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钱币交流圈
专注古钱币收藏行业,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〡关注公众号〡 送精心珍藏资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方科技大学赵天寿院士、李一举等《Angew ... ·  5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天津大学宋东坡教授课题组 Angew: ...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清华大学杨忠强课题组 Matter ...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天工大高辉/余云健、吉林大学杨英威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香港中文大学魏涛、许建坤、秦岭《AM》:组织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钱币交流圈

揭秘地下银元造假工厂,让造假者无路可走!

古钱币交流圈  · 公众号  ·  · 2020-03-05 08:40

正文


前序: 银元是一种使用较多的金属货币。在银本位制的国家中,为了便于流通和计价,大量铸造银币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银元起源于外国,所以在中国又名叫“洋钱”、“洋细”、“番饼”。在16世纪时,西班牙银元首先流入我国,后来是墨西哥银元,嗣后英、日、美、法、俄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银元亦伴随着武装入侵流入我国,充斥市场,为经济掠夺服务。


因此,有一个时期市场上流通的银元都是外国银元,后来我国地方和私人也逐渐仿照外国银元铸造少量银元在国内流通。银元种类很多,在我国大约有二百多种,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元约有三四十种,其成色重量,颇不一致。成色最高为98.5%,低的只有60%左右,私人铸造的甚至更低。重量最大的为36.5克,一般以26.5克居多(合库平七钱二分)。银元中还有半元、二角、一角、五分,一钱、二钱、三钱以及一毫、二毫等小银元(也叫银角子),这些大都作为辅币应用。

随着工艺技术革新

造假分子现在做出的银元在市场上真假难分

已经达到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

要鉴别真假

首先要跟上造假者的脚步


了解他们的造假工艺

从中 找出破绽和差别

话不多说

接下来跟着老师来揭秘造假现场

给造假者迎头痛击

大吨位的冲压机

早期假币压力不足带来的鉴别特征

已经被造假者解决

从银元的制假工艺来看

主要分2个阶段

翻砂阶段和数控阶段

从2003年开始

造假技术转为数控机床 翻砂模具

然后用小型冲压机冲压造假币

外表难留痕迹

但是 无论是浇铸还是开模后冲压

翻砂阶段 唯一变化的只是材料配比

早期采用 黄铜翻砂

假币 颜色非常容易区分

后来变化为 铅锡、白铜、合金、真银

目的都是使 假币成色更接近真币

现在最常见 的就是 白铜翻砂版 的假币

这种假币非常容易区分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一眼假

翻砂版假坐洋

明显的特征就是砂眼

翻砂制作模具时会留下翻砂颗粒

反映在模具上就是 密集的小凸起

用这种模具冲压出来的假币呈现麻子脸的感觉

数控阶段

技术工艺革命性的突飞猛进

假造水平也直线上升

电脑扫描真币

一些细节无一缺失

精密度极高


然后把电脑扫描出来的数据

通过数控机床

采用电火花技术开模

做出的 模具精度比头发丝还细

完整 还原真币一切细节

再加上大吨位冲压机

真银材料

制作出来的 假币足以乱真

面对这样的假币

我们就毫无办法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再先进的技术也有其特点

了解这个特点就能找出鉴别的方法

如下图

三枚三年大头银元

头像相同部位都出现了一摸一样的“伤痕”

必定有假

不过这并不能完美解决鉴别假币的问题

铸造了 几十亿枚的银元

难免会有几个磕碰位置近似

所以有同模伤的不一定都是假币

我们还要看其他特征

电火花电脑雕模的特点是不在一个平滑面

它是靠火花把钢模的图形 一点一点蚀出来

它的面是一个一个的小凹坑

点阵喷绘一样


川陕苏维埃银元假币放大图 ,币面有均匀的点阵感

然后是 字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