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萨沙讲史堂
我就是作者萨沙。中国近代历史军事资深作家,已在国内外出版10多本相关书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幻世界SFW  ·  新刊速递 | ... ·  2 天前  
科幻世界SFW  ·  悼念向际纯:中国科幻绘画的开拓者 ·  3 天前  
GiantPandaCV  ·  浅析主流 Alignment 算法与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萨沙讲史堂

日军为什么会在南京屠杀?我的命是蝼蚁更别说别人

萨沙讲史堂  · 简书  ·  · 2017-12-14 21:54

正文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四百七十八期】(历史系列第192讲)

日军为什么会在南京屠杀?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日本兵认为自己的命尚且是蝼蚁,还会在乎别人的死活吗?听萨沙说一说吧。

乃木希典最后切腹自杀了

在日本电影《203高地》上,乃木希典将军巡视阵地,遇到一个普通日本士兵。乃木希典询问他情况怎么样?这个黑社会出身的士兵毫不在乎的说:我们的死活有什么关系?我们都是(无价值的)消耗品!

不错,这家伙说的很准确。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开始,对军人灌输一个概念:你的命是卑贱的,连蝼蚁都不如。只要有必要,你必须为了天皇和国家舍弃你的烂命。

在乃木希典指挥的旅顺战役中,日军高层根本不在乎普通士兵的死活。明知道面对俄军机枪冲锋等于送死,他们仍然驱赶士兵死冲。

看看萨沙写的203高地游击:1904年8月19日到24日,乃木希典鲁莽的发动了第一次总攻。日军采用人海战术冲锋,血战一周,日军伤亡高达近3万人,占乃木希典第3军的近二分之一,俄军仅仅伤亡3000多人。日军很多中队大队全军覆没,有时候一个中队冲锋仅仅几十秒就全部死伤。俄军回忆:一个由活人构成的山崩向我们滚滚而来,从谷地和沟壑中都有日本人冲出来。步枪和机枪纷纷发射,探照灯上上下下,使日本兵睁不开眼。他们前进,扑倒,跳起来又向前奔,然后再倒下去。

如此惨重伤亡的代价,仅仅占领了2个无足轻重的小阵地。期间,目睹惨烈战况,战争狂乃木希典在知道长子已经战死的情况下,仍然命令部下送死。他疯狂宣布:冲啊。被包围的俄军死一个少一个,而日军要补充多少都可以。

这并不是第一次。

在英帕尔战役中,指挥官牟田口廉也根本不考虑士兵死活。明明补给线随时可能被切断,牟田口廉也仍然强行安排8.5万人发动进攻。结果,口粮从出发时的6两降到4两、3两、1.5两,甚至0.3两。很多日军官兵因此而死。当英军沿着铁定公路向钦敦江追击推进时,他们见到了战败者的全部情景:“到处是赤脚露体的尸体,士兵像骷骸一样躺在泥地上;被精疲力竭的士兵扔得满地都是的枪支弹药和军事装备。”

类似的事情有无数次。

除了宣扬士兵生命形同狗屎以外,日军还宣扬种族主义。

明治维新以后的几十年内,日本对国民宣传“只有大和民族才是真正神的民族”“日本人是最高等的民族”“亚洲其他民族都是劣等的,必须在日本人的领导下前进”“强者统治消灭弱智是自然法则”!

几十年后,这种宣传深入日本人的骨髓。在当年的日本,中国被叫做支那。

在古代,日本对于中国的称呼基本是唐、明、清或者中国,称作支那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情。

为什么改为支那,主要是避免中国的传统称呼。

中国是我国一种较为傲慢的说法,也是我国为中、四夷宾服的心态。

日本改革以后,将中国叫做支那,则是有其他的意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