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y说:
每年一次的家庭长途旅行,又在前不久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我和土根爸喜欢的旅行都不是那种躺海边吃吃喝喝的休闲游,我们最爱的方式是
钻巷子,走路,登高看风景、看建筑,转角遇到某个艺术展或者某个工艺品小店,就停下来驻留半天
的那种。
而这旅行对于土根来说,却是有些“残酷”,一路山路险阻,风尘仆仆,土根的腿都摔成这样了:
但他依然斗志昂扬,这回还爱上了在海里游泳,确切说是泡在水里被浪冲,一次次乐此不疲,以至于一看到海就喊“要游泳!”
今天献上我
意大利南部自驾游的私人路线和看点
,这是一个除去米兰罗马佛罗伦萨的意大利,可能和你了解的都不太一样。看完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土根摔成了这样,我们还是“铤而走险”地完成了11天的旅程。
行程11天
路线:
威尼斯出发-斯坎诺Scanno(1天)-诺奇Noci(作为中转住宿)-阿尔贝罗贝洛Alberobello(1天)-巴里Bari(1天)-马泰拉Matera(4天)-Maratea海边(1天)-庞贝Pompeii(2天)-回威尼斯(需要开车9小时左右)
意大利的北部(罗马以北)相对富裕,人们所了解的那些知名的文艺复兴城市都在北部,所以当时在意大利留学时,就把北部的重要城市都走遍了。心里对南部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但因为听说南部黑手党多,一直没敢只身前往
(其实南部游客如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不安全)
。
罗马以南直至西西里岛,在我印象里拥有着骄阳似火的天气和爽朗热情的人,果不其然。其实意大利人比大部分欧洲人都要热情,只是
南部人更有那种老城人的淳朴,觉得亲切。
这次的行程是土根爸安排的,有他感兴趣的
致敬摄影大师布列松的行程
,也加入了我最想去的地方,我说,一定要去那个
像童话世界里全是尖顶小屋的小镇
(我都叫不出那个复杂的名字,搜了一张图给土根爸看,他说哦明白了,叫
Alberobello
)
;要去那个
帕索里尼电影《马太福音》里耶稣居住的全是石头山洞的城市
,最好也能住在山洞里
(因为和土根爸一起看的电影,所以他很快明白了,是
Matera
)
;还要去
庞贝古城
……
帕索里尼的电影《马太福音》
所以,这次旅程既是
寻找创作灵感的艺术之旅;又是看建筑、看历史的人文之旅
;
对于土根来说,他在这些景点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一点也没觉得无聊。
巴里老城,土根爸拍他的照片,土根吃他的冰淇淋
在马泰拉发现两只大蜗牛,土根说要给他们吃面包
庞贝古城,土根和一只松果顶上了
看艺术——致敬布列松(斯坎诺 Scanno
1日)
斯坎诺是罗马附近的一座山城,选择第一天住在这里,一是作为中转,二是土根爸想要去寻一寻摄影大师布列松的行迹。因为布列松的好几张闻名世界的摄影作品是在这里拍摄的。
布列松非常著名的一张照片,拍摄于意大利
Scanno,1951
初到这座城,让我想起浙江舟山的一些渔村,也是这样临山而建的土色房子。而很多摄影师会慕名而来,寻找布列松的痕迹。布列松(1908-2004)是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师,"现代新闻摄影之父"。土根爸是因为看到布列松的作品而痴迷上摄影的。
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接近傍晚,城很小,一个小时就能把主要的路段走遍,没找着这幅照片拍摄的场景,土根倒是兴奋地在上下坡之间跑来跑去,气喘吁吁。
第二天一早,趁我们还在熟睡,土根爸就扛着相机去采风了。回来的时候高兴地跟我说,他找到那个拍摄的场景了!原来就在昨天我们路过的主干道上,可是谁都没发现那个角度哎!还是一早问了当地人才知道!
吃完早餐,土根爸兴奋地带着我们去看,原来布列松拍下这幅照片的地点,要爬上别人家长长的走廊,还要等待一个最符合美学构图的时刻。
土根爸站的这个位置,就是布列松当年拍下那张照片的位置
土根爸站在布列松当年按下快门的位置,拿着相机等了很久,最终没有按下快门。他爬下楼梯摇摇头说,
算了,布列松的照片永远超越不了,我还是拍我自己的吧。
土根自己也爬上了那楼梯,要看那上面的风景,我问他说,
上面风景怎么样呀?是不是和下面很不一样?
土根也学他爸拿起相机拍一个
希望土根有一天也能发现属于自己的看世界的角度啊!
我后来让土根爸帮我拍了一张同角度的照片(右图),对比起来看,是不是很有穿越感!
看建筑
——尖顶小屋Alberobello(1日)和石头城Matera(4日)
这两个城市是我心心念念想去的,来源于平时看到的图片和影像,且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阿尔贝罗贝洛 Alberobello
Alberobello是典型的陶尔利风格建筑,当地居民利用方形石灰岩块,围成无柱无梁的圆形房舍,屋顶是个圆锥形尖顶,这是一种人类最原始的建屋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纪。
早起不忘工作啊,不过在这环境中工作也是满惬意的一件事
我们住的民宿就是这样一座尖顶小屋,感觉住进了童话故事里小矮人的家。土根对屋顶上各种装饰符号显得饶有兴趣,指给我看说,
心!!鸟!月!还有的画是无人能懂的怪异图案。
在蹿巷子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张明信片,上面有各种符号的解读,立马买下学习,原来各种符号都有宗教上或者神秘学上的意义。特别喜欢这种边走边看边学的旅程。
Alberobello唯一的缺点是有些商业化了,和图片上的神秘宁静差了一些,我们待了一天便离开了。
而石头城Matera确是没有让我失望。当时看电影的时候就被这个如此原始的村落吸引了,发誓一定要去住山洞。其实很多宗教电影都在这里取景的,除了帕索里尼这部黑白片,最著名是梅尔吉布森的《耶稣受难记》,所以睡在马泰拉的那几日,从没感觉与耶稣那么近。
电影《耶稣受难记》
马泰拉的老城保存着数量可观的古建筑遗迹,3000余个洞穴民居(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留下的)和超过150座岩洞教堂,据推测这里应当是意大利半岛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
穿梭在这些原始山洞和改良版岩洞民居之间,能看到
人类建筑环境的变迁。
唯一苦了我和土根爸,虽然土根兴奋地脱了鞋子在石头间跑,可也摔了无数跤,最后跑累了,我们不得不像挑山工一样抬着土根走。
这里曾是意大利最穷的地方,甚至被欧洲人所不耻,因为当地人的居住条件只能和家畜生活在一起,而现在它已经成为“
2019欧洲文化之都
”,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知道并来到这儿。大家有机会赶紧去吧,真不希望这样一座原始的城变得太过热闹和商业。
布列松也曾拍摄过这里,马泰拉,1951
忘了说,土根在这儿认识了好几个小伙伴和一只猫,第二天就已经对我们住的山洞附近的情况熟门熟路了,一会拉着我去找小姐姐,一会要找猫玩,
孩子真的到哪儿都能立即融入,好像全世界都是他的家。
看历史
——Pompeii古城
庞贝是我们的最后一站,因为靠近那不勒斯,也是我们准备从南部往回走的中转地了。以前看过很多庞贝的纪录片,一直在我心里有着神圣的地位。
大家对于庞贝古城应该不陌生,公元79年
(我国处于东汉时期)
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它曾经是仅次于意大利古罗马的第二大城。却在火山爆发18个小时后彻底消失。直到1748年,人们挖掘出了被火山灰包裹着的人体遗骸,这才意识到这里曾有辉煌的人类文明。
一定要脱了鞋在石头上走,还不嫌痛,真是服了……
土根对这里的断壁残垣感兴趣极了,他钻进每一个失落的小房子里逛一周,或者爬上石头思考一会儿,捡起一块小石头把玩半天。
因为土根爸有每到一地就收集石头的习惯,土根经常把自己捡到的石头交给他老爸,可这回老爸说,
不行,庞贝古城的石头我们不能带走,我们要保护古城的遗迹。
土根拿着石头玩了一会,又把它丢在废墟里了。
如果要逛完整个遗迹,怕是几天都不够,我们粗劣地逛了一整天,经过
圆形大剧场、浴场、还有人体化石
,
被那些保存完好的壁画深深震撼着,色彩如此鲜艳亮丽,栩栩如生,
土根都能认出来,这是
“马!”“蛇!”
……他兴奋地喊着这些他叫得出名字的动物,后来我问土根,你知道我们今天在哪儿吗?他竟然说出了,
“庞贝
!”
哈哈,这名字也许不久他就忘了,可是穿越在千年时光里的今日,他那么小就经历了这个我曾经做梦都想来的神秘之地,也是种幸运啊。
远处的就是维苏威活火山,科学家预测,下一次爆发,可能威力跟公元79年摧毁庞贝的差不多大,意大利政府做了7天撤离所有人群的预案。大家要去得赶紧啊。
旅行中的惊喜说完了,再来说说意外。
带娃出行不可能想得面面俱到,一定会有很多问题发生。比如土根大部分时候坐车都很安静,我们自驾就很省心,哪里知道旅行的第一天他不肯从车里下来,扒着安全座椅誓死不分开,光是让他下车就花了大半个小时……比如土根这次的腿,因为走的都是山城和石头城,真的摔得惨不忍睹,不知道的以为我虐他呢;
土根惨烈的腿
再比如娃到了饭点或困点,就会闹,有时候土根就在大街上撒泼打滚,或者做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比如中午40度的太阳下一定要跪舔大地……
(下次我都可以专门分享下这种旅行时娃崩溃的情况该怎么处理,每天都要崩溃、犯傻几次……)
一定要“跪舔”庞贝大地不肯起来的土根
但是和这些意外比起来,旅行中美好的点滴真是太珍贵啦!
土根即便摔到痛哭,但每次很快又啪啪啪地在山间奔跑起来,还拉着我说,
妈妈,跑!
看着他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样子,我想,这就是旅行最大的意义吧!
最后附上出行建议:
1.此次行程如果大家从国内飞,可以飞
那不勒斯机场
或者
巴里机场
,然后租车自驾(别忘了翻译驾照并认证),离各个城市都不远,但南部的公路的确没有北部的宽敞,也没有很多路牌,所以
一定要靠强大的导航和方位感
;其实各个城市之间火车也都比较方便,只是带小娃出行稍微麻烦些;
2.意大利南部夏季阳光灼热,
一定要做好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