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闻实验室
这里是方可成的新闻实验室,期待与你产生化学反应!在这里你可以读到关于新闻、媒体、科技、文艺、社会等多方面的跨界话题,有趣有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国都市报  ·  车体被撞毁,女子当场身亡!警方通报→ ·  22 小时前  
中国民兵  ·  女子民兵治沙连,又有好消息 ·  2 天前  
中国民兵  ·  女子民兵治沙连,又有好消息 ·  2 天前  
新华社  ·  就在明天,准备许愿! ·  2 天前  
中国新闻周刊  ·  打工人续命水,卖爆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闻实验室

假装在纽约:疯狂读报,让我成为纽约客|媒体食谱08

新闻实验室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01 20:41

正文

有句话说,吃什么,你就是什么。其实,这句话从物质食粮扩展到精神食粮同样成立——读什么,你就是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人懂得健康饮食:少吃垃圾食品,少摄入糖分,多吃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其实,我们也应该用心打造自己的媒体食谱:摄入均衡、充分的信息营养,摒弃低质的信源。

新闻实验室“我的媒体食谱”栏目,邀请各路达人分享自己获取新闻和其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希望这个小栏目,能够启发和帮助更多人优化自己的媒体食谱。

本期的分享者,相信不用多介绍啦。关注了“假装在纽约”的朋友,举起你们的手来~

——方可成

分享者:假张(“假装在纽约”公号主人)

一开始接到《媒体食谱》的约稿,有点犹豫,因为觉得自己日常的阅读选择和大多数这个圈子里的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不同,说出来恐怕会有很多重复之处。

在美国的时候,我订阅了很多报刊。美国的报刊发行有一个和国内非常不一样的特点,就是订阅价相比零售价会便宜很多,通常只有后者的一半或者三折,有时候甚至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

比如当年《纽约客》杂志6.99美元一期,如果在书店或者报刊零售店购买,就要老老实实地交够这笔钱,一年52期下来就是363美元。但是如果选择订阅,往往一年只需要七八十美元甚至更少,而且还包括电子版的费用在内。其他报纸杂志的情况也一样,对于留学生和薪水不高的社会新鲜人来说,这是非常诱人的折扣。

每年我订的杂志,不外乎《纽约客》、《时代周刊》、《纽约杂志》、《TimeOut纽约版》、《大西洋月刊》、《连线》、GQ、Wallpaper、《经济学人》、《商业周刊》、《滚石》、《外交事务》、《名利场》、《国家地理》这些如雷贯耳的顶级品牌。

至于报纸,除了街头免费取阅的文化类周报《村声》(Village Voice)以外,我只订了《纽约时报》一种,但光是这一份其实也不太看得过来,因为每天少则四五十个版,多则上百个版,每周还有几种固定的附刊(比如《纽约时报杂志》)赠送。

我对《纽约时报》采用的是精读模式,从美国政治、国际报道,到文化经济,乃至影评剧评书评,我都会仔细地读过去,每天固定花在读报上的时间至少两个小时。

每天早上出门上班,抓起已经送到门口的当天报纸,在地铁上就开始看;下班回到家,一边开着电视当背景音,一边继续看报纸。到了周末,我喜欢拿着报纸和杂志先去吃一顿brunch,一边喝咖啡一边看;喝完咖啡,再去公园里的草坪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看。

因为我不管走到哪儿手里都拿着报纸,所以甚至有朋友说一想到我,脑子里就会自动浮现出我拿着《纽约时报》的形象。现在回想起来,年轻时那段疯狂读报纸杂志的日子让我受益匪浅那是我自觉进行的语言训练、写作训练、思维训练、文化训练,也是我“becoming a New Yorker”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后来,我自己买了服务器,用WordPress搭建了一个独立域名的博客网站,每天固定的读者有几千人。从那时起,我的媒体阅读多了一层实用性的目的,那就是寻找写作的选题。

一直到这两年开始写公众号,找选题更是成为了我进行媒体阅读的最大驱动力,所以媒体的选择范围也逐渐变得非常广。我曾经在博客的边栏上把自己日常会瞅一眼的网站分门别类地全部罗列出来供读者参考,一共大概有几百个。

这些网站大致可以分成这么几类:

1、综合性或者偏政经的新闻网站。

包括传统媒体的网站,也包括Huffington Post、Slate、Politico等等在网络时代才出现的“纯网站”。

原本我主要看美国媒体,后来逐渐发现英国媒体也有他们独特的优势,常常能够提供和美国人不一样的角度,行文风格上也有诸多不同,所以也加进了《卫报》和BBC等英国网站。这一类网站的质量和口碑都得到了多年的检验,有他们的品牌和市场价值作为背书,所以值得信赖,大可放心阅读,引用的时候也不必担心会出事实性的错误——虽然不是不可能,但可能性非常小,恶意造谣和捏造事实更是极其罕见。

2、专业性的网站。

美国的博客时代非常兴盛,各个领域都冒出了一大批高质量、最先以博客形式出现、后来慢慢商业化之后壮大发展。相比之下,中国的博客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兴盛的是提供中国博客网和新浪博客这一类提供博客托管的服务商,而大多数个人博客,更多的只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日常记事。

如今中国公众号的大繁荣,则非常类似当初美国博客兴盛的情形,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在各个领域大量出现,彻底改变了媒体行业的生态。所以我常常半开玩笑地说,公众号时代是美国的博客时代推迟了十年以后在中国的翻版。相隔十年之后,中国社会和媒体从业人员的成熟程度,终于能够支撑自媒体的批量涌现。

说回到美国,只要你肯深挖,在各个领域都一定能够找到几个乃至几十个不错的既有专业性、又兼具大众可读性的博客网站。这些博客,有些本身就是综合性媒体创办的,有些则是个人拉了团队白手起家的。相比综合性网站,这些专业性的博客往往可以提供更加细切的视角。

比如说,如果你关注纽约本地城市建设规划的话题,可以上Streetsblog.org和Curbed.com的纽约分站,还可以上Gothamist.com(这个网站同样也有其他城市的分站,比如上海的就叫Shanghaiist.com)。我曾经在公众号写过纽约的High Line Park,很多资料和图表就是在这些专业性的网站上找到的。

3、传统上并非信源的一些小报网站。

或者严格意义上并非新闻媒体的大众文化网站和论坛。

做严肃新闻的同行,很容易对小报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格调低下、内容也不严谨。这些判断当然没有错,但是我想说的是,其实小报也有小报的优点,如果能够批判性地看待,也能从中得到不少收获。

举个例子,我每天必看的,就有一个著名的小报,英国《每日邮报》的网站。《每日邮报》发行量很大,在英国排第二,它们网站的浏览量也非常高。这个网站选取的内容格调确实不太高,有很多凶杀类耸人听闻的内容,写作上也常常是东拼西凑或者夸大其词。

但是,之所以我还是愿意看这个网站,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他们采取的是类似中国新闻门户的海量聚合方式,对新闻来者不拒,首页刷下来有十几二十屏,所以往往能够在上面看到一些《纽约时报》这一类高大上的网站不屑于登,但是又有一些human interest的新闻故事,换句话说就是接地气;第二,他们编辑整合的能力很强,能够收罗到各处的信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一件事大致的来龙去脉,可以作为参考;第三,速度非常快,往往大报还没来得及发现、或者还没有来得及跟进的热点,他们已经编辑好一大篇的文章了。

当然,看看找灵感找线索找材料是一回事,但一定要保持高度怀疑的态度,如果真的要引用到其中的内容,就有必要再找找别的出处,自己查证一下。

除了邮报,我还很喜欢浏览的网站有Quora和Reddit。前者是知乎的英文原型,后者则是一个超大型的BBS论坛。Reddit上除了经常转帖热门新闻外,还有很多亚文化的版块,很多内容是你永远也无法在严肃新闻媒体上看到的。比如我经常去看一个叫MapPorn的子论坛,顾名思义就是一群把地图当成色情图片一样来热爱的地图疯子,那上面有很多高手收集或者自己制作各种奇怪的地图,很有意思。

4、繁体中文网站。

我曾经一度对台湾有偏见,认为他们没有什么有深度、有质量的媒体,每天热衷的话题都是鸡毛碎皮的民生新闻和娱乐八卦。但是后来慢慢发现,台湾其实也在出现一批志向高远、心怀天下的媒体,比如联合新闻网旗下的“转角国际”,号称要“用最贴近人本的观察视角,让台湾看懂世界的眉眉角角”。

繁体中文互联网也是一个藏着很多珍宝的宝库,如果能够好好发掘加以利用,我们的媒体食谱就能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说完每天看的网站,再说说这么多的网站要怎么阅读。

博客时代我用的是RSS阅读器,可以通过抓取各个网站的RSS把所有的新文章聚合在一起。当时Google有一个很好用的阅读器叫Google Reader,后来关闭了,所有的服务转移到了Feedly,我也就没有再接着使用了。

我现在采用的方法是用Chrome浏览器的书签栏,把日常需要阅读的网站根据内容的不同分别收藏在几个文件夹里,每个文件夹存几十个网站,一键就可以同时打开。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依次打开这些文件夹,然后把各家网站的首页快速浏览一遍。

我也订阅了许多网站的邮件列表。在美国,邮件列表是非常流行的方式,每家媒体都会提供几种几十种不同的邮件列表服务。美国人查邮件的频繁程度大致类似于中国人查看微信的程度,所以邮件列表对他们来说大概是有用的。但是我一直没有养成每时每刻查邮件的习惯,尤其是我只用Google邮箱,在国内使用起来多有不便,造成的结果就是每次登陆进邮箱都会有上百封未读邮件,自然也无法耐心地一封封点开邮件列表看。所以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不太推荐订阅太多的邮件列表。

Q

方可成: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你在公号上的文章从选题到发布的整个流程?大概要花多少时间?全都是你一个人在做吗?

A

假张:其实流程很简单,就是先四处看看寻找灵感和线索,确定好写什么以后就开始做相关的研究了。

我习惯在写之前看大量的资料,这个研究的过程是最花时间的,可能一整个白天的时间都花在了看资料上,然后到晚上才开始动笔写。其实很多资料可能在文章里并不会用进去,但总觉得不把事情始末和枝节弄清楚,心里就不踏实,所以常常在这个环节不计成本地投入时间。

反映在写文章上,看的东西多了,也不可避免地想把一切细节都堆砌在文章里,想让读者了解得更多更全面。

有一段时间,我就陷入了这种“想写的细节越来越多,文章越写越长”的不良趋势之中。后来发现效果并不是太好,所以在考虑缩减篇幅,抓住读者真正感兴趣的重点。

到目前为止都是我一个人在写所有的文章。去年曾经招过一个大四的毕业生实习,很能干,帮了我很大的忙,可惜她做了两个月以后就离开北京去读研究生了。

现在我计划招两个有编辑写作能力的全职同事,可以和我讨论选题,做资料收集,甚至也可以写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给我发邮件 [email protected] 联系。

Q

方可成:你怎么看待10万+?我觉得你的号是比较少见的兼具点击量和内容质量/格调的,能做到这一点主要依靠的是什么?

A

假张:我觉得现在10万+有点被妖魔化了。你想想,微信用户有七八亿,只要一万个人里有一两个人读了你的文章,阅读量就能轻松破十万。有这么大的一个人口基数加持,哪怕是再小众的文章,只要写得好,达到10万+不是什么难事。当然我这里说的“好”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至于什么是“好”,标准很多,这个需要另开一篇文章来讨论。但我想说的是,诚然阅读量高的文章里有很多垃圾,但确确实实我们也看到很多的好文章,甚至只有几千个订阅用户的透明小号发出的某篇文章,都获得不错的阅读量。

10万+真正有害的地方,在于阅读量可能影响公众号创作者的心态。传统媒体也有发行量的问题,但是没有这么明显,你买了报纸杂志,看完了也就看完了,文章写得再好,读者看了以后拿给别人看的可能性也很低,而且最多传阅一两次,不会无休止地传下去。最关键的是,不管一本报纸杂志传阅多少次,大多数情况下编辑和作者是没有办法直接感受到的。

网络阅读、尤其是社交媒体出现以后就不一样了,一篇文章会被无限期地传播下去,每多一个人阅读就多一次点击,而且能实时看到变化。这样的心理刺激和诱惑,对于创作者来说是非常大的。

所以,如何激发读者心中的“转发欲”和“分享欲”,这是新媒体写作和以往写作最大的不一样。过去的传统媒体写作,像是拍电影,拍完了就完了。而微信公众号,你写完以后会实时得到反馈和互动,就像是演话剧,你听得到看得到观众的反应,他们是鼓掌叫好还是昏昏欲睡,你都在第一时间心里有数。

讨论如何激发读者的转发欲和分享欲,我觉得不是一件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就好像一个话剧演出,你需要考虑去如何调动观众的情绪,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怎么卖出更多的票,怎么让更多的人喜欢——这不丢脸。

但是,要怎么做,是另外一个问题。具体的做法,有高下之分,有雅俗之分,有可为可不为。有人不择手段,也有人坚持自己的风格。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不要一味地迎合读者。读者也需要被教育,被引导,被当成朋友一样平等地讨论问题。这是我能想到的公众号和读者之间最好的关系。

归根结底,在于两点。第一是提高公众号创作者的整体职业素质,第二是公众号创作者自身的克制。


“媒体食谱”代表分享者个人的口味和习惯,文中内容为各位读者提供参考。
欢迎留言推荐“媒体食谱”系列分享人。

往期回顾:
方可成:把你的邮箱调教成最好的新闻阅读器|媒体食谱07
霍炬:是程序员,也是新闻爱好者|媒体食谱06
蓝方:我为什么每天收集鸡汤毒文和谣言|媒体食谱05
云涵:一个外国记者如何了解中国|媒体食谱04
赵智沉:进入一个陌生领域,方法只有一个|媒体食谱03
春节回家,给父母的手机关注这些帐号|媒体食谱特别篇
淡豹:写小说需要的细节,我从媒体中获得|媒体食谱02
talich:阅读这些美国媒体让我写出《选·美》会员通讯|媒体食谱01




推荐文章
南国都市报  ·  车体被撞毁,女子当场身亡!警方通报→
22 小时前
中国民兵  ·  女子民兵治沙连,又有好消息
2 天前
中国民兵  ·  女子民兵治沙连,又有好消息
2 天前
新华社  ·  就在明天,准备许愿!
2 天前
中国新闻周刊  ·  打工人续命水,卖爆了
3 天前
知心  ·  中国或将发生的10大变化!
7 年前
南方人物周刊  ·  致歉申明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