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核聚
不负生命,不负有情,不负天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核聚

当我们学英语时,我们究竟在干什么?

核聚  · 公众号  ·  · 2019-10-10 19: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
这几天我的一位同事在一个英语翻译校对项目上有滞后。我想接手这个项目。
我说,“把这个学习和励志的机会交给我吧。我做这件事不会累的,听着音乐,悠哉游哉的就能把这个项目顺利完成。”
这两句话引发了一番长谈,此后,我又对过往的英语学习历程回顾了一番。
学习与工作,都是同样的道理。对学习的反思有所得,对眼下的工作必定有促进。
我学英语起步比较晚,读初一的时候才开始学。
课上听老师讲课,经常听不懂。
课后在家里使劲背单词,当时几乎到了全家动员的程度。尤其是假期,我爸对我的主要考核内容就是每天背诵默写二十几个单词,大约一页纸的篇幅,要反反复复重复几页纸才能达到百分之百准确。先复习以往所学,再力所能及的超前学习。
课后时间还有一个学习内容,对照课文录音练习英语发音,这样不但练习了发音,而且对课文也会比较熟悉。
功夫不负有心人,枯燥的“死记硬背”也是有效果的,我的分数还不错,发音不算好,但也不算很差。
当然,学校主导的英语学习,最常规的动作内容当然是做课后作业、做卷子、改卷子。这个常规内容一直持续到高中结束。大学时代,除了卷子做的少一些,阅读量大一些,其他学习方式跟高中时代没有多少差别。
2.
人生如果不是遭遇到重大波折,很少有人会琢磨自己究竟在干什么,我们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基本上是麻木的,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是“浑浑噩噩”。
还好,我在高考和考研前后分别遭遇了两次大波折,或者说是一连串的各种挫败。然后,我才会想到这样的问题,“当我在学英语的时候我究竟在干什么?”甚至把这个问题推到更大范围,“当我在学习的时候我究竟在干什么?”
这样的问题看起来很愚蠢,所以我们平时不会这么问自己。如果较起真儿来,得到的答案也往往是愚蠢的答案,例如,当我在学英语的时候我就是在学英语,当我在学习的时候我只是在学习而已。
而当遭遇极端情况的时候——比如种种努力而无所获或者向极高的目标发起挑战时,那些平常看起来愚蠢的问题就会变得不再愚蠢,平常看起来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答案就会变得可疑。为了得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为了让心境复归平静奋发向上,必须深思。
3.
翻开历史,那些很厉害的人物,往往对司空见惯的问题有着令人匪夷所思的见解。我猜想,他们往往在遭遇极端处境之后,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了深思,并进行过深度改造,从而产生了与常人迥异的洞见。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

一个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却修炼成为旷世通才,除了“在绘画领域无所不能”之外,他对解剖学、化石、鸟类、飞行棋、光学、植物学、地质学、水流及武器进行了开创性的创新研究。
他遭遇过诋毁和委屈。
在日记中,达·芬奇写到:
“我自知仅凭未接受正统教育,就有自以为是者责难我非勤学之人。这些愚蠢的人啊!……他们自夸炫耀的并非自己的辛劳,乃是别人的成果。……仅凭我未从书本学习,他们就料定我会词不达意——他们不知道,我所言之物无需借他人之说,盖由亲身体验”。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从凡人到天才的创造力密码》.艾萨克森. P9)
事实上,达·芬奇还是上过学的。他接受的唯一正规教育是在算盘学校,这里是以教授商业算数为主的初等教育机构,相当于初中中专。
在那里,达·芬奇的几何成绩很好,但是他未能掌握当时的数学方程式和基础代数。他也不懂拉丁文。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他仍在努力弥补这一缺憾,他列出拉丁单词表,然后艰难地写下蹩脚的翻译,还要和那些语法规则纠缠。
另外,达·芬奇是个左撇子,他书写的方向从右至左,与常人相反,而且每个字母都是逆向书写。据说,“除了用镜子,否则无法阅读”。
他遭遇过痛苦和绝望。
1480年,29岁的达·芬奇在日记中写下了他数不尽的烦恼与痛苦。
每次他试新笔尖或者打发时间的时候,就一遍遍重复写下同一个句子, “告诉我究竟做成过什么……告诉我……告诉我。”
有时候,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列奥纳多,你为什么如此烦恼?”
后来,像所有人一样,达·芬奇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他害怕自己一事无成。
他对自己的质疑甚至一度演变成了绝望,他写下了痛苦的呐喊, “我原以为我在学习如何生活,其实我一直在学习如何死亡。”
但在那些“数不尽的苦日子”里,达芬奇也常常自我激励,记录下自己大脑中的灵光乍现,或者仅仅是抄录名人警句。
他写道, “我们从不缺少计量这些苦日子的工具,如果这些时光给世人留下任何关于我们的记忆,它们就没有被虚度,我们也应该为此感到庆幸。”
当伟大的梦想再一次燃烧起来,他马上给自己浇了一盆冷水,“没有巨大的磨难,就没有完美的礼物。我们的荣耀和我们的胜利终将消逝。”
他通过一盆盆的冷水让自己保持清醒,例如他抄写了一段但丁的《神曲.地狱篇》:
“改掉这懒散的毛病吧,”老师说,“没羞耻的人!坐在羽绒垫子上,躺在毯子下面,如何扬名天下;没有声名,人生就是虚度,在世上留下的尾迹,犹如水中的泡沫或风中的烟雾。”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从凡人到天才的创造力密码》.艾萨克森. P81)
他像提防罪犯一样提防自己。
或许,在他心里,如果不成为伟大,就等于犯罪。
如果不具备伟大者的基本素养,例如犯懒,那就意味着正在走向犯罪的道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世人看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一幅幅旷世杰作从他的笔下问世,还有他写下的流芳百世令人匪夷所思的箴言。
他说:
学习是唯一一件永远不会消耗心智的事情,它永远不会令人恐惧,永远不会令人后悔。
Learningis the only thing the mind never exhausts, never fears, and never regrets.


如果我在北大读研究生之前读到这样的句子,我会感到困惑,然后抛之脑后。这样的句子,是我难以理解的,它与我的许多生活经验相冲突。
学习怎能不消耗心智? 学习的过程中大脑会累,心会累,身体也会累。学习更应该是交易,用劳心劳力的代价换取自己想要的知识、见识与技能。
学习怎会不令人恐惧呢? 很想弄懂的东西,怎么都想不通;很想掌握的东西,一次次受挫;很想做出的题目,多次尝试却做不出,甚至连答案都读不明白;哪一门的知识资料,都浩如烟海,何时才是个尽头呢。
学习怎会不令人后悔? 那些学而无所获的时间不是浪费了吗;那些花费许多时间经历换来的知识,并没有多大用场,甚至从来没用过,那光阴不是虚度了吗。
还好,我读到达芬奇的句子是在我开始踏踏实实学习工作的日子,我把它记录下来,烙印在大脑深处,这句话是检验真假学习的标志。
真学习不会消耗心智。 因为任何一个点滴新知,都能重新激活大脑里的一切知识与经验。它能唤醒一个人的整个知识系统。如果一个人的整个知识系统就像一个发动机,那么新知就是燃料。真学习不但不会消耗心智,相反,它为心智提供能源。
真学习不会让人恐惧。 因为只要真学习,就总能学到新东西,甚至从已经学过的知识中发现新的感悟与价值。真的学习,当然会遇到困难、遇到阻碍、遇到卡顿,但不会恐惧、不会退缩、不会慌张。真学习的思维,像水流一样,它可以绕过障碍,漫过障碍,冲刷障碍,消磨障碍,冲垮障碍,涤荡障碍。真学习的思维,如行云流水。
真学习永不后悔。 人归根结底面对的是整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宇宙之中,没有无用之物。知识,就是一物与其它事物的关联。世界上不存在无用的知识。人生想要过得好,归根结底必须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世界、理解世界是保护自己保护更多的人的道德责任。对生命负责的真学习永不后悔。我们学到的任何点滴知识,都会像涟漪一样,在此后的人生生涯一波接一波的产生荡漾。我们未曾学会的东西,则提示我们,永远不要傲慢,甚至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未知保持谦卑。
达·芬奇的话是检验真假学习的标志。

真的学习就不会消耗心智,不会令人恐惧,不会让人后悔。反之,令人消耗心智的学习,令人恐惧的学习,让人后悔的学习,一定是假学习。
达·芬奇的那句话完整的表达只需加上一个“真”字。
真学习是唯一一件永远不会消耗心智的事情,它永远不会令人恐惧,永远不会令人后悔。
正如《道德经》教导我们的学习秘诀“为学日益”,也是判断真假学习的标志,它的完整表达应该是 “真为学,真日益”。 反之,如果自己的学业没有与日俱增,就一定是假学习。
老子和达·芬奇,可能远远低估了人类自我欺骗的天赋。在自我欺骗方面,每个人都是旷世奇才。在历经漫长的曲折遭遇爬出自我欺骗的泥潭步入康庄大道的人,由于种种原因都可能会忘记自己的来时路。
4.
两年前,我开设过《21天暴力突破英语训练营》,那段时期,我写过一系列英语学习的文章。在那个特定阶段,我是在“思维编程”的意义上介绍英语学习的。
两年以来,考入北大/清华的一批研究生在备考期间深刻的进行过暴力突破英语的训练;还有一些高中生运用同样的方法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产生了学习成绩跃迁,例如从答不完题目到获得100分左右的成绩,从稳定在130分左右的成绩突破到140多分;还有一批取得托福写作突破的案例。这些内容及相关过程,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发布过。
然而,对于这样的学习方法,仍然有不少人不得要领,效果不佳。这让我非常苦恼。
在英语学习的思维程序里,我写过一句话, “变换万千花样理解自己的所学内容”。 这句话最抽象,操作灵活多变,却最关键,也最容易被忽略,因为大家容易把这句话理解为比喻,而不是现实可行的我们能做到的操作方法。
“变换万千花样理解自己的所学内容”意味着,我们要用正在学习的任何一个点滴新知重新激活大脑里的一切知识与经验,唤醒自己的整个知识系统。
这样,我们正在面对的那个点滴知识就被我们的整个知识系统“伸出来的千万双手”牢牢抓住了,从而难以逃脱。反过来,如果我们的整个知识系统能够“长出千万双手”,那必定意味着它被重新激活了。
这样的比喻,可能会令某些有过类似体验的学生感到开心,却会令另外一些人仍然一头雾水。
我想把这样的比喻,变成教学示范,现场给大家展示学习英语的微妙的思维过程。同时对《21天暴力突破英语》课程进行整体升级。

本周五(10月11日)晚20:00,我会在千聊平台的《21天暴力突破英语》直播间,跟大家语音直播交流《如何运用分析思维牢牢记住理解所学内容》。
直播链接如下:
所有已经购买过这门课程的同学,自动免费收听。
另外,我把这节课设置了单课,仅仅希望简单了解一下的同学,可以单独购买,价格是“9元”。链接如下:

祝大家,勇猛精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