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横店影视城的起点,一个广为流传的版本是这样的。谢晋想拍香港回归献礼大片《鸦片战争》,在全国各地造景无门,最终求助于徐文荣,双方一拍即合。横店所在的东阳,正是盛产能工巧匠的木雕之乡,不愁人力。上百个工程队同时开工,3个月后,广州街拔地而起。除了官府、民宅、当铺、赌馆、妓院、烟馆等160多座建筑,还包括珠江口岸,再现了鸦片战争前后广州的市井风貌。
在张大帅对《人物》的讲述中,过程大致如此,只有一些小小的偏差。1995年底,他随谢晋去东阳卢宅选外景,消息被徐文荣得知,主动邀请他们顺道来横店。那时,徐文荣已经建起封神演义宫、大智禅寺等旅游景点。这些景点对外吸引力有限,名字也不伦不类,比如大智禅寺所在地被徐文荣命名为“天堂村”。
在酒桌上,徐文荣非常热情,承诺为谢晋造景。双方相谈甚欢,但张大帅回忆,离开时导演一上车,就双手一甩,“这地方怎么拍啊?没法拍啊。”
一切原本可能就在那一刻结束了,但徐文荣视锲而不舍为一种美德。他原本不知道谢晋是谁,但他知道香港回归是件大事。“人家紧着来追,紧着问。他们追到了北京,又到了上海,咱们谈。”张大帅说,“谢晋个性也很要强的。结果呢,就谈妥了。”
只有一点小小偏差:一个版本里,徐文荣没有拒绝送上门的机会;另一个版本里,他用尽最大努力去抓住机会。
广州街的真实建造时间超逾半年,当然按徐文荣的计算方法也没有错,除去风霜雨雪等恶劣天气影响,他对外宣传用时3个多月。事实上,1996年8月,开机仪式启动后,广州街外观已成,内部修建还在进行。因为电影要求同期录音,一旦拍摄要拿着对讲机喊话,让施工队暂停。
谢晋心气极高,每个部门都要调用业内最好的人选——这也是张大帅被选中的原因,他与导演分属体制内不同电影制片厂。在制景细节上,谢晋也近乎苛刻,筑墙只能用青砖,红砖不可以,屋顶瓦片要用木柴烧制。道上的石板,一定要真的、旧的,新烧好做旧的不可以。
徐文荣唯有派人去偏僻田野挖旧坟,去到各个乡里购买砖瓦。“当时都开着拖拉机,还翻下去十来个人。”他回忆,“实际上青砖价格又高,筑起来以后,只露了一点点出来,不要那么多。我说你们真混蛋。”他承认,后来由他主导造其他古城,不必要的细节可以变通。
广州街之后,他创造的第二个景观是为电影《荆轲刺秦王》量身打造的秦王宫。本质而言,这仍然关于如何抓住转瞬即逝的时机。1997年,张大帅刚刚入职徐文荣旗下,他从北影厂一个朋友处听说,导演陈凯歌的团队,用4年时间考证、制作图纸,但由于资金出了问题,河北易县的景没造起来。汇报后,徐文荣让张大帅马上去见陈凯歌。当时交通尚不方便,张大帅坐班车去杭州,结果没有航班,他再去上海,买第二天最早一班飞机去的北京。
有了《鸦片战争》的先例,陈凯歌对于由横店来接手造景的提议,表现出兴趣。徐文荣知道后趁热打铁,“他们不用来,我们到北京去。”在北京的一个宾馆里,双方见面,合作促成。
“开始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设计。我们负责建筑,出钱。”徐文荣说。至于把场景“做旧”与内部陈设,是剧组需要考虑的事情。
秦王宫占地800亩,包括99级台阶的四海归一殿,和周长2.5公里的城墙,比广州街难度更大,需要炸掉8座山头。工程到了一半,水渗出来,炸药放进去总是变成哑炮。“后来大家想办法,有人提出来,用避孕套。”说到这一段,徐文荣忍不住地笑,“男子用的避孕套,懂吗?三个县的避孕套全部买光。一炸就炸开了。”
“我们这个老板是经常下工地。他儿子不是,有领导来了,他才陪一回。”张大帅说,“他跟我谈事也是,不在纸上谈,现场谈,到那儿谈,看过之后,这么办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