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新国风
正本清源,复兴儒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新国风

厌学是一种病,得治!

腾讯新国风  · 公众号  · 儒学  · 2019-09-29 16:15

正文



点击关注腾讯儒学

作者:陈婧

编辑:腾讯儒学


知乎上有一个灵魂拷问: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首赞答案是这样说的:“大概是因为懒。学习的苦需要你主动去吃,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

凡是和人的惰性去抗争,都是一场硬仗。治疗厌学,很明显,比搞定“起床困难户”更加棘手。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说:“自学者和学生的区别,不在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和自信心的差异。”只有自发的学习,才能产生效果,就像特蕾莎用体内升腾的灵魂,去学习摄影一样,治疗厌学,久久为功,它需要的,是内在的驱动力。

01

延迟满足,不要沉浸于片刻的欢愉 

谁都喜欢追求快乐,这并没有错,就跟商人逐利一样,流露的是人赤裸裸的本性。

但学习明显不一样,因为前期扎根的过程很吃力,所以有人说,学习就是一种反人性的存在。 

你越往深里学吧,那种孤独感和挫败感就会越强烈。你试着把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状态放在一起,你就会发现,最孤独的人,往往是站在塔尖上的。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做了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经典实验,实验证明,“延迟满足”是一种为了实现更长远的利益而克服当下困难、放弃片刻欢愉的能力。

学习的本质,就是一种“延迟满足”。问题就在于,很多人还没捱到最后的彩蛋,就已经半路失联了。

02

跳出来看,以开放的姿态丰满人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这片池塘里的水,非常鲜活,清澈见底,为什么呢?因为这里不是一潭死水,总有活水往里面不断地流入。

我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时相约一起爬爬山、吃吃饭,或者煲煲电话粥,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可以让我们跳出固有的圈子和环境,能够看到其他不同城市、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风景,丰富你的见闻,完满你的人生。 

就个人而言,这种学习方式大有裨益,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接纳自己,认可自己,完善自己,也更大程度地刷新了我的认知体系。 

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学习的发生和后效,常常就像这样悄无声息。

03

别人夺不走的,就是长在你身体里的东西

《霸王别姬》是一部很经典的电影,它的一些台词也很经典。比如这句话,程蝶衣一直记在心里。

“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小时候,好好学习可能是为了少挨一顿骂,少挨一顿打,或者是拿着奖状去亲朋好友家里晃荡几下,好像学习是一件利他的事情。

当我开始意识到学习是一件利己的事情时,我已经不小了。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意识在变得越来越强烈。

学习当然是为了我们自己,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个更有力量和更有智慧的人,一个能够生存和发展得更好,并且能够更加读懂这个世界的人。

《淇奥》里说:“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会慢慢发现自己的特点,不断打磨自己,修炼自己的品性,提升个人的学识和能力,百炼成钢,学习让我们更加专注自身,而不是毫无意义地挑剔他人。

这些东西,将在我们体内生根发芽,肆意疯长。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有时候真的需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不要纠结于已经流逝的沉没成本,就像泰戈尔说过的:“如果你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星星。”

重要的是把病治好,而不是执着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因为只有那些生长在我们体内的东西,才会最终带领我们走向远方。


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联系授权

腾讯儒学

亲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合作联系:

010-62671188-36503

[email protected]

腾讯道学

弘传道学

普及道学

腾讯佛学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