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请看,今天的深圳特区报 ·  12 小时前  
深圳发布  ·  深圳影视行业蓄势待发,向新向质谱新篇 ·  2 天前  
深圳图书馆  ·  人文讲坛 │ ... ·  5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从0到1,“玩转”裸眼3D显示屏! ·  2 天前  
深圳发布  ·  抢票 |《法医探案团之迷雾回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爸爸真棒

IB、AP又遭大规模泄题!亚太区考生: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爸爸真棒  · 公众号  ·  · 2024-05-08 12:16

正文

最近留学圈的“怨气”有点重,Class of 2024可能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取消毕业典礼,Class of 2028可能因没满足conditional offer没学上!这个5月初怎么让留学生如此焦虑?

原因是 IB、AP大考又又又泄题啦! (I am not even surprised)

每年五月,都是毕业考试的集中时期,AP/IB/A-level三大考试体系纷纷开始学业考核。不同的是,今年连IB都“大规模”泄题了,还是利用时差“巧妙”作弊!

本文作者Chloe,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曾担任Teach for America(为美国而教)咨询顾问,研究美国纽约州立课程设置和教育公平;回国后关注高中学生潜能开发和职业规划。



受苦的亚太区IB考生





5月1日,亚洲地区的学生完成Math P1考试约半小时后,有人在Reddit上发布了Math AA/AIHL的试卷内容与答案,引发欧洲同一时区B的学生开始大量下载。

这次数学AA HL考生约为2万人,光考卷下载量就一万多次。(除了看热闹的学弟学妹误下载了考卷信息,欧洲区考生还是占到不少“便宜”吧)

事件发酵后,IBO考试局收到了不少投诉举报信件。但是IBO的回复,让亚太区考试寒透了心。甚至,某种程度上是已读乱回。

IBO:虽然关注到了小范围的时区作弊事件,影响到了Math AA HL考试的公平性,IBO官方立即采取行动调查,并明确禁止时区作弊(并没有提到作弊的后果)。

但是,IBO相信美国和加拿大(北美)考区的学生不会受到此事件的影响(这句话没有安慰到任何亚太区考生,反而是拉仇恨)。

IBO虽然在调查此次规模泄题,但是仍发布公告矢口否认“没有大规模泄题”。这个公关反应和去年A Level泄题一比,真是大相径庭。泄题就泄题,还不敢承认。详情见“爸爸真棒” 《Alevel泄题事件又反转》

有考生甚至降低底线:

泄题就泄题,这样模棱两可的态度让苦读两年IBDP、所谓课程鄙视链顶端的IB人,后悔当初还不如选择A Level或者甚至不用毕业大考的AP体系。为什么要吃IBDP的苦?”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如果IBO采取这种已读乱回的态度,不正面回应泄题事件,很有可能导致分数线被拉高、或者答案严谨度增加,最后变成考官疯狂压分,Low7变6、6变5的节奏。

IB亚太区考生最后的倔强:

我就算不是考试不公平的产物,也会沦为考官“正态分布”控分的小白鼠。




AP考生:IB考生你别急,

我们今年也泄题






如果IB考试时区泄题今年是“高岭之花并拉下神坛”,那么AP大考泄题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见怪不怪。

今年AP大考也泄题啦!但是今年泄题的思路五花八门,AP考前预测班、秘题不仅是在线上挂羊头卖狗肉,更是在线下大张旗鼓,打出 “8小时助你冲刺5分,不中不收费” 或者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的旗号,一看就是有组织、有上游。


甚至,有人在社交媒体私信机构考培老师,提出返点“共同富裕”的操作,这让教育人觉得今年实在是太魔幻了!

就好像是我坚持教育公平、永不作弊,总有人在我耳旁用各种手段挑唆我不买答案我就是保守派,我就不会考高分一般。

今年AP大考刚拉开序幕,如有College Board的官方回复,真棒君也会及时更新。

也有人指出,今年AP大张旗鼓、“公开透明”地泄题套路是破罐子破摔,因为明年College Board实行AP机考模式后,这些泄题源就没有空间可钻。

自2025年5月起,College Board陆续实行AP机考改革,先从人文社科的科目下手。


2025年5月起,9门考试科目全球统一转为机考形式:

AP非裔美国人研究、AP计算机科学原理、AP英语语言和写作、AP英语文学与写作、AP欧洲历史、AP心理学、AP学术研究、AP美国历史和AP世界史。


2026年5月起,6门考试科目也转为机考:

AP艺术史、AP比较政府与政治学、AP计算机科学A、AP人文地理、AP拉丁语、AP美国政府与政治。

只改变考试形式,对考试题型、数量和时长没有影响 。不像隔壁今年实行机考的SAT,一改革就难度大增,对备考考生来说还是一剂稳定剂。



我只想好好考试,

为何受伤的总是我?






为什么这么多标准化考试都深陷泄题风波,且在近年来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我们的留学圈子怎么总是被商业化。

利益,对谋利者来说永远是第一位。

中国考区的考生数量庞大,能上国际教育赛道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非同一般,冲刺顶尖教育资源更是挤破脑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