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学理论大缸
网址www.sociologicaltheory.cn以抢二道贩子饭碗为目标,传达学习Sociological Theory等英文期刊前沿经典有关精神,抓好摘译推送中心工作,把推动汉语社会学理论发展作为根本遵循、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个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学理论大缸

硕士毕业还是“学术门外汉”,要不要读个二硕再申博?|宇凡问答

社会学理论大缸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3-09 17:0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关于是否应该继续攻读二硕再申博的咨询回复。回复主要从学术道路规划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讨论了二硕对于学术道路的提升价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决定是否攻读二硕的角度

主要从学术道路规划、提升学术能力的途径、二硕的价值以及经济和时间成本等方面进行考虑。

关键观点2: 适合申请二硕的情况

一种是想换领域方向,通过读二硕获得新知识;另一种是想要刷学历,申请更好的学校背景。

关键观点3: 二硕与独立研究的建议

对于是否攻读二硕,更建议进行独立研究,如完善硕士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并尝试投稿得到学界认可。这种方式能够打通申请博士的人脉,奠定前期研究基础,并直接有助于博士申请。

关键观点4: 英国一年硕士的特点

英国的一年硕士主要是授课制,虽然能学到课程知识,但缺乏深入研究和学术训练的机会。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孙宇凡

编辑/吴雨萱

排版/婉燕



问题:

宇凡学长,我想问问:我这种情况要不要读个二硕再申博呀?

研究背景:

我是传媒专业的,今年即将要英硕毕业,将来打算申博、走学术道路,但现在在考虑要不要申请一个二硕。想申请的主要原因还是觉得英国的一年硕太短暂了,没有受到什么学术训练。所以觉得 自己还是一个学术门外汉 ,现在申博没有底气。另外,如果想申博的话我也要gap一年,读个二硕刚好可以填补这一年的空白。


但是读二硕的花销比较大,所以我不知道这个选择提升自己学术能力的“性价比”如何。


所以想请问宇凡学长能不能从学术道路规划的角度帮我分析一下,这种情况有没有必要读二硕呀?

回复:

同学你好!我很理解你的考量。我身边也有很多申请二硕的,这种情况对于想走学术道路的同学来说比较普遍。但我仍然想劝你好好考虑,因为 想提升学术能力,重要的是实践知识而不仅是课程知识


*图源:Google


先说说以我所见的经验而言,适合申请二硕的情况吧:


一种情况 是想要换一个领域方向,通过读二硕获得另一个领域的新知识。 另一种 是想要刷学历,觉得自己一硕的学校不够好,想要读一个更好的学校、有更好的背景。比方说博士想申请牛津,那么去牛津读个硕士、再接着申请熟悉的老师的博士,机会就更大一些。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只要经济状况和时间安排可以接受,读个二硕还是很有帮助的。


*图源:Google


但如果你的专业方向不变,现在学历也已经很好了,只是为了获得学术训练,那么英国的二硕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因为,正如你熟悉的那样,英国大部分项目还是授课制的,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是在完成课程。但在选题、写作方法上的训练,是需要你花时间进行一个独立研究、遇到真正的难题并克服它,才能获得的。


所以,这一年时间,相比起读个二硕, 我更建议Gap来独立完成一个你想完成的研究 ,比如把自己的硕士论文再加以完善。为此,我建议你向期刊、会议投稿,得到学界的一些修改意见或者正反馈。一般国际会议都不要全文,你可以直接把自己的半成品就抛出来。在不断得到正反馈过程中,你便能看到自己学术能力的提升。我之前也有一次问答,讲过哪些国际学术会议可以参加、值得参加,可以给你参考。 (点击阅读:参加学术会议有用吗?哪些会议有含金量)


* 我23年参加了在萨尔茨堡举办的学术会议,参会者们在露天天台讨论学术


我身边就有个小伙伴,硕士论文拿了Distinction,但其实是跨专业读了这一年硕士,所以还是觉得对自己的研究能力有所质疑。于是她参加了牛津的学术会议,后来又尝试修改论文投稿了,得到了接受和发表。这一路走来,也花了一年时间左右,但却得到了学界认可。这是不是就是你想到的学术能力提升的体现呢?


而且,这样 以会议或发表为导向独立研究gap year,也能够帮你打通申请博士的人脉,奠定前期研究基础,更能够直接帮到你的博士申请 。而且还不花钱呀!最多去参加国际会议出一些路费住宿费,就当旅游了!


*图源:Google


我相信通过实践,你能够获得与授课、汲取知识全然不同的体验和提升。祝你一切顺利!


——孙宇凡



相关推送

参加学术会议有用吗?哪些会议有含金量?

读研读博前,先看学术圈6大“潜规则”

如何系统学习理论、搭建理论地图?


这是社会学理论大缸的第 1023 期推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