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财经大学校友会
广东省广东财经大学校友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旨在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将定期推送母校要闻、校友活动资讯、《广财校友》刊物精选等内容。为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服务的桥梁和联系的纽带,从而增强母校情谊,校友情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看图说话,它对鸽子说了什么:________ ... ·  23 小时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很难想象!就在几天前 ·  昨天  
冷兔  ·  精准打击.gif ·  昨天  
安徽文旅  ·  皖版“冰雪奇缘”春节上线 ·  3 天前  
安徽文旅  ·  皖版“冰雪奇缘”春节上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财经大学校友会

民法典学习 ▍讲座回顾 ▍幸红教授: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解读

广东财经大学校友会  · 公众号  ·  · 2020-11-18 14:43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经过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相关法律将同时废止。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开始起草,在几代民法学人筚路蓝缕、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制定出一部为中国人量身定做的民法典。

    《民法典》共七编,84章,1260条,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每个人的终其一生,都能从里面找到答案。此次民法典还有许多新亮点,如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创新之举,彰显出我国对人民群众人格权保护的全面加强,更大程度上体现人文关怀。

     为认真学习和宣传《民法典》,切实把握民法典颁布实施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做好民法典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进一步增强学法、用法意识,推进民法典实施。法学院、法学院校友会和校友总会办公室共同推出专栏,对《民法典》进行多方位地深度解读。并在“广东财经大学校友会”公众号上开设专栏“民法典学习”,以供各位校友随时阅览《民法典》的相关学习内容。



讲座回顾

//

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解读


//

LECTURE

   此次讲座由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幸红教授主讲。



      今天,幸红教授讲授的题目是“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解读”。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是合同编的一个亮点,体现了契约法的现代化,是对传统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典型突破,确定了合同相对性原则在特殊情形下的例外。幸老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解读。



第一部分是合同相对性的基本原理。关于合同相对性的发展史,罗马法中确立了“任何人不能够为他人立约”、“缔约行为应该在要约人和受要约人之间达成”的规则,合同主要是在特定当事人之间发生约束力,合同相对性是合同规则和制度的奠基石。合同相对性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主体的相对性、内容的相对性、责任的相对性。合同相对性与第三人的责任包括第三人代为履行、第三人侵害债权、第三人的行为导致违约。



     第二部分是合同相对性的突破,对于合同相对性的突破的表现形式,幸老师列举了涉他合同、债的保全和第三人侵害债权。



第三部分是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从法律的进程来看,《合同法》第64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人利益合同,简称经由被他人指令而为的给付;《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16条中规定的第三人只能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民法典》第552条第2款中有三个关键点,“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第三人可以请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民法典》第552条在司法实践中表现为受益的第三人能够以原告身份提起诉讼并且能够请求损害赔偿,这是一个很大的立法进步,该条关于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规定是对合同法的完善和创新,突破了传统合同相对性,回应了契约法的现代化精神,对民法现行理论造成了重大挑战,必将带来广泛的体系效应。

      幸老师提出两个问题:法律为什么要对第三人的利益进行救济?第三人作为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他的合同权利是怎么产生的?随后对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概念进行梳理,第三人利益合同经过了从禁止到许可并不断完善的过程,承认第三人利益合同既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也是合同效力原则的体现。这里要对两组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第一组是第三人利益合同和债权让与,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第三人是根据合同当事人的约定直接享有债权,不存在债权的转让,债权人仍然享有请求权。第二组是第三人利益合同和赠与合同,第三人利益合同中不需要第三人表示同意,只要没有明确拒绝就可以。

      关于第三人利益的取得,有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法律规定中幸老师列举了《民法典》第535条的代位权制度、第538条、第539条的撤销权制度、第741条的融资租赁合同。合同约定有三点:合同约定第三人可直接向债务人要求履行给付义务;第三人基于合同当事人的意思,直接取得履行请求权;第三人未在合理期间内明确拒绝。

      第三人权利的产生和范围。首先关于产生,信赖利益和期待利益奠定了信赖关系的基础,经由正当化成为可以由法律加以保护的利益,即法益,在立法规定了信赖利益和期待利益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后,第三人利益自然就可以通过主张授权受到法律救济。第三人权利的范畴包括第三人履行请求权、拒绝权、违约责任请求权。

      接下来幸老师对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的三方法律关系进行梳理。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我们称为补偿关系或者内部关系。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我们称为涉他关系或者履行关系。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我们称为对价关系或者外部关系,其中这种原因关系可以是法定义务、道德原因、清偿原因。

      关于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对利益第三人的效力:对债务人有直接请求给付的权利。对债权人的效力:仅有权请求债务人向第三人给付,而无权请求债务人向自己给付,可以请求债务人赔偿因未向第三人履行而给自己造成的损失。对债务人的效力:对第三人的抗辩权。

       最后一个部分老师提到四个问题:

      第三人利益合同解除问题,解除权的发生通常表现为债权人违约、第三人受领迟延或拒绝受领、债务人违约。解除权的行使有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其中法定解除,通说认为债务人行使法定解除不需要征求第三人同意,幸老师认为不论是债务人还是债权人行使法定解除权都不需要第三人同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