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BJDW
WE HOPE YOU LIKE IT
(文章转载自网络,任何言论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院61年来,师生秉持“为人的衣、食、住、行服务”的办学方针,立足当代,服务大众,面向未来。这次展览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学院的学术底蕴和优良学风,作品中既有探索前瞻的理念呈现,也有基于传统的创新再现,既有寓意深刻的思想表达,也有服务民生的落地设计。展览将持续到6月28日。
欢迎参观,请爱护毕业生作品!
▲
开幕式现场
本次毕业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清华美院教务办公室、清华美院学生工作组承办,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学院美术馆同期展出,共展出262位毕业生(含18位数字娱乐设计二学位学生)的600余件(套)作品。
其中绘画系、雕塑系、工艺美术系、陶瓷艺术设计系、信息艺术设计系(摄影专业)毕业生的作品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
展出时间:
6月3日--6月28日,每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信息艺术设计系毕业生的作品在清华美院各展厅展出。
展出时间:
6月3日--6月28日,每日9:00--18:00(17:30停止入场)
▼
作 品 欣 赏
(以教学单位排序为顺序)
|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 |
▲
胡佳楠《浮生若梦》指导教师:张宝华
▲
乔絮菲《花朵头》指导教师:张宝华
▲
肖舒允《FLOATING》指导教师:张红娟
▲
辛磊《卡哈尔的地图》指导教师:张宝华
▲
余诗颖《梵生花》指导教师:杨建军
▲
张舒《MOONLIT NIGHT》指导教师:张红娟
▲
张迎春 《塘》、《四季清华》 指导教师:张树新
▲
邹佳睿《STAR DOMES》指导教师:张红娟
▲
何红都 《景观社会》 指导教师:贾京生
▲
曹一涵 《The Empty Border》 指导教师:朱小珊
▲
陈雨萌 《The Memory of Rock》 指导教师:李迎军
▲
董城林 《清代坏女孩》 指导教师:王悦
▲
韩晓英 《墨韵》 指导教师:吴波
▲
韩育延 《重塑1980》 指导教师:李莉婷
▲
胡欣逸 《内状态》 指导教师:吴波
▲
卡贞德 《King Lear》 指导教师:吴波
▲
李娜 《童趣》 指导教师:杨静
▲
李秀雅 《Drangon Flys Nerve》 指导教师:朱小珊
▲
李漪潞 《人际负空间》 指导教师:杨静
▲
刘思听 《异化面》 指导教师:杨静
▲
刘宇晴 《哪吒闹海》 指导教师:鲁闽
▲
罗玉盈 《Fight like girl》 指导教师:李迎军
▲
朴仙慧 《The Imagination of Collage》 指导教师:贾玺增
▲
朴赞然 《Hurricane Venyus》 指导老师:鲁闽
▲
全雪壬 《HA HOE TAL》 指导老师:王悦
▲
王平伴 《故园闪现》 指导教师:王悦
▲
王胜南 《时间重生》 指导教师:鲁闽
▲
吴雪悦 《Reflection》 指导教师:贾玺增
▲
杨思容 《无产阶级越狱记》 指导教师:李莉婷
▲
郑盈 《Outside The War》 指导教师:贾玺增
▲
钟玲 《幼时记趣》 指导教师:朱小珊
▲
周虹池 《一揽芳华》 指导教师:李迎军
▼
| 视觉传达设计系 |
▲
陈毓慧《疯狂奶昔站(freakstation)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指导教师:陈楠
▲
傅韵畦《婚》指导教师:王红卫
▲
何浩宇《信息-海拔》指导教师:赵健
▲
何佳秋《声,绪》指导教师:马泉
▲
焦靖《九阴真经 桌游设计》指导教师:陈磊
▲
李晨萌《未来茶会校园沙龙》指导教师:千哲
▲
李迥仁《彩妆品牌视觉艺术设计》指导教师:祖乃甡
▲
梁慧琳《韩国祈福文化与包装设计》指导教师:华健心
▲
卢莹《混沌空间》指导教师:陈磊
▲
吕亚伦《翻译“腔”》指导教师:顾欣
▲
苗浓《新生》指导教师:周岳
▲
宁岳莎《神效大药局》指导教师:李德庚
▲
蒲雨聪《颜与言》指导教师:陈磊
▲
朴晟志《历险记》指导教师:张歌明
▲
宋佳《年画新作--节日风俗》指导教师:周岳
▲
宋明珊《“无声派对”--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千哲
▲
田静《花期·如梦》指导教师:张歌明
▲
颜如冰《MIX》指导教师:张歌明
▲
杨羚《2017世界人权宣言》指导教师:赵健
▲
范雅頔《莎菲女士的日记 解构与再设计》指导教师:赵健
▲
丁蕊《这束淡弱的折光》指导教师:顾欣
▲
韩晓雪《skall》指导教师:陈楠
▲
胡静《伴·生》指导教师:张火炎
▲
贾霄宇《如沐瑜伽》指导教师:原博
▲
金宣希《森林公寓》指导教师:马泉
▲
刘明惠《文学诊所》指导教师:王红卫
▲
彭恩泽《像素新生》指导教师:向帆
▲
田思聪《simulacra》指导教师:向帆
▲
徐诗涵《消费时代》指导教师:李德庚
▲
颜青青《人间傀儡--春思》指导教师:张火炎
▲
杨添净《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指导教师:顾欣
▲
杨雨乔《我“解构”了我爷爷》指导教师:李德庚
▲
张佳《寻找川普》 指导教师:王红卫
▲
张可欣《共享天伦》指导教师:原博
▲
郑有善《韩国JIN AIR品牌形象再造设计》指导教师:马泉
▲
宗明昊 《臆想》 指导教师:张火炎
▲
张垣《“文本导读”--多维阅读方式的图形探索》指导教师:千哲
▲
韩攀《五十度黑》指导教师:张歌明
▲
林新染《狼人杀游戏角色面具》指导教师:何洁
▼
| 陶瓷艺术设计系 |
▲
陈思含
《化瓷》
指导教师:郑宁
▲
陈恂浪
《边缘性群居形态》
指导教师:王辉
▲
何茂藤
《温室效应》
指导教师:王辉
▲
金思昭
《归巢》
指导教师:李正安
▲
李梦怡《风的叙说》指导教师:郑宁
▲
刘佩洋
《思绪》
指导教师:白明
▲
孙嘉羚
《骸变》
指导教师:白明
▲
袁宁
《魂间烟火系列》
指导教师:白明
▲
曾琛云
《结果》
指导教师:李正安
▲
张喻
歆
《相拥而眠》
指导教师:李正安
▼
| 环境艺术设计系 |
▲
薄修齐 《贵州务川构树产业园设计》 指导教师:汪建松
▲
陈俊光《中日医院景观改造》 指导教师:方晓风
▲
程丹蕾
《北京钟鼓楼广场景观改造---景观中的场所精神研究》
指导教师:方晓风、梁雯
▲
初璟然
《清华附小周边环境改造》
指导教师:方晓风
▲
杜芳
《小学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以清华附小昌平学校为例》
指导教师:杨冬江
▲
高光玟
《韩国传统文化会馆》
指导教师:刘北光
▲
高晴月
《以生态学为主题的建筑空间研究》
指导教师:陆轶辰
▲
何雨宵
《自主性景观系统的营造--武汉市青山红房子社区景观更新》
指导教师:黄艳
▲
黄傲
《plants heterotopia》
指导教师:方晓风,梁雯
▲
金贤真
《北京胡同片区微生态环境景观设计--以后帽胡同改造为例》
指导教师:黄艳
▲
欧阳诗琪 ST-udio
《“街道式”商业建筑改造》
指导教师:陆轶辰
▲
阮煦栋
《“荒”岛叙事》
指导教师:杨冬江
▲
万之源
《光谷广场景观设计》
指导教师:周浩明
▲
王锐
《冀州市滨湖公园改造设计》
指导教师:刘北光
▲
于景
《基于香港“楼上铺”现象的垂直商业密度研究》
指导教师:陆轶辰
▲
岳祥
《观草汪观海博物馆》
指导教师:苏丹
▲
张世辉
《像老朋友的家具》
指导教师:刘铁军
▲
张艺馨
《丝路·文化·融合--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景观及建筑立面改造设计》
指导教师:李朝阳
▲
朱梓晨
《蒙太奇咖啡厅》
指导教师:杨冬江
▲
杨俊福
《探索基于地域特色景观设计--缅甸曼德勒乌本桥湖滩多功能景观》
指导教师:杜异
▲
程明
《集体式社区环境更新设计 以武汉红房子社区改造为例》
指导老师:黄艳
▲
何佩瑶
《“农旅相生”背景下的公共服务空间设计》
指导教师:崔笑声
▲
惠洪硕
《以旧山村为基础的院落景观改造》
指导教师:宋立民、刘冬雷
▲
金秀珉
《韩国世宗市湖水公园设计》
指导教师:刘北光
▲
黎敏静
《河岸竹廊--乡村滨水社区环境改造》
指导教师:崔笑声
▲
李皓明
《山东日照码头设计》
指导教师:苏丹
▲
林志腾
《“骰”》
指导教师:刘铁军
▲
刘一君
《折叠》
指导教师:刘铁军
▲
石慧姣
《桃溪:黄山村景观改造设计》
指导教师:宋立民、刘东雷
▲
孙延豪
《传统生活社区与公共环境设计研究--以仡族与务川体验馆为例》
指导教师:汪建松
▲
唐雪莲
《漫漫丝路--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设计》
指导教师:李朝阳
▲
王孝祺
《绿色视野下的殡葬空间设计--以延庆区殡仪馆设计为例》
指导教师:周浩明
▲
王馨仪
《院落外生长的日光--官草汪渔村公共空间设计》
指导教师:苏丹
▲
王琰
《地下集体生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指导教师:杜异
▲
王雨薇
《山间之月》
指导教师:于历战
▲
吴泽浩
《大连滨海体验型空间设计的主题性探索》
指导教师:杜异
▲
杨雨心
《自然元素在农业生态体验园中的应用》
指导教师:汪建松
▲
张捃琪
《devour》
指导教师:于历战
▲
周瀚翔
《双线交织--体育场馆边界空间弹性改造方案》
指导教师:崔笑声
▼
| 工业设计系 |
▲
程文飞
《水面漂浮物收集清理设备创新设计》
指导教师:刘志国
▲
关家印
《医疗机器人设计与研究》
指导教师:赵超
▲
洪润中
《智能婴儿摇篮床产品设计》
指导教师:王国胜
▲
黄熊杰
《James&Jasper 第一代球鞋产品研发》
指导教师:张雷
▲
金钟山《基于城市快递功能的电动车概念设计》指导教师:苏华
▲
柯鸿川
《基于贫困地区用电问题的温差发电机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苏华
▲
孔祥坤
《基于机械设计的时间显示装置》
指导教师:杨霖
▲
李慧童
《厨房智能语音助手》
指导教师:王国胜
▲
李佳林
《户外救援急救包》
指导教师:刘振生
▲
鲁智《VRider智能健身器材概念设计》指导教师:刘振生
▲
王清强
《基于踝保护的功能性运动装备设计》
指导教师:蔡军
▲
王玥
《铝合金在家具产品(灯具)中的应用》
指导教师:张雷
▲
吴琦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礼品部设计》
指导教师:苏华
▲
吴秀珉
《针对儿童学习基于韩语字母组合的照明产品设计》
指导教师:杨霖
▲
游乾睿
《基于智能家居服务系统的产品设计》
指导教师:王国胜
▲
于哲凡
《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远程医疗机器人设计》
指导教师:赵超
▲
袁峰
《智能头戴按摩器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刘振生
▲
张瑞昌
《中国城市家用园艺工具设计》
指导教师:王小义
▲
朱铭
《基于阿尔茨海默的老年家居产品设计》
指导教师:赵超
▲
陈炫文
《儿童音乐认知展》
指导教师:周艳阳
▲
崔贤政
《窗之美 中西方“窗”对比型展示设计》
指导教师:范寅良
▲
崔子昳
《我消费了什么?超市中的博物馆藏品临时性展览》
指导教师:史习平
▲
廖川疆
《扑克缘》
指导教师:史习平
▲
林钰烨
《蒙太奇手法在展示设计中的作用》
指导教师:马赛
▲
刘佳茵
《我和“草本”是朋友--社区1-6岁儿童自然主题展》
指导教师:周艳阳
▲
乔挽月
《培养0-6岁儿童自主性的卧室空间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刘强
▲
沈衡阳
《Hagley专利博物馆啤酒主题展示设计》
指导教师:马赛
▲
涂芬
《资源共享下的儿童空间设计探索》
指导教师:刘强
▲
王潘妮
《森林冒险》
指导教师:刘希倬
▲
王一翔
《以鼓为例--基于中西方打击乐器的对比性展示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范寅良
▲
王壹
《hagley巡回展览装置及应用程序设计》
指导教师:刘希倬
▲
王艺璇
《blending world--hagley专利模型展》
指导教师:史习平
▲
韦荷贞
《锁示》
指导教师:范寅良
▲
吴傲谦
《“黄金时代”--美国社会时代与专利制度发展主题展览规划》
指导教师:马赛
▲
胥秋菊
《运动探索--成长性儿童居住空间设计》
指导教师:刘强
▲
周昊
《来自星星的你--自闭症儿童亲子体验展览》
指导教师:周艳阳
▼
| 工艺美术系 |
▲
田艺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
》
指导教师:唐绪祥
▲
奥格蒙岱
《迁徙的城市
》
指导教师:
潘妙
▲
董千昀
《
糟糕的一天
》
指导教师:王晓昕
▲
黄韵妹
《
等风来
》
指导教师:唐绪祥
▲
李昊旻
《
2月20日我在星际边缘发现了一块宇宙碎片
》
指导教师:潘妙
▲
李天清
《风林火山》
指导教师:王晓昕
▲
林文妮
《
Equilibrium
》
指导教师:潘妙
▲
龙雨昕
《
定格
》
指导教师:潘妙
▲
齐传宇
《
make up
》
指导教师:潘妙
▲
王静
《
生命的脉络
》
指导教师:王晓昕
▲
魏昊霖
《
无姓之人 海马系列
》
指导教师:王晓昕
▲
向导
《
切片视界
》
指导教师:唐绪祥
▲
许肯
《
SLANG(俚语)
》
指导教师:唐绪祥
▲
郑舒允
《
和谐-探析韩国传统色在金属灯展
》
指导教师:唐旭祥
▲
周正熹
《
轮回
》
指导教师:王晓昕
▲
龚晓婧
《Blood》
指导教师:周剑石
▲
顾佳楠
《栖·望》
指导教师:周剑石
▲
刘鑫
《nevermore》
指导教师:周剑石
▲
刘鑫
《
灼灼之间
》
指导教师:杨珮璋
▲
朴度泳
《大漆螺钿工艺与气垫粉装饰应用》
指导教师:周剑石
▲
孙一源
《漆丽纱帽》
指导教师:周剑石
▲
孙一源
《惜物之心》
指导教师:周剑石
▼
| 信息艺术设计系 |
▲
卞潇迎
《催眠曲》
指导教师:张弓
▲
曾思聪
《面具》
指导教师:王之纲
▲
戴莹、孔嘉宜
《和可爱的我们恋爱吧》
指导教师:祝卉
▲
李沐阳、罗今栏
《傻儿》
指导教师:吴冠英
▲
王卓、刘泽文
《雨夜》
指导教师:陈雷
▲
吴宋垚、朴相旭
《海之歌》
指导教师:陈雷
▲
勇卓
《离家》
指导教师:王之纲
▲
曾睿晖
《平衡3 Three Force Balance》
指导教师:冼枫
▲
郭嘉婧
《萌贱火柴人》
指导教师:米海鹏
▲
王涵
《WISHING TREE》
指导教师:张烈
▲
王莉
《面向罕见病问题的创新服务原型设计》
指导教师:付志勇
▲
王玥
《天上国》
指导教师:张茫茫
▲
张丰婕
《面向“故宫社区”的信息与交互设计》
指导教师:吴琼
▲
张阳
《Bathroom》
指导教师:师丹青
▲
周雪怡
《开·关》
指导教师:徐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