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文经济课堂
欢迎关注我们,一起学习经济学,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天去哪儿?DeepSeek力荐贵州! ·  18 小时前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天去哪儿?DeepSeek力荐贵州! ·  18 小时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今年春节泼天的流量,重庆接住了! ·  昨天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今年春节泼天的流量,重庆接住了! ·  昨天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封神2》,这个5A级景区免门票! ·  2 天前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封神2》,这个5A级景区免门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文经济课堂

马国川直播:「读懂日本,也就读懂了中国」

人文经济课堂  · 公众号  ·  · 2019-12-22 18:00

正文

本周四(12月19日)晚八点,资深媒体人、《财经》杂志主笔、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马国川老师做客明白直播间,为我们梳理了中、日两国在近代的分流历程。想收看完整直播的学友,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对于近代中国来说,1894年的教训足够深刻。正是在那场发生在甲午年的惨烈战争中,日本给了中国沉重的打击,而中国也在局势的骤然恶化下,踏上了愈发崎岖的现代化之路。


甲午战争爆发的半个世纪前,中、日两国都还未开国,尚处在同一起跑线。为什么只过了短短50余年,中、日两国的阶段性历史结局,就借由甲午战争展现出极大的区别?


换言之,中、日两国在近代历史上,为什么会呈现出「同始殊归」的大分流局面?


对此,马国川老师在本次直播中,为我们清晰地梳理了中、日两国在近代的分流历程。


马国川老师在明白直播间


01.分流的肇始:鸦片战争与黑船来航

在马国川老师看来,中、日分流的起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对于中国来说,鸦片战争虽然以失败告终,而清王朝也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但是,这场被视作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并没有让清王朝从过往的「太平大梦」中清醒过来。


马国川老师在直播中回顾这段历史时,提到一个说法:「短暂的噩梦」。噩梦之后,依旧是安然的长眠。


中、英双方在康沃利斯号(英国军舰)大厅签订南京条约(油画)


不过,这场发生在中国的战争,却在当时的日本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彼时的日本还没有遭受外国的侵袭,但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消息传来,日本国内上下都对此格外关注,当时日本社会上很快出现了讲述这场战争的小说,即《海外新话》。


为了掌握更多的外部信息,尽可能保持主动,日本幕府自1842年开始,一方面依托本国的通商口岸——长崎,要求来日通商的荷兰商人递交外部信息报告,即 「荷兰别段风说书」 ;另一方面,日本幕府也将以往施行的 「无二念打拂令」 更替为了 「薪水令」


「薪水令 」下,日本将允许外国船只在日本港口停泊、进行正常物资的补充,而这与 「无二念打拂令」 下对外国船只不问缘由,一概武力驱逐的蛮横相比,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不过,对于日本来说,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太久。就在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第十一年(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Matthew Perry),率领多艘美国军舰驶入江户湾,因为这些军舰浑身漆黑,所以后世将这次事件称为「黑船来航」。


面对美军「开国」的要求,自知实力弱小的日本,在一番外交上的「虚与委蛇」后,于第二年和美国签订了《日美和亲条约》。


黑船来航: 马休·佩里率美国海军登陆日本


这部条约的签订为黑船事件画上了句号,而日本在此事件之后也随之开国。只不过,与清王朝因战败被迫开国不同,日本在开国一事上避免了战争,更接近于主动的选择。


可以说,黑船来航之于日本,就像鸦片战争之于中国。而中、日两国在面对外部世界的侵袭,走上现代化的起始之路时,也做出了最初的不同选择。


那么,如果历史颠倒过来,鸦片战争发生在日本,中、日两国在此后的历史走向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在马国川老师看来,如果日本遭遇鸦片战争并战败,对于彼时的中国来说,反应也不会太激烈。马老师在对日、中做对比时指出:

「一个是能够吸取邻国教训,做出比较理智、比较理性的选择。 另一个可能表现得无动于衷。」

至于这份无动于衷在何时才能改变,这就要提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正是在这场围绕着「鸦片」的后续战争中,清王朝遭到了更多的打击与触动。而洋务运动,也在一班富有责任感的官员的带领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02.分流的接续:同光中兴与明治维新


对于洋务运动,我们不会陌生,这场先后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运动,一度让同光年间的清王朝出现了「中兴」的迹象。不过,我们也知道,甲午战争的惨败最终戳破了复兴的假象。随着战争落幕,洋务运动也黯然收场。


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马国川老师在直播中指出,虽然这一时期,清政府对外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外部联系;对内发展洋务运动,也消灭了太平天国,结束内乱,但是统治阶层仍然沉睡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无论是权力和社会结构,还是国家气质,依旧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所谓中兴,不过是「自欺欺人」。


同一时期,在狭海的彼端,则发生了一场更为激烈与彻底的变革,这就是明治维新。


明治天皇(1852年-1912年),日本第122代天皇,在位期间推行了明治维新


黑船事件之后,幕府的权威遭到了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在日本民间,一场名为「尊王攘夷」的运动,也在日本国内爆发开来。以此为背景,经过多年的明争暗斗,新政府军最终在戊辰战争中击败幕府军,完成了政权的接替。对于日本在明治维新前的这段经历,马国川老师感慨道:

「从1868年往回看,那十几年过程中,清王朝和当时的日本是非常不同的两个奋斗者,一个还是在维护原来的统治,而在日本是刷新政治,实际是一场革命。

1868年4月6日,年轻的明治天皇率领着文武百官,向历代先辈们宣誓《五条御誓文》,明治维新正式开始。


《五条御誓文》的正文内容并不长,只有五条: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明治维新在一开始就呈现出全新的气象。对于明治政府早期的诸多举措,马国川老师为我们做出了精要的概括。


其一是迁都,彼时的日本将国都由京都迁至江户,江户就是今天的东京;其二则是推行「四民平等」政策,所谓四民,指的是士农工商四个阶层。通过平等政策的推广,日本打破了国内的阶层壁垒;其三就是实行废藩置县,通过这一举措,日本结束了以往藩国林立的割据局面,进而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其四,便是派出岩仓使团赴海外考察、学习。


岩仓使团的五位领导人(左起: 木户孝允、山口尚芳、岩仓具视、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


对于岩仓使团,马国川老师赞誉颇多。在他看来,这个使团「真正做到了求知识于世界」。而岩仓使团从海外学成归国后,也为明治维新制定出三大国策,即文明开化、殖产兴业与富国强兵。


然而,在狭海此端, 「中国基本上原地打转」 。对于中、日两国在这一阶段的此消彼长,马国川老师有着形象的描述:

「两个不同的国家,一个是奔驰者,在往前奔跑; 一个是蹒跚者,在那儿蹒跚学步,很多时候是走两步退一步,有的时候是走一步退两步。」

03.分流的终焉:甲午战争的悲与喜

对于日本来说,在明治维新中奉行的三大国策,为这个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发生在文明开化层面的社会革命、思想解放运动与对教育的重视;还是发生在殖产兴业层面的大兴工业、「国退民进」;亦或是发生在富国强兵层面的废除武士,建立现代兵役制度……日本就在剧烈的革新中,于1889年颁布了自己的宪法,而这也是东亚地区的第一部宪法。


对于宪法的颁布,当时的日本各界报以极大的期待


颁布宪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直播中,马国川老师强调道:

「宪法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日本作为一个近代国家的兴起......我们可以说那个宪法有很多不足,有很多问题,但是毕竟开始实行了宪政统治。」

讽刺的是,就在日本颁布宪法后的第15天,也就是1889年2月26日,中国也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光绪大婚,而整个国家的视线,也全都投向了这桩帝王大事。


彼时的中国依旧沉醉于泡沫般虚假的辉煌,五年之后,一场战争,「四千余年大梦」终于被唤醒。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天去哪儿?DeepSeek力荐贵州!
18 小时前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天去哪儿?DeepSeek力荐贵州!
18 小时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今年春节泼天的流量,重庆接住了!
昨天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今年春节泼天的流量,重庆接住了!
昨天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封神2》,这个5A级景区免门票!
2 天前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封神2》,这个5A级景区免门票!
2 天前
武了个汉  ·  武汉这下要在全国出名了!
8 年前
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  ·  冯小刚:没有垃圾的电影,只有垃圾的观众
7 年前
手艺门  ·  与喜欢的人,开一间小店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