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壹
锋芒影视舆情研究智库官方平台之一。“内容+”生态瞭望者,全景呈现国内外电影、电视剧产业传播图景,解码现象级内容产品的指数级估值,重构影视产业跨界连接符号,致力成为影视行业话语空间观察家。
51好读  ›  专栏  ›  深壹

三大视频网站打响IP布局战:物尽其用,还是杀鸡取卵?

深壹  · 公众号  ·  · 2017-09-14 21:0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锋芒智库

品牌立论 | 口碑行销 | 舆情数据 | 策略咨询


文|头条君(网络大电影头条)


最早认识IP这个词时,它是“互联网协议”的缩写,跟知识产权没什么关系。可这些年来,IP在汉语语境里几经演变,先是成了“知识产权”的缩写,然后又成了“可供多维度开发的文化产业产品”。


各大文化娱乐公司言必称IP,于是IP简直成了新的“情怀”。


但请想象一下:假设你跟一个美国人用英语说“魔兽是一个很强大的IP”,他会很疑惑——暴雪什么时候涉足了服务器业务?



然后你才恍然意识到,原来IP也是新时代下新的“中国特色”。


1

从“摘桃子”到“种桃子”

三大视频网站争相打造IP帝国


但IP到底是什么?见仁见智。


用编剧宋方金老师的话来说: 什么是所谓的大IP呢?其实就是摘桃子,夺取胜利果实,以胜利果实作资本,走向更大的胜利。 编剧汪海林老师也对IP热颇为不满,认为: 大IP就是去技术化,去技术门槛,小鲜肉去演技。


可见IP热有多不受文化人待见。


但文化人向来阻止不了资本的步伐,互联网巨头们仍然乐此不疲,三大视频网站争先恐后,不遗余力地建立起了自己的IP帝国。


首先是腾讯。 腾讯手上最火的大IP,非《王者荣耀》莫属。 《人民日报》专门发文diss,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也动摇不了这款游戏在IP界的“王者”地位。



为了把《王者荣耀》这个大IP养得更大,腾讯也是使出了洪荒之力。在腾讯的每档综艺节目里,都会想方设法增加游戏的曝光度,用游戏中的梗勾起观众的好奇心。


比如在最近一期的《饭局的诱惑》中,嘉宾马可和于小彤就全程毫无痕迹地安利《王者荣耀》。同时,由明星带队比拼的《集结吧王者》也已经有了一批固定的忠粉。接下来,腾讯还要借势打造重磅综艺节目《王者之战》,在节目中邀请一线明星真实还原5V5对战。



优酷重点打造的,则是《火星情报局》。 从研发、宣推、技术到运营、营销,优酷有超过一百人的团队服务于《火星情报局》。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高级总监、《火星情报局》总监制宋秉华表示,这一超级网综是在传统制作思路和大数据分析中反复博弈出的作品,未来网综的竞争将是研发的竞争。接下来,银河酷娱历经12个月研发的《火星研究院》即将登场。


而在爱奇艺这里,《中国有嘻哈》这个自有大IP无疑是个“大金矿”。 接下来,除了要与冯小刚导演合作打造“嘻哈”电影之外,爱奇艺还在积极布局《中国有嘻哈》在游戏领域的版图。再往后,还可以有音乐会,以及继续推出“中国有XX”系列。


如果说早期热衷于“拿IP”确实是在“摘桃子”,那么三大视频网站如今致力于“养IP”的做法,或许可以称为“种桃子”了。 显然,网生内容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大平台都开始在IP自主开发上积极拓疆,紧锣密鼓地建立起自己的IP帝国。


2

“一鱼多吃”加“长尾效应”

是效益最大化还是竭泽而渔?


要对IP价值进行全面开发,却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避免受众的审美疲劳? 许多大IP热衷于“影剧联动”,却往往遭遇滑铁卢,已经充分暴露出IP短期快速开发可能造成的透支性消费弊端。


正如奇树有鱼CEO董冠杰所说,现在市场是很多的IP开发像是在杀猪,一刀下去就结束了,没有更大的后续发展空间。他认为, IP开发更应该是像割韭菜,割完一茬还能再长一茬,是一个持续运营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养IP”。


实际上,在IP持续开发的过程中,节奏的把控十分关键。例如每两个月推出一部IP系列网大,在维持热度的同时也能避免周期过短带来的审美疲劳。 而做电影在消耗IP的同时,也应该通过对IP内容的影像化对IP内容作进一步的深化补充,形成反哺,而不是一味地消耗IP。


当然,制作的诚意和水准也很重要。想一想,为什么金庸的作品被反复翻拍,造就的可能是不同版本的经典;而《红楼梦》被翻拍,却引来一片吐槽?道理显而易见。



再拿《琅琊榜》来说,电视剧的成功有目共睹。对于这样一个超级IP,北京游戏公司掌上纵横果断出手,早在2014年就出手,拿到了该小说以及衍生作品的游戏改编授权。


《琅琊榜》手游上线后,三日内登陆苹果免费榜榜首,双平台下载量破百万,日收入破百万,十天流水过千万。然而好景不长,高开低走,一个月后便从苹果畅销榜TOP100榜单中消失,其下跌速度之快,令关注者愕然。



但《琅琊榜》手游多少还算是诚意之作,也赚到了钱。相比于此,其他一些所谓“优质IP改编游戏”的泡沫化要严重得多。只需凑点钱,买下一本读者众多的网络小说、或是一部驰名海外的日本漫画的改编权,然后制作一个精良的PPT,开一个看上去晃瞎全世界的发布会,把项目吹得天花乱坠,忽悠到一笔投资,把游戏做出来开服三个月,坑到钱就跑,也不是不可能。


没有诚意,“IP布局”自然也就成了“IP骗局”。


想要做得有格调,就必须拿出满满的诚意。在网生内容布局中,做得比较好的要数米未传媒。2016年6月,米未对外发布了其发展体系——“XYZ轴”模型:



X轴 是内容生产,包括《奇葩说》《奇葩来了》《饭局的诱惑》等网综节目;


Y轴 是内容的上下游衍生业务,比如因《奇葩说》走红的马薇薇等网生艺人的经纪业务,和喜马拉雅FM上的付费音频课程《好好说话》等;


Z轴 则是投资布局,已投资的内容制作团队有果时传媒、米加传媒、大脑天宫团队等。

在各个领域,米未传媒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IP布局是个系统工程。三大视频网站的IP布局也各有各的玩法。怎么在开发过程中把IP养起来,还要越养越好,不仅要靠诚意,更要拼实力拼水准。 但无论如何,只玩一个方向的内容是不行的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哈哈搞笑视频  ·  这样的女人,谁不想要?
8 年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老舍笔下的“北京人在伦敦”
8 年前
解放军报  ·  起床号!新闻早报告〔2017.04.19〕​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