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要资讯
有专业的产业团队,有严谨的研究态度,还有点不正经,你们想要什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海报|亚冬会上的“山西能量包”,Buff叠满! ·  昨天  
林小奇笔记  ·  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先信了 ·  2 天前  
HQ老乡俱乐部  ·  人均花费1118.54元!春节期间山西各地文 ... ·  2 天前  
HQ老乡俱乐部  ·  人均花费1118.54元!春节期间山西各地文 ... ·  2 天前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海报|2024年山西经济“成绩单”公布 ·  2 天前  
Hi 山西  ·  降雪!降温!山西连发两条预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要资讯

日本是如何给东北人洗脑的?

要资讯  · 公众号  ·  · 2020-11-07 23:29

正文

点击上方 “要资讯” 关注我们



割裂关内外联系


近些年, 日本教科书中美化战争、回避侵略事实的情况 是造成中日关系摩擦的原因之一。作为战争发起者和侵略者,日本国内并没有做出反思的姿态。


其实这也是传统手艺了,日本发动对外扩张的侵略战争期间,在朝鲜半岛、中国台湾以及中国东北地区 都曾经实施过合理化自身行为的“皇民化运动”。


不是日本胜似日本的街头景象


所谓皇民化运动, 就是通过强制灌输日本帝国主义思想、强制占领区人民学习日本文化的洗脑政策。 日本野心家们计划用这样的手段将当地人改造成“天皇的子民”或“皇国的臣民”。


学说日本话,学习“皇民书”

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合格工具人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日本负责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诸官僚显然深谙此道,因此皇民化改造的第一步,就是对东北的历史教科书下手。


早在20世纪初期,日本国内学者就开始了歪曲中国历史的工作。“满清非中国”这一论断就由那时的日本学者矢野仁一提出,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人丧失历史自信, 给日本侵略中国尤其是满蒙地区伪造历史依据。


考虑到时代因素,当时的日本学术界

无论本心如何,在屁股上的倾向还是很明显的

(矢野仁一与内藤湖南,图片:wikipedia)▼


矢野仁一在他的文章中写到:“中国不仅是没有国境,……也可以说就是不成为国家”、“云水缥缈地带的边疆的满洲·蒙古·西域是假的国境,不是真的国境, 也可以说就是不成为中国的领土 ”。


既然不是领土,那也就称不上是侵略;既然不成为国家,那主权也无从谈起。日本人就是这样为战争寻找借口,当他们逐步占领了更多领土时,也将这一套说法推广出去, 作为麻痹人民的思想武器。


扩张时候就大搞边界模糊

凡不是自己的领土,那都是可以糊之又糊的

这一套本质上就是大炮的遮羞布


1932年,日本当局责令南满洲教育会教科书编辑部编纂了《历史教科书》,以供当时东北地区中学生学习。


在古代史方面,该教材完全割裂了古代中原文明和东北地区的联系。


历史教科书分为三个部分, 分别是满洲史、东洋史和西洋史,一字不提“中国”。 满洲史部分将东北亚民族政权顺序排列,构建出了东北地区的“历朝历代”:肃慎、扶余、高句丽、辽、金、元、清。


渤海国、高句丽等或许还可以说是

中国历史中的地方政权

辽金则无论在疆域还是文化上都已与中原密不可分

至元清更是大一统王朝


这种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却十分片面。 我国东北地区与关内的民族融合与交流从未停止, 到辽金时期语言风俗已经少有差异,元清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这种割裂历史联系的手段牵强得破绽百出。


图上明明白白的,不信可以自己康


历史发明家


除了有选择地陈述历史, 日据时期东北历史教材上还出现了完全不实的篡改历史的操作, 多集中在与中日关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行径有关的近代史当中。


学习研究历史,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可得到不同的认识。现行主流的史观有唯物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英雄史观等等,主要区别在于对推动历史发展动力源的判断。


秦淮河岸边堆满了被日本人屠杀的尸体

擅长发明的日本人也可以搞下野蛮史观

(图片:Wikipedia)▼


而军国主义下的日本推行的是一种“皇国史观”,这种史观对于历史的认识是:万世一系的天皇陛下和大和民族是推动东亚历史发展的先进动力;日本是“神的国家”、东方文明的保护者; 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自存自卫”、“解放亚洲”, 最终目的是建立东亚地区共存共荣的“王道乐土”。


最好整个东亚都姓日得了

(图片:Wikipedia)▼


在皇国史观的影响下,日本对周边国家的所作所为都被歪曲美化。


从日本侵略朝鲜半岛的历史开始,伪满教科书中的日本仿佛是一个一尘不染的白莲花,竭力想要维持东亚和平稳定,最后委曲求全与清国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


真相却是日本企图侵占弱国朝鲜

被清廷退之,又不敌清实力

后阴谋层出,才签下了《天津会议专条》

(左李鸿章 右伊藤博文 图片:Wikipedia)▼


而日俄两国争夺东亚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则是被日本方面描绘为“守卫东方文明之战”。 日本作为黄种人之光奋起自强,保护了亚洲各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代表“极东文明”发动自卫战争。


日俄同为侵略,却又争个你死我活

(图片:Ohara, Kisaburō / Wikipedia)▼


大书特书日本的功绩, 却选择性地回避 了这场战争日本得到的好处——东北特权和吞并朝鲜。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袭沈阳,继而占领整个东北。如此赤裸裸的侵略行径,在日据时期东北教科书上居然也有一套说辞。


对于日本谋杀大帅张作霖一事, 教科书上春秋笔法, 让不明真相的学生极容易得出“张作霖是死于内战或权力斗争”的结论。


日本人对于张作霖的态度一直在谋杀和合作间转换

最后还是炸毁了张帅的专列

(图片:Wikipedia)▼


因而在日本宣传中,张学良改旗易帜投靠南京国民政府, 发起反日运动并非是报国仇家恨,而是“忘敌事仇”, 让所有学习该课本的人都误认为,张学良为了一己私欲,投靠了杀死他父亲的关内政权,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张丢了整个东北,而老蒋要安内,安内第一

(图片:Wikipedia)▼


《历史教科书》上称张学良的所作所为“忘却和睦邻邦的大义,遂蹂躏日本在满洲的各种权利,并迫害鲜农,就惹出许多不祥的事情。”


用“不祥”这个极具迷信思想的负面词语,将后续的中日冲突流血事件的责任归咎给了张学良种下的恶果, 仿佛918事件不是日军的暴行,而是神灵降下的报应。 这是在暗示东北人民不要对日本的侵略做出反抗,反抗就会招致不祥之事。


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地区渗入多年

连918事变的起因也是其自导自演的一出骗局

(柳条湖事件日本人提供的虚假证据)

(图片:wikipedia)▼


至于九一八之后的悲惨生活,更是在教科书中成了东北千年历史中最幸福的时刻。


日本将中国奉系军阀驱逐出了家乡,在教科书中是这样描绘的:“满洲的人民等,从虐政中自然被救得庆更生。” 因此日本人仿佛不仅是东亚文明的救世主,更是拯救东北人民的恩人。


事变五周年纪念海报

充满着和平和爱,一片宁静祥和(假的)

(图片:Wikipedia)▼


后来,在日本关东军的帮助下,在东北各省长和蒙古王公的推举之下,民心所向,拥戴着溥仪建立起满洲国(伪),“使三千万民众享最大幸福的新国家”成立。


伪满的皇帝勉强用了一个中国人

不过也只是日本天皇的傀儡而已

(图片:Wikipedia)▼


溥仪下面的内阁也只分两种人

日本人和日本人的傀儡

(图片:Wikipedia)▼


你的,良心大大的坏了


这种错误引导、美化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内容 不仅在历史课本中出现,在国文、外语课本中也占据极大篇幅。


首先,日据时期东北大部分人口都是关内迁入的汉人,满清柳条边以南的辽东地区更是传统汉地,在长期交往过程中东北少数民族绝大部分都熟悉和使用汉语。


满语则指代的是满族传统上使用的语言, 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之一,由于长期的民族融合,到伪满洲国建立时满语已经陷入濒危境地。


日本在伪满建立的“建国大学”

招收的学生有讲日语、韩语、蒙古语和俄罗斯语的

而说汉语的的学生却被视为满语生

(图片:Wikipedia)▼


其实一部分带着“热情”而来的日本人是信这一套的

(那段历史的一本相关书籍)▼


日本当局为了抹去中国认同,将 当时东北地区广泛使用的汉语北京官话方言称为“满语”。 在伪满当局《满洲补充教科书》和日本在东北侨民使用的《初等支那语教科书》中,学习的语言都是汉语汉字,但是却用“满语”、“满洲话”来命名。


伪满国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写日语

(图片:Wikipedia)▼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