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作为进出口贸易重要港口,经济发展受疫情影响较大。“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的构建和应用”项目,将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经济的冲击降至最小,最大限度降低传染病疫情传播风险对青岛市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该项目真正做到了“小投入,大产出”,通过多端信息采集、实时汇集共享、智能关联分析,快速形成多维数据全景视图,为快速厘清传播链,精准斩断传播源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跨部门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全面提升青岛市“数字抗疫”的智能化水平。
此项目所产生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智慧化流行病学调查管理系统”,累计录入本土及入境病例400余条,密接信息13000余条,生成流调报告600余份。流行病学调查系统的上线使用,实现流调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数据对接的准确性、流调处置的高效性。
2、重点人员管理子系统用户数500余人,接收处理省内、外协查函5600余份,隔离酒店365处,累计处置隔离人员30000余人次,有利于及时精准推送风险人员数据和协查管控到位,有效做好重点人群的精准排查和严格管控工作。
3、学生健康监测子系统实现青岛市一千多所中小学校在校师生健康状况的动态监测,年平均接收网络直报几十万人次,总体报告率达到98%以上,学校聚集性症状预警千余起,预警应急处置率达到100%,对学校传染病防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传染病综合监测管理子系统,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症候群重症病例分析、聚集性病例分析和其他异常病例或事件分析,及时发现疫情,实现监测预警的目的。
5、聚集性疫情分析研判子系统,基于AI技术输出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综合NLP相关技术分析患者时间、空间维度上的潜在传播关系并定位高频复现场景,支持聚集性事件的认定,展示了当前疫情存在的聚集性事件、涉及的患者、传播关系等信息,为疫情溯源、传播链发现与阻断提供可视化数据分析支持。
6、监测预警管理子系统,建立起专业的数据分析算法模型,以支撑各类数据分析和挖掘,形成预警或决策支持。
7、重点药品购药人症状监测管控子系统,对青岛市4900余家药店销售退烧、止咳、抗病毒、抗菌药物等“四类药品”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全覆盖、闭环化,全市累计形成购买退烧、止咳、抗病毒、抗菌药物等“四类药品”信息数据512万余人次,回访537万余人次,回访终结数据511万余条,甄别、处置、排除可疑信息数据5195条。
8、发热患者症状监测管控子系统,设置全市发热门诊哨点监测管理员9604名,社区随访员3422名,监测哨点8872个,完成对339万余人次的追踪,做到了及时发现发热患者、及时进行随访追踪,将防控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