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区块链将对整个商业结构、社会结构进行重构,这给了后来者“站在世界舞台中心的机会”。蔡文胜也曾提出,互联刚起步的时候,联想、海尔、中国移动这些巨头正是因为看不清互联网的变革,因此错过了整个互联时代机遇。而在如今的区块链产业机遇面前,BAT会否重蹈当年联想、海尔、中国移动这些巨头的命运,与一个新时代擦肩而过?
对此曾鸣提出,
对于区块链是否会颠覆BAT,要从“区块链本身是不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这个维度去考虑。如果是足够颠覆性的技术,未来也将出现像BAT这样大吨量的领先企业;如果不是,就很难出现可以跟BAT等量齐驱的企业。
就像如果从0到100分为“移动互联网是不是颠覆性技术”打分的话,曾鸣认为移动互联网只有60分。因为虽然移动互联网对行业格局有一些变化,但另一方面,BAT中,至少阿里跟腾讯都比较顺利地转到移动互联网上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颠覆性其实没有那么
强。
而对于“区块链到底是不是颠覆性的技术”这个问题,曾鸣认为现阶段还很难下一个比较有把握的判断,还需要时间去观察。
曾鸣认为,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技术特征,区块链接下来一个比较大的应用领域就是记账,使原来很多没有在线的商业可以快速上线。
但是在他看来,区块链的发展规律跟互联网不太一样,区块链第一浪的发展可能会挺快,但第二浪的发展(即很多人想象的区块链大的应用前景的发展)会比大家想象得慢很多。
曾鸣强调,记录的真实性仅仅只是“trust/信用”的最低要求,区块链技术目前能保证所谓共识,但离真正的信用还差非常远,在推动社会协同方面的价值非常有限,还需要巨大的创新。“要真正用设计的方法创造商业制度,是一件超出绝大部分人想象的挑战”。
此外在给创业者的建议中,曾鸣指出,在区块链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早期,泡沫几乎是必然的现象,在宏观上泡沫几乎无可避免,但跟在微观上自己在泡沫中需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自律。
曾鸣表示,这一轮的区块链创业同样是适合“长跑”的人。创业重要的不是在狂欢的时候你能够跑多快,更多的是在低谷时坚持住。长期真正影响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组织未来能不能跑出来,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初心和愿景。谈理想很容易,真正难的是能不能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这个世界很公平,你拿到了短期利益就很难拿到长期利益,要想拿到长期利益,就必须放弃一些短期利益。
- END -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