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我们写到,上涨行情适合读入门和操作,有赚钱动力学起来贼快;而下跌行情则适合读经典,至关重要的道理往往是在亏钱中领悟。
“顺风吹牛X,逆风讲道理”,话有点糙,但说的就是这个理儿,我们总是在逆境中反思成长的。
给大伙推荐几本上涨过程中不容易看懂,会吐槽“写的什么玩意儿、水平行不行”,但下跌时再翻开却会感慨“原来如此”的书。
(微信读书 App 里都能找到,截图也是从里面来的)
……
E 大早期发车跟投常会写一篇当下的观察和看法,虽然不是直接意义上的“书”,但比很多书更有价值。推荐在“微信读书”里面看,体验非常好,也不算跑题吧~
我之前也
推荐过一次
:
一定要从 2015 年的第一篇文章开始挖,阅读体验就像在看一本现实版股市投资小说。
站在 2020 年的“未来”,从上帝视角回看过去这五年“渺小的人类们”(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心态随着股市的涨跌一次次沉浮。
过去这半年抱团行情里总有人嘲讽 E 大赚得少,现在跌下来再看看谁才是小丑呢。
赚到钱和赚过钱的区别,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例子了
。
两个阅读建议:
……
作者都是霍华德·马克斯,我就一起写了。
发现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这两本书分别是 15 和 19 年出版的,有些年了,但
昨天截图的时候居然双双上了微信读书的「飙升榜」,看来明白人不少呀
。
亏过钱的小伙伴读完《投资最重要的事儿》很可能会感慨「大坑一踩一个准,我怎么早没读到这本书 🥲」。
不用遗憾哈,这本书我在吃亏以前就读过,没用的,最后一个坑也没少踩 😂。我开头说的上涨行情吐槽“写得什么玩意儿”、下跌行情感慨“好有道理”的真香典范,就是 ta,真人亲测……
《投资最重要的事》里写的 20 件事儿,我第一遍只记住了「周期很重要」,估计跟我一样的人太多了,马克斯后来的书就是《周期》。
高估的时候要不要卖?现在跌了能不能买?这本书里有答案。
卖出的原则之一「极度高估的时候」,很多人关注错了重点,核心不在”高估“,而在”极度“。周期的钟摆摆过中点后常常不会立刻往回,总要再飞一会儿。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太晚,而熟手常犯的错误是太早
,所以投资才是科学 + 艺术。
另外提醒一下,这本书有个地方容易被误用——了解周期是一回事儿,但试图通过周期预测未来可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别预测,只应对。
……
别被书名吓到哈,不是讲枯燥的概率和数学,而是选人的道理。内容很接地气,而且大家肯定无意间都用过——餐厅老板吃不吃自己店卖的菜。
对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来说,会选人比会选股更有意义,而选人的核心之一就是选择承担对称风险的人。给大家举个反例:
我们平时经常会看到大 V 推荐基金,但有的人是只推荐、自己不买的。买基金的人下跌要亏钱,但推荐基金的人赚推广费旱涝保收,这就是一种非对称风险。
选那些和我们一起承担后果、同赚同亏的人,因为他们的建议一定会更走心。
不仅适用于投资,同样适合生活中任何需要获取他人建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