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等待戈多》是爱尔兰现代主义剧作家萨缪尔
·
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于
1953
年首演。全剧以两个流浪汉苦等
“
戈多
”
,而
“
戈多
”
不来的情节,喻示人生是一场无尽无望的等待,表达了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的存在主义思想。由法国诺诺剧团带来的这一版《等待戈多》将作为第三届老舍戏剧节的邀请剧目在北京上演,将对这部经典荒诞之作,做出怎样的诠释呢?
#演出信息#
时间:
11
月
01
日~
11
月
02
日
地点:天桥艺术中心中
剧场
票价:
99—
680
元
#推荐理由#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许多戏剧人非常喜欢的作品,有过许多舞台版本。此次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开幕大戏,是由
波罗的海之家剧院带来的《安娜•卡列尼娜》。这一版本基本忠实于原著,
由伊琳娜·加利宾娜扮演的安娜·卡列尼娜表演极具张力,而歌队则浑然有力。该剧
还曾获得圣彼得堡“金天幕奖”的最高剧院奖。
#演出信息#
#推荐理由#
由美国编剧玛莎
·
诺曼执笔的《晚安,妈妈》曾获得
1983
年美国普利策戏剧奖。这个故事设定非常简单:一个夜晚,一间屋子,一对母女。甚至故事的走向也早早地就被张扬
——
女儿杰西向妈妈塞尔玛宣告,将在两小时后举枪自杀。全剧并非靠情节吸睛的故事,而是以人物塑造取胜。所有的悬念与华彩,统统展现在这对母女身上,其中对原生家庭带来的切肤之痛,让许多观众感同身受。鼓楼西剧场的这个版本首演以来,一直非常受欢迎。
#演出信息#
#推荐理由#
《万尼亚舅舅》是著名剧作家契诃夫创作的四幕戏剧作品。全剧通过展示万尼亚舅舅对姐夫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崇拜的落空以及对叶琳娜爱恋的幻灭,契诃夫天才地预言了人类精神危机和生活意义缺失的困境。此次排演的小剧场版《万尼亚舅舅》以当代视角对这部经典进行新的解读,让观众与演员置身于更为紧凑的小剧场环境中,也让观众与契诃夫笔下那些熟悉的陌生人距离更近,能够更好地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灵魂共振。
#演出信息#
#推荐理由#
1990年,对北京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成为中国崛起的一个标志。话剧《打开一九九〇》讲述了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胡同的深处,3个一起长大的发小儿王大国、李响、皮一男面临着各自生活中的种种问题。2019年,3个人再相聚,已经是沧海桑田。剧中,1990年与2019年两个时空互相交错呼应,展现了30年来北京与北京人的发展变化。喜欢看韩国电视剧《回到1988》的,也许会喜欢这样充满怀旧氛围的作品。
#演出信息#
地点:
首都剧场
#推荐理由#
一年一度的
“
春华秋实
——
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
”
于金秋时节拉开帷幕。此次,中央戏剧学院带来的话剧《白蛇》,以
“
大戏剧
”
的概念集合全院各个系的年轻力量完成,再现这一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爱情传说。既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力求奉献一台青春版的白蛇故事,使古老的传说一代代演绎下去。
#演出信息#
时间:
10
月
29
日
地点: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票价:
60-33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