀请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刘靖教授 为我们分享他的观点和经验。


专家简历


刘 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高血压与心血管代谢学术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擅长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及心血管代谢异常、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及心血管药物与器械临床试验。

作为牵头人及主要执笔人主持撰写中、英文版《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夜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国家卫健委《县域血脂异常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等多部共识、诊疗规范,撰写中、英文版《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现为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秘书长;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学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预防管理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委员会委员、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血管药物治疗工作组及欧洲高血压学会血压监测工作组委员。

现任 Journal of Hypertension、Hypertension Research、Clinical Hypertension、《中华高血压杂志》、《慢性病学杂志》编委;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中国预防医学》等期刊审稿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


选择 SPC 是血压管理的优化策略


目前,我国约有 2.45 亿高血压患者,且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但是高血压的控制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国内外高血压指南不断更新,但联合降压治疗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 2023 ESH 高血压指南 [1] 和最近刚发布的 2023 中国高血压指南 [2] 均表示,建议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进行初始联合治疗,优先使用单片复方制剂(SPC)。


真实世界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与其服用药片数量呈负相关,减少服药片数能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持续性 [3] 。此外,一项系统性回顾分析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自由联合治疗相比,SPC 显著降低收缩压 3.99 mmHg 和舒张压 1.54 mmHg [4]


由此可见,SPC 不仅能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和治疗持续性,还能有效改善血压控制率。因此,推荐高血压患者使用 SPC 是优化血压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


2


β 受体阻滞剂 + CCB 治疗方案适合中国人群


我国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比例较高 [5] 。有研究显示,我国有 38.2% 的单纯高血压患者心率 ≥ 80 次/分 [6] 。因此,联合治疗方案应该考虑包括阻断交感神经的药物,例如 β 受体阻滞剂 [5] 。由于二氢吡啶类 CCB 禁忌症少、常作为降压首选药物,因此国内外高血压指南推荐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中,就包括 β 受体阻滞剂与二氢吡啶类 CCB 的联合治疗方案。


而且,β 受体阻滞剂和 CCB 这两类药物在作用机制上互补 ,可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扩张外周动脉血管,在发挥协同降压作用的同时有效控制心率。此外,两类药物联合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因为 β 受体阻滞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 CCB 治疗因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心率增快,而 CCB 能减轻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可能出现的外周血管收缩效应 [7]


此外,HOT-China 研究共纳入 53,040 例高血压患者。结果显示,采用 HOT 方案(CCB 与 β 受体阻滞剂或 ACEI)高血压患者的 10 周血压达标率为 79.2%(图 1) [8]


图 1 HOT 方案治疗后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


因此,总体来看,B+C 治疗方案更适合中国高血压人群。


3


B+C SPC 证据充分,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血压达标率的主要策略之一


2022 年《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7] 指出,B+C 是我国高血压指南推荐的一线联合治疗方案,SPC 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血压达标率的主要策略之一。


疗效方面: 一项危地马拉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单药治疗(比索洛尔 5 mg/日或氨氯地平 5 mg/日)4 周以上血压不达标的患者,在换用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5 mg/5 mg)后,6 周血压达标率为 83.2% (图 2) [9] 。另一项俄罗斯观察性研究也发现,与单用比索洛尔相比,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 不仅能显著降低诊室血压,还能有效降低中心动脉压 [10]


图 2 使用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后患者血压达标率


依从性方面: 波兰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发现,曾接受比索洛尔和氨氯地平自由联合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多数患者收缩压未能达标。然而,当这些患者换用 SPC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治疗后, 85.6% 的患者依从性极好 (药片服用率 > 90%)。与自由联合治疗相比,SPC 治疗使平均收缩压从 147.3 mmHg 降至 130.9 mmHg,平均舒张压从 87.9 mmHg 降至 79.1 mmHg [11]


目前, 我国已上市的 B+C 方案 SPC 有两种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和阿替洛尔尼群地平片。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每日 1 次,每次 1 片;阿替洛尔尼群地平片,每日 1~2 次,每次 2 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