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etterRead
有理、有趣、有用的英文读物推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3 天前  
BetterRead  ·  BetterRead两娃月度书单-2024年9月 ·  1 月前  
BetterRead  ·  新初二二三事(三) ·  4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1 周前  
Tiffany的英语教学反思  ·  英语课堂字母教学游戏 ·  6 天前  
Tiffany的英语教学反思  ·  英语课堂字母教学游戏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etterRead

打破那些关于学习的老生常谈

BetterRead  · 公众号  · 英语  · 2024-10-11 12:03

正文

在学习上,总有一些老生常谈。不管对不对,大家都这么说,做就是了。但是这周看的一本书,却把这些传统观点或者做法给打破了。



这本书叫《学习之道》,英文原版名为《Learning How to Learn》。作者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从小是个学渣,但是工作之后回到学校,居然一路学到工程学博士,后来成为工程学教授。

原来她的逆袭之路是有方法的。

芭芭拉.奥克利和脑科学专家合作,写了这本书,大受欢迎。后来她又写了一本专门给青少年看的版本,还在Coursera等教育平台上开设了两门同名课程。

这本书不算太厚,但是非常干货。作者不是只写自己的学习经验,而是采访了多个专家和学霸。他们介绍的理论以及学习心得有的是老生常谈,有的则突破了传统观念。

因为太干,这本书初读起来还是挺辛苦的。但是如果你能联系到学习中的实践问题,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好有道理啊!

我就是这种感觉。因为它帮忙解答了有关我家老大朵拉学习中的三个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了学习是不是必须要熬夜? 

传统观念往往把早起晚睡等同于勤奋学习等同于学有所成。我家老大朵拉是住宿生,她的室友也相信这个说法,尤其是大考前。

室友A说:“我明天要早起。”

B就立刻举手:“我也要早起。”

C也跟上:“我也要早起。”

听到这里,我说:“那你呢?”

朵拉说:“我让她们洗漱完喊我起床。”

可见,朵拉对睡觉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到了期中考,她就比较痛苦了。因为她的室友集体决定早上5点起床。一个人早起床,她可以用耳塞减少噪音,三个人她就搞不定了。

最后,朵拉决定和室友谈谈。

我觉得一对三谈起比较难。没想到,她居然谈成了。

我说:“你怎么谈的?”

朵拉说:“我告诉她们,早起吃亏。”

我说:“为什么?”

朵拉说:“因为期末备考最重要的是上课听讲。老师会讲很多备考策略。早起上课会犯困,听不全,就吃亏了。”

所以,每当谈到考试秘诀,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及时交作业之外,朵拉总是反复强调:千万不要早起!

我问:“为什么?”

她说:“因为只有睡得好,上课才能不犯困。”

那么睡眠到底有什么作用? 

《学习之道》的作者把睡眠比喻成夜间大扫除,能够扫除白天产生的有毒物质。她举例说,无论是阿尔茨海默症还是抑郁症,都与缺乏睡眠有关——长期缺乏睡眠是致命的。

此外,睡眠是记忆和学习的重要环节。睡眠状态下的部分清理工作就是清除琐碎的记忆,并增强重要的部分。比如在睡觉时,大脑会回顾需要掌握的知识难点,一遍又一遍地加深加固这些神经模型。

最后,充足的睡眠能够显著提升人们解决难题、理解知识的能力。沉睡就像是让前额叶皮层那个清醒的“你”彻底关机,因此大脑其他区域之间更容易互相聊天,并得以拼凑出问题的答案。换句话说,睡眠让大脑精力充沛,能够保持高效的思维链接。

所以,好好睡觉很有用,尤其是备考期间。

第二个打破的传统观念,就是“面对难题绝不放弃”。 我之前在《另类的物理学习》里介绍过朵拉是如何自学力学课程的。她是利用录播课自学的。她最大的问题是能看懂教学视频却不会做题。而且这种录播课也不提供答案解析,更没有客服来讲解疑难问题。

怎么办呢?

朵拉采取了多种办法,比如去看看其他网站的课程,或者去问AI等等。但是她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暂时放下不管。

具体来说,就是跨过去,直接学接下来的内容,两三天后再回头重新做题。往往,这时候之前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难以想象吧。她就靠这个办法解决了三分之二的难题。

我想不通,直到我读了《学习之道》。 作者提出,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专注模式是指把精神集中于已在脑中形成紧密关联的事物上。 这也是大家通常的学习模式。在解题的时候,有一种方法叫“瞪眼法”,其实就是专注模式的形象解释。

专注模式也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它往往是在对某个问题已经有基本认知的情况下进行进一步思考。

这是为什么呢?

《学习之道》这样解释大脑专注模式的工作方法——清醒专注的前额叶皮层自动沿着神经通路传递出信号。这些信号会奔向你思考内容相关的各个脑区,将他们联结起来。

但是大脑发出的信号是有限的,只能同时处理有限的事物。这就导致,在专心揣摩问题的时候,人的思维是集中而狭隘的。不仅有限,有时候还会导致思维定势,使得学习者被先入为主的概念所错误引导。

也因此,当你遇到抽象或者陌生的难题,比如数学、科学领域的很多问题,专注模式就会费劲得多。 

好在,当专注模式不起作用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切换到发散模式。

顾名思义,发散模式不会全神贯注于要解决的问题,而是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你可以做点别的事情,比如睡觉、洗澡、做公交、散步等等。总之把注意力放到别的事情上,加上放松和一点时间,就有可能迎来灵光一闪,解决问题。

两种模式的切换,能够帮助我们掌握新知识。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学不下来就可以放弃呢?

也不是。作者举例说,自制力很强的人往往难以放下手中的难题。因为他们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坚持不懈。那么遇到特别难的问题时,如何平衡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呢?

作者的建议是,重视倾听他人的意见。当真正被难住的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周围的同学或者导师请教。这样就可以集思广益,打开我们的视角。

总之,就是要先用专注模式调动全部注意力去研究,一时解决不了或者落后也不用着急,可以再换成发散模式来奖励自己,最终解决问题。

第三个传统观念,就是背单词。

背单词一直是中国人学英语的痛点。所谓中国式背单词,就是拿着一张中文释义的单词表不断诵读和抄写,直到能够记住甚至准确默写。

这种单词表,往往和考试相关。比如市面上常见的中考英语词汇表、高考英语词汇表、托福英语词汇表等等。单词之间没有什么关联,所以单靠背诵很难记住,遑论默写。

我自己的经验是,为了应考背诵单词在短期内是能记住的,但是一般考完试就忘了。所以我以前会在考前背单词,纯粹为了应试,不指望永远记住。朵拉比我走得更远。如果学校作业要求,她就背。但是作业之外,她从来没有背过。

那么怎么记住单词呢?

按照朵拉的说法,就是不用背就能记住。 通过日常大量的听读来认识单词,通过vocabulary.com和剑桥在线词典之类的网站来学习单词,通过参加辩论比赛和平时写作来运用单词。

她这个做法不能说错误,但是这个方法用的人很少。大家虽然痛恨背单词,也知道背单词没有那么有效,但还是咬牙切齿地背。这正是因为大部分人平时没有听读英语的习惯,学英语就是为了通过考试。

那么背单词到底有没有用? 怎样才能记住呢?

按照《学习之道》把记忆也分成两种模式——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叫作工作记忆。这种记忆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短,且容量有限,而且还可能因被别的信息挤出工作记忆而丢失。

长期记忆顾名思义,可以长期存放,容量很大。但是就跟仓库一样,存放时间比较长了,有时候东西不太容易找得到。

两相比较,那肯定是长期记忆更有价值。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记忆力呢?更具体地说,怎样才能把工作记忆里的信息放到长期记忆里,而且让长期记忆里的信息能够容易找到?

作者提出三个办法。

第一个是间隔性重复,有助于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也就是,不断重复要记忆的内容。这个不断重复需要高频持续而不是一次性大量投入。一晚上重复20次倒不如每天重复几次,多坚持几天甚至是几周效果来得更好。

比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就是一种间隔性重复方法,通过合理的握重复频率来巩固记忆。

但是作者强调,必须要主动重复而非被动重复。这什么意思呢?就是得自己想背单词,还得换着花样背。

除了重复,更好的办法则是将工作记忆合成组块,以模块的形式存储。组块是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比如我们常说的思维导图,其实就很象组块。 

构成组块有三步:一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二是理解相关基本概念。 3 是获取背景信息。 了解组块的应用范围,知道它能用在哪儿,何时派上用场。

组块的构建是可以持续的。我们可以把单独零碎的小组块合成一个大组块,就好比在电脑中将文件保存成压缩包的形式。这样不仅给工作记忆留出更多空间,还方便记忆的提取。

以上说得比较抽象。那么以背单词为例,怎样背是最好的记忆方法呢?

这要看英语学习的需求。

单独背背单词对于应试是否有用,主要看题型和备考时间。

比如过去考试会用填空题和单选题来考察学生对于单词、词组搭配的掌握程度。那么考前单纯地背单词还是很有用的。因为你不仅要认识单词还得正确拼写。现在,平时的考试依然会有这样的题型,以测试学生是否掌握教材要学习的内容。所以应对平时测试甚至期中考试,背单词依然是有用的。

但中高考就不一定了。以北京为例,英语中高考是没有单选题和填空题的,考生必须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汇。尤其是阅读题里有可能出现不在既定单词表的陌生词汇和词组搭配。 

所以更好的备考方法,首先不是背诵中高考的标准单词库,而是在平时做过往真题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不熟悉的单词,组成自己的个性化词汇表来学习。其次,要通过平时的听说读写来加强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

这个过程,相当于组块的三个步骤。首先是找到真正需要自己背诵和记忆的单词,也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需要组块的信息上;然后是理解,也就是说我们要掌握单词,还需要做到四会,即可以听说读写;最后就是获取背景信息,也就是把单词放在真正的语境当中来学习和运用。

这就不仅仅是背诵记忆单词表可以做到的了。

至于日常听说读写,其实就是主动重复和构建组快的方式。尤其说和写属于主动重复和主动构建组块。当然比较难,也更花时间。为此,至少应该建立起日常听读的习惯。

所以,朵拉的做法——仅在作业要求的时候背单词,平时保持听说读写——是比较合适的做法。当然,她因为在背单词时不够投入,导致平时小测也会扣分。但是至少她避免了痛苦而无效的背单词。

《学习之道》打破的还不止这三种传统观念。比如,书里还大胆建议,考试时可以先做难题再做简单题。

当然,书里提到更多的还是常规学习方法,比如用番茄钟工作法,制定日计划、周计划等等。和别人不同的是,它对于这些学习方法给出了认知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解释,并附有不少学霸的案例和经验。

虽然内容很干,还是可以啃啃的。

相关文章

亲子阅读的四个阶段和坑

另类的物理学习

小升初后还想全面提升英文能力?我有两个建议

初一就是这么回事(学习篇)

初一 就是这么回事(考试篇)

推荐文章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3 天前
BetterRead  ·  BetterRead两娃月度书单-2024年9月
1 月前
BetterRead  ·  新初二二三事(三)
4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1 周前
Tiffany的英语教学反思  ·  英语课堂字母教学游戏
6 天前
Tiffany的英语教学反思  ·  英语课堂字母教学游戏
6 天前
良仓  ·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好设计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