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集农业生产、旅游生态、田园生活于一体的农旅养小镇,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散文诗意中,于川西平原的大地,一步一步坚实的走在复兴田园生活的道路上。
“新农村,需要城市资本下乡,不仅是需要资金,更需要由此带来的智慧与秩序。”
在离城市不远的近郊,将城市文明注入乡村,打造一个集“田园、乐园、家园”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一个拥有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田园社区的多业态文化休闲旅游小镇。
这是桃花源的初衷。
在“庄主”张同贵眼中,这个小镇,不仅是承载都市人的田园情怀,更重要的是,它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入股、合作等形式,为周边的农民提供工作岗位、增加收入,并建立一个模型,彻底改变这一区域乡村空心化的现状。
它并非单独存在于乡村或者城市,而是一个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生命共同体。
成都桃花源实景
“多利农庄全心全意致力于都市有机生态农业的建设,这是桃花源的‘第一产’。”
多年前,基于一个愿望:让家人和朋友吃上安全健康的蔬菜,感受自然舒适的生活。
于是便有了多利农庄的雏形。
现在,多利农庄已成为中国有机农业国标制定者之一。
作为桃花源小镇的“第一产”,多利农庄不仅让有机农业成为小镇的支柱产业,为周边农民、农业创客提供技术支持、工作岗位与农业技术交流平台等,还将为小镇家人定制专属健康有机生活:自耕自种,食在当季。
“选择成都,是看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包容性。”
成都是国家级中心城市,它正在高速发展中,更愿意接纳新兴产业;
而它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慢生活、悠然自得的城市氛围,市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所以在2011年,多利来到了成都,以农业先行,为桃花源小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城市与乡村的生命共同体,桃花源小镇的基本构成单元是一座座农庄。
它有一个正式名字:中国式经营性家庭农庄。
中国式
意味着它的建筑形态是中国的、传统的,
意味着它的“舍、庭、院、园、田”五个空间境界,都是为了适应现代中国田园生活而存在。
经营性
展现更多可能。
不只是晴耕雨读、戴月荷锄的传统农耕生活,它更可以作为工作室、民宿、私房餐饮等业态的载体,为每一位农庄主提供“半农半X”的生活。
家庭农庄
表明它的情感本质,是温暖、温情。
就像梭罗《瓦尔登湖》里所言:
“人类之所以想要一个家,想要一个温暖的地方、或者舒适的地方,首先是为了获得身体的温暖,然后是情感的温暖。”
成都桃花源不只是去做一个项目,而是一次让乡愁渐近,乡土复兴的社会实践。
这座现代化的农旅养小镇,可以承载:都市人的田园情怀、安全的食品、传统农村社会的复活、农民生活品质的飞跃、农业高科技的迭代等等。
它让城市与乡村真正成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引发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回归潮。
这个集农业生产、旅游生态、田园生活于一体的农旅养小镇,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散文诗意中,于川西平原的大地,一步一步坚实的走在复兴田园生活的道路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本公众号整理,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2018年将是“
乡村振兴战略
”的元年'',同时也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砥砺奋进的一年。2017年中央“
一号文件
”的首次提出“
田园综合体
”这一概念,“
支持有条件的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及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十点示范。
”
5月28~30日在无锡举办;
2018●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开发运营高峰论坛
【论坛时间】
2018年5月28~29日(30号项目考察)
【论坛地点】
中国●无锡
【参会人员】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房地产企业董事长及高管团队;
田园综合体、
旅游开发、特色小镇、休闲农业、农庄民宿、养生养老、投资机构等企业高管;策划规划、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等单位中高层负责人;
【主办机构】
北京华城汇科技有限公司
1、
政策+资本+策划+规划+实操+运营全面系统化解读;
2、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农庄民宿培育与规划建设政策解读及项目申报审批;
3、
规划设计与方案实施、开发模式与运营模式解析;
4、
如何精准获取“田园综合体”扶持基金;
5、
如何培育、导入特色产业,破解“房地产化”倾向;
6、
如何拓宽“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投融资渠道;
7、
如何让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型消费业态,新产业与盈利模式引 爆万亿级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市场;
8、
田园综合体运营模式创新与实践;
9、
文旅特色小镇的产业模式和文化产业的深层次打造;
☆
项目考察
一一一一一一【往届回顾】一一一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