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血管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更懂中国心血管医生。前沿、用药、指南、病例一网打尽,轻松玩转心内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平广播电视台  ·  这个不是吹,你参与了一个逾11亿元的大项目 ·  昨天  
BCG波士顿咨询  ·  新年扬帆再出发,携手逐梦同奋进 ·  昨天  
广东公共DV现场  ·  太羡慕!这些人不用抢票 ·  2 天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冲上热搜!一家6口, 5人中招,近期高发 ·  2 天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突发爆炸!已致15死15伤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心血管时间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区别,看一遍就记住了!

心血管时间  · 公众号  ·  · 2024-06-21 17:5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文章介绍了这些药物在过敏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的使用,以及相关指南共识推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药物的基本信息和特性

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在内的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药物,在化学结构上含有儿茶酚结构和胺基。它们能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产生激动效应,被称为拟肾上腺素药。然而,这类药物的称呼容易引起误解,例如将'副肾'误认为'肾上腺素'。

关键观点2: 药物在休克性疾病中的应用

针对不同的休克类型,使用不同的儿茶酚胺类药物。例如,在过敏性休克中,肾上腺素是首选药物;在脓毒性休克中,推荐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一线血管加压药物;在心源性休克中,去甲肾上腺素也被推荐作为一线血管加压药物,并需要调整剂量以达到治疗效果;在低血容量性休克中,如必要,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

关键观点3: 药物的注意事项

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此外,还需要注意药物的配合使用,如与局麻药物的配合使用等。同时,还需要关注相关指南共识的更新和变化,以便更好地应用这些药物。


正文


临床在处理各种休克性疾病时,往往需要使用到血管活性药物,由于血管活性药物众多,且各有特点,使用错误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了解药物特性及注意事项,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药物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异丙肾上腺素」 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1

三者基本信息比较 [1][2]



需注意:

1)本类药物化学结构上均有儿茶酚结构,且含有胺基,因此被称为「儿茶酚胺」;

2)本类药物药效上均能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产生激动效应,因此被称为「拟肾上腺素药」;

3)严格意义来讲,「副肾」、「正肾」并不是规范的药物名称,属于习惯称呼的沿用,较早的文献里面还可以见到类似的称呼 [3] ,但此类称呼极易引起年轻医护理解错误,如「副肾(副肾上腺素)」其实指的就是「肾上腺素」。

2

三者 药理学分类及特点 [1][4]



需注意:

1)以上情况,如无特殊说明,均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的效应。

2)异丙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心脏,uptodate 并未将其归为血管加压药物 [5]

3

说明书适应 [6][7][8]



需注意:

1)肾上腺素激动 β2 受体,引起支气管舒张,理论上可以用于支气管哮喘,但是由于药效维持时间过短 [6][9][10] ,并不适合哮喘慢病管理,然而其缓解支气管痉挛的效应在抢救过敏性休克中具有重要意义;哮喘慢病管理具体可参考相关指南 [11]

2)减少局麻药物的吸收:目前已经有成品化的局麻药、肾上腺素复方制剂,例如阿替卡因肾上腺素等,直接参照说明书使用即可。

4

相关指南共识推荐


说明书记录的适应症内容相对比较滞后,部分适应症已经有更好的药物替代,上述药物已经较少应用。本类药物多用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低血压状态时血压的维持;整体上来说,当收缩压较基线水平下降 30 mmHg,或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 60 mmHg,且因灌注不足导致终末器官功能障碍,则需要使用血管加压药物 [5] 。因此以下重点讨论上述药物在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01 过敏性休克

对于 II 级及以上的严重过敏反应者,肾上腺素是救治的首选用药 [12] ,过敏性休克亦是如此。用法是股外侧肌肉注射 0.3~0.5 mg,必要时 5~15 min 重复一次 [9]

肾上腺素抢救过敏性休克的原理是: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等,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6]

02 脓毒性休克

推荐快速识别与诊断,尽早开始液体复苏、抗感染治疗;评估血压状态,对于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脓毒性休克患者, 推荐将MAP 65 mmHg 作为初始复苏目标 [13][14] 。《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推荐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一线血管加压药物,原因在于去甲肾上腺素能明显增加全身血管阻力,显著提高平均动脉压,且对心率影响较小 [9]

03 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输出量下降,进而出现低灌注和微循环功能障碍。《心源性休克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其治疗包括病因治疗、稳定血流动力学、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心律失常、改善心肌代谢和综合支持治疗 [15]

应该接受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一线血管加压药物。心源性休克多需要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并调节血容量以改善心输出量,控制心律失常,同时也需要给予血管加压药物以提高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脏器灌注。

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以低剂量 0.1 μg/(kg·min)开始,根据需要每 5~10 min 调整一次,逐渐增加剂量以使 MAP 达到 65~70 mmHg。如果剂量超过 2 μg/(kg·min)MAP 仍不能达标,应考虑进一步提高心输出量,必要时机械循环支持 [9]

04 低血容量性休克 [9]

低血容量性休克不建议常规使用血管加压药物,但如果通过液体复苏仍不能维持 MAP 和组织器官灌注(如 MAP 低于 50 mmHg 或 SBP 低于 70 mmHg),可考虑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如有必要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可以在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中首选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改善器官灌注、提高患者存活率。

5

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