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红与绿
“红与绿”是一个展现资本市场投资玩家的市场观点、投资理念、心路历程、研究发现等的综合平台。在资本市场上,没有永远的赢家。唯有不间断的学习,方可有大成。此心可安住,红绿任逍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发者全社区  ·  北师大第一大美女 ·  昨天  
鸿洋  ·  HarmonyOS ... ·  2 天前  
OSC开源社区  ·  谷歌安卓系统“假开源、真垄断”? ·  4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裁员杀红了眼?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红与绿

一位基金经理的熊市启示录:盛非终盛衰非衰

红与绿  · 公众号  ·  · 2024-07-11 17:17

正文

-红与绿,让投资多姿多彩-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某天,坐在电脑前复盘,女儿指着屏幕问我:“爸爸,绿的是什么?”我说:“那是跌的。”“那红的呢?”“哪有红的?”我仔细扫了一眼屏幕,“哦,那是涨的。”其实并没有涨的,她说的红色的是量比。
当时我的思绪瞬间飘回20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的老股民舅舅从交易大厅回来,我开玩笑说:“今天绿的很漂亮啊!”他阴着脸说:“怎么漂亮?绿的还漂亮?”完全没有了平时的开朗豁达。我看到他的脸也是绿的,不敢再说话。那是我对熊市的第一次深刻记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试着回忆一下接触股市近20年来的历次绝望时刻,不知道是否能从中感悟到一点什么。



熊市启示录:盛非终盛衰非衰

作者:跃龙



一、2005年:国有股要减持了,怎么办?


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从2245点一路下跌至998点。国有股减持政策是这轮下跌的直接导火索,随后A股经历了整顿、非典、货币政策收紧、市场扩容等诸多利空因素,指数4年下跌56%。


2001年开始,国有股减持成为广大投资者和决策者关注的焦点。最初,上市公司中的股份按照所有者性质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国家股、法人股不得上市流通。当时,A股中国有控股企业占绝大多数。截至2000年底,未流通股份约占总股本的63.6%,其中主要都是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约占总股本的61%左右。 6成多股份面临上市流通,对广大股民来说无异于泰山压顶,股市“推倒重来”的论调也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4年漫漫熊途,大批个股腰斩再腰斩,证券公司被大批托管,大户、庄家、私募被成批绞杀,中金公司年内看破700点,炒股被当成精神有问题。2005年6月6日上午11时左右, 沪指击穿千点关口,轰轰烈烈的“千点保卫战”终告失败,北京甘家口地区一家证券交易所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原本在打扑克、下象棋的 股民“悲极生乐”,鼓掌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 仿佛被病痛折磨久了,死亡就是解脱。


下面两张照片是6月初的报纸,当时绝望氛围可见一斑。


来源:别慌,带你们回到2005年看下998点真正的底部是什么样?
https://finance.ifeng.com/c/7ouud6DpPEz



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了,怎么办?


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从6124点狂跌至1664点。2008年是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的一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中国经济也受到冲击,从基本面到政策面都经历了巨大变化,股市一路下泄。


2007年到2008年,A股真正走出了“A”字,股民在大牛市的喜悦中迎来了大熊市。 2008年被称为“十八年不遇”(当时A股历史仅有18年) :不到1年下跌72.8%,下跌幅度十八年不遇;亏损面之广、亏损额之高十八年不遇;受实体经济下滑影响之大、扩容速度之快、国有股减持力度之大也是十八年不遇。 根据统计,这轮熊市人均亏损13万元,那是08年的13万,当时我在当公务员,一个月工资仅仅3000元出头。


这一年,大家都在回顾历史,研究1929年的美国。全球将进入十年经济大萧条、“三战”即将爆发这些耸人听闻的论调被说的言之凿凿,每个月都有股民自杀的新闻,到底有多少鲜活生命、美满家庭随着股市灰飞烟灭?真实情况不得而知。


当时的《证券时报》第三版每天都有一幅财经漫画,这些漫画非常形象地展现了股民的绝望。


9月16日:坚守阵地;9月17日:还是跑吧


10月:全球股市风雨飘摇


11月:股民裤衩输光





、2013年:钱荒了,怎么办?


2009年8月4日至2013年6月25日,上证指数从3478点漫漫阴跌至1849点。


这轮熊市其实也可以理解成08年的余波。前期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大量投放信贷,加上长期顺差,导致货币流动性过剩。2011年,通胀居高不下,央行年内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并加息,对资本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股市的持续扩容和融资、国际环境不乐观、主权信用危机不断升级等也都使得A股节节败退。


这轮熊市看似跌幅不大,实际上杀伤力极强。 很多股民刚刚经历08年的股灾,09年的反弹远不足以弥补亏损,人心思涨之际,股市迎来的却是长达4年的“钝刀割肉”。 这种预期差正是痛苦的放大器。


正是在这一轮熊市当中,我辞去了老家的稳定工作,回到了北京,立志从事自己热爱的投资事业。2012年一整年,找不到工作,股票账户也开始严重资不抵债,中午买一份盖浇饭分成两顿吃,人生到了最低谷,我也切身感受到了职业股民在熊市中的煎熬。


正当我准备彻底放弃希望,去随便找份工作混口饭的时候,我得到了命运女神的眷顾,成为了一家私募的交易员。虽然我进入了梦寐以求的行业,但路途依旧坎坷,闻所未闻的“钱荒”正在迎面而来。


2013年6月6日午后,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这两家倚重同业资金的中型银行高达千亿交割违约传闻袭来,银行间市场罕见的“黑天鹅”事件出现了。尽管两家银行隔日双双出面辟谣,但当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包括隔夜、7天期、14天期、1月和3月拆放利率全线飙升已经说明了问题,隔夜和7天shibor更是大涨231.20和152.00BP至8.2940%和6.6570%。19日,银行间市场“钱荒”愈演愈烈。以往作为出钱方的大型商业银行也进场借钱,导致到了下午既定收市时间,市场上依然有部分机构未能轧平头寸,银行间本币系统因此再度被迫延长交易半个小时。20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成为中国银行间市场历史上疯狂的一天。这时, 原本羸弱但还在纠结的股市终于开始疯狂宣泄,上证指数4个交易日最高下跌13.7%并创下新低,可谓至暗时刻。 回头望去,“钱荒”这样的清仓大甩卖简直千载难逢,可真的置身其中,又有几人能接住这飞刀?




四、 2015年:股灾1.0、2.0、3.0,怎么办?


2015年6月15日至2016年2月,上证指数从5178点跌至2638点。2015年上半年,在牛市氛围和杠杠资金的推动下,大盘快速上涨至5000点以上。股民沉浸在幸福洋溢的氛围当中, 大家几乎对突破6124深信不疑,而且很多人都相信,牛市的目标将是10000点。


然而,随着清理场内外配资的展开,以及对货币市场流动性的担忧,牛市迅速切换到股灾。因为当时特别流行配资,所以带杠杆的资金非常普遍,一旦趋势恶化,立刻形成连锁反应,相互踩踏。在2015年6-7月这轮股灾中,出现了很多极端现象让我记忆犹新。比如国家队救市,万手狂拉茅台、两桶油、银行等权重, 一边是权重股涨停,另一边却是其它股票的狂泻,同一市场,冰火两重天。 再比如连续千股跌停,出利好后从开盘千股涨停到收盘千股跌停 ,两市在交易的个股全部跌停导致指数躺平, 上市公司为了暂时躲避下跌从而编造各种理由形成千股停牌,股灾结束后千股复牌、千股涨停,等等,无不在述说着股市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我非常清楚地记得,2015年7月7日,指数跌停。收盘后,我刚刚精疲力尽地瘫倒在公司的沙发上,电话就开始响起来了:“唉,怎么办啊?”是那种绝望又无奈的声音。我是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但我也说不出什么。“唉, 没杠杆吧?熬吧,活下去,总会结束的…… ”那天,我从3点开始,一直接电话接到天黑,直到手机没电。


股灾惊心动魄,但还只是1.0而已。20 15年8月份,之前被拿来护盘的权重成为做空主力,上证7天狂泻28%,股灾2.0来袭。更为魔幻的还在后面,2016年1月1日,熔断政策横空出世。新年首个交易日1月4日,股市受多种利空影响迅速走低,到下午1点12分,沪深300指数下跌达到5%,熔断政策第一天启动就发威了。恢复交易后22分钟,沪深300跌幅迅速达到7%,股民1点34分提前下班。又过了两个交易日,1月7日,熔断政策再度发威, 这次,股民10点就提前下班了。 舆论一片哗然,投资者一片咒骂,业内外一片质疑,原来的熔断支持者哑口无言。 于是1月8日,熔断政策4天而亡。 可即便如此,股市整个1月最高跌幅超过25%,成为货真价实的股灾3.0。


股灾从1.0到3.0的升级过程中,好几个朋友彻底离开了这个圈子,几个当时的传奇大佬进了监狱,还有投资者献祭了自己的生命。 还在市场中的投资人,也因为担心还有没有4.0,惶惶不可终日。





五、2018年:大股东质押爆仓、中美贸易战,怎么办?


2018年,股市单边下跌,上证指数下跌24.59%,创业板指下跌28.65%。其实,严格来说,这轮熊市至少从2016年底就开始了, 只不过2017年的“漂亮50”掩盖了“要你命3000”,当时最流行的表情包之一就是披着牛皮的熊。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再加上当时金融去杠杆直接收缩市场流动性,市场整体资金面趋紧,大股东质押的风险从2018年初就开始浮出水面。1月5日,步森股份公告,控股股东100%质押的股权面临被强平的风险,打开了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爆仓的“潘多拉魔盒”。之后,爆仓风险接连暴露,到年底A股全市场质押股数为6345亿股,占总股本的9.75%,质押公司数量3433,质押比例超50%的高达772家。大家可以看看质押爆仓的画风, 面对大规模的股权质押、到处乱飞的黑天鹅,套牢的股民是何等之绝望。




最终,为了防止股票质押爆仓风险扩散,各地纷纷设立纾困基金,总规模最高突破5000亿元。即便如此,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每逢市场调整,总还有人在讲述质押爆仓这个“狼来了”的故事。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中美贸易战也让2018年的股市雪上加霜。 3月23日,特朗普打响了中美贸易战第一枪。此后,美国加关 税、中国反制,循 环反复,投资者的信心也饱受摧残。美国不仅针对中国商品增加关税,还对一些中国企业进行了打压和制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兴通讯事件。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在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中兴通讯股价遭受毁灭性打击。



有人说,以全A指数来统计,2018年跌幅29.9%,是过去20年中仅次于08年的第二大熊市。尤其是那种外部贸易战、内部去杠杆,内外交困的感觉,着实令人窒息。当时作为新兵蛋子基金经理的我,脑海中天天都在播放一个画面:基金跌到清盘线,最信任我的原始客户全部失去,从此再无翻身之日…… 熊市最可怕的地方大概就是让人对未来充满恐慌。





六、结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