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职场说
聚焦医生职场,洞察职业风云。我们致力于为广大医生提供最全面、最实用的职场指南。关注科研职场说,让您在医学的职业道路上不再迷茫,一路畅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职场说

医院效益分配 9:1 引争议,科室内部医护三七分,绩效公平该如何保障?

科研职场说  · 公众号  ·  · 2025-01-31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某医院医生网上发文质疑科室绩效分配不公,引发业内热议,涉及医护、医后分配不均,多地探索年薪制等改革。




近日一位来自某医院的医生将一封信件发布在互联网,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信中这名医生对其所在科室的绩效分配制度表达了不满,也分享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他曾因朋友的推荐而加入神经外科,期望凭借辛勤工作获得稳定的收入,但现实却极为不如人意


即便他完成了工作上的基本任务,依然无法享受应该得到的绩效奖励,这反映出科室内存在的分配不公。


科室绩效的分配谜题


在信件中,医生详细描述了医院的绩效分配方法:大多数科室的收益被医院整体收纳,留给科室内部的仅有10%。


在这10%的分配中,护士取得了70%的份额,医生则只能拿到30%。


这样的比例让他深感不解,并质疑这种分配是否合理,同时也担忧此现象可能导致的人才流失问题。


此信一出,引发了包括医疗行业内各个从业者的热议。有医生指出目前的医生与护士比例失衡,无法让医生的薪酬与其高压力以及高水平的工作相匹配。


然而也有人认为,收入差异源自不同的责任和工作量。某些科室中护士的实际工作量甚至超过了医生的医疗操作,对科室效益的贡献也较高。


然而,分歧并不仅限于医护之间的分配比例问题,行业内逐渐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何整个科室只能动用10%的总收益。


在医院基本收入不足的情况下,这一数字在业内被普遍视为偏低。


医院收益的三层分配


医院的收入和整体效益分配基于科室收支余下的部分,包括科室收入、人员成本、设备折旧等费用。


最终 结余部分成为医院的总绩效,医院再依据一定比例将其分至各科室。在许多医院中,医生的专业收入很大程度依赖这块绩效。


这样的体制下,高效益科室往往比其他科室获得更多的绩效,而一些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微薄的科室则经常面临财务紧缩。这种差异化的分配方式深深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心态。


多方不满的分配现状


不公平的分配问题不仅在于医护人员之间,还涉及到医生、护士与行政后勤之间。


现有绩效分配机制常常缺少明确的指导细则,导致不同科室在实际执行中结果不一。


医生常认为护士的薪资与其工作量不成比例,而护理人员则觉得他们在工作中承担了更多直接的劳动。


同样行政人员的绩效甚至可能与临床医生相同或更高,这也让一线医护人员感到不公。


向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迈进


为缓解这种复杂的绩效分配困境,很多地方政府开始探索新的薪酬体制改革,包括年薪制在内。


这一制度意在通过统一的收入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希望能弥合不同岗位置间的收入鸿沟。不过,其效果如何,还需要实践和调整。


医院的绩效分配优化,是医疗改革的重要任务。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不断细化和完善机制,使所有医护岗位的劳动获得应有的回报。


结语:改革的前景与挑战


虽然要达到完全公平的绩效分配可能不易,但朝着透明与合理的方向努力,显然是改善医疗环境的重要一步。


期望通过改革,让医务工作者能专注于患者服务。以长远的优化调整,为医护人员建立更为公正的机制,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满足感,从而整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点点 转发 ,转发给你想要分享的人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