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科技日报》报道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情况,认为相关测试表明中国的星载设备在高精度、抗干扰、抗辐照等技术性能上有重大提升,揣测中国“北斗”系统能够实现全球组网进行导航定位,再加上中国的“遥感”探测卫星和“天链”数据传递卫星,可以使解放军具备实时追踪并锁定美国航母战斗群的能力,侦察范围将覆盖全球。
《科技日报》认为,中国新的“北斗”卫星和“遥感”卫星探测定位精度已经突破米级,像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那样的庞然大物,都难以躲避中国卫星的监控,可以看出,中国已经为“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做好了准备。
首先是提升星载原子钟的授时精度,这是导航定位卫星的核心元件,决定卫星的定位精度,中国的目标是开发每300万年只有1秒误差的全球顶级原子钟。提高原子钟的精度不仅可以提高定位精度,还可应用在电力、银行、通信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
其次,中国继续延长导航卫星的使用寿命,“东方红3号”卫星的设计寿命是8年,新的导航卫星延长到10~15年,可减少发射补网卫星,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中国继续强化“一箭多星”发射技术,以压缩发射成本,提高卫星组网效率。
再次,“北斗”全球组网后将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定位系统,其兼容性已经达到标准,即可以在同一终端上接收“北斗”、GPS和“格洛纳斯”信号。对于用户来说,这样既能提高定位精度,还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中国与泰国、俄罗斯等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后,将在更多的合作伙伴国建设地面站,与其他已经投入应用的导航系统联合提供服务。
最后,北斗的成本优势也会令美国丧失很多机会。GPS系统的总投入约为300亿美元,每年相关收益约600亿美元。“北斗”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成本都比GPS低,预计到2020年收益将达570亿美元。(全球局势战略纵横公众微信号:zhanluezong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