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现在有个词太火:人工智能。
意思肯定都知道,但具体是啥样,谁也说不准。
可是这不妨碍它三天两头就换着标题轰炸你——
甚至煞有介事地说——
要保持健康等待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网上那些陌生人傻了吧唧工作去为未来的我制造幸福吧。
新闻?段子?科幻小说?
据预测,未来Sir将不再给你们写文章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深度学习了Sir文风的AI,每天自动码字、配图,定点推送……
吓得Sir赶紧点开了这部神剧——
《黑镜》第四季
Black Mirror Season 4
坦白说,这是它又一次被唱衰——“神剧不神了”。
从第一季9.3分的高调登场,到第三季8.8分的勉强优秀。
第四季,大踏步地滑落到
8.2分
。
第四季的脑洞依然开阔,风格还更多变了。
《金属头》恐怖末日风格,《卡利斯特号星舰》老派太空歌剧的重启,《致命鳄鱼》经典侦探犯罪路数,《黑色博物馆》更是通过馆藏道具,串联起整个黑色宇宙。
虽然《黑镜4》仍旧可以甩开同行几条街,但不少粉丝的心声还是——
我更爱以前的它。
Sir有同感。
具体说就是,那种让人细思恐极的“贤者时间”,少了。
自从《黑镜》从英国四频道(Channel 4)易主网飞,快速定位市场的流水线作业让它少了独立作品的小众气质。
遥想当年让Sir入坑的第一季第一集,《国歌》。
故事可以用耸人听闻来形容。
恐怖分子绑架了威尔士公主,他向英国内阁开出的解救条件是,英国首相必须与一头猪交媾,同时全程直播,否则绑匪将公开处刑公主。
然后首相识大体,顾大局,在众目睽睽之下……
首相×猪的大尺度会让你兴致勃勃地点开,你却一点也笑不出来。
所有极端设定听起来疯魔,却总被呈现得无比真实。它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找到线索。
开播两年后,前首相卡梅伦遭仇家爆料:当年真的X过猪......
夸张至极,又切中你生活的现实。
这是《黑镜》一贯的风格。
夸张背后的那双眼睛,始终注视着现代社会深处所有担忧、怀疑、迷茫的面孔。
片尾字幕滚完,屏幕变黑,反射出错愕的脸。
那是你的脸
。
《黑镜》就贵在这种黑暗深处的凝视,这也是它从第三季开始缺少的东西。
多次使用圣诞特别篇中“意识上传”老梗,谈论的问题也始终围绕“虚拟人权”,却都没有它第一次出现时那么令人颤栗。
好在——
第四季的第四集《
绞死DJ
》,终于回归了初始的惊艳度。
哪怕它有种不像黑镜的……
甜
。
(以下内容含有严重剧透)
设定同样夸张到面目全非——在未来世界,一款约炮软件当道。
你可能会说,这又有什么稀奇,现在不也多的是么?
没那么简单,《DJ》的系统迎来了“大数据约炮”的新高度:一切项目软件通通帮你安排到位,约会地点、菜单、专车接送,连酒店都给你准备好。
最重要的,
人都给你准备好
。
没错,就像音乐播放器的推荐歌单,系统算法根据大数据为你匹配最适合你的约会对象(当然对方也是系统用户)。
一个接一个,直到遇见那一位契合度达到
99.8%
的真命天子(女),才能确立真正的长久关系。
简单、快捷、高效率,满足城市青年各种懒癌、社恐、没时间。
算法先进,绝对科学。
不过,
科学得有点......专制。
算法不但会限制你的约会对象,同时规定着二人相处的
有效期
。
有效期内,俩人绝对不能分开;而一旦过了有效期,多1秒都不能续。
自由恋爱已经遭到禁止,一切听从“
算法包办
”。
接下来的剧情,想必Sir不说你也能猜到。
互看对眼的男主弗兰克和女主艾米,两人明明爱得火热却被系统硬生生拆散。
有压迫,有反抗。
对系统可靠性产生疑问的二人最终决定违反规则,背离系统。
反对包办,崇尚自由恋爱,再次展示未来科技的冰冷刻板。
真的这么老套吗?
这次《黑镜》没让Sir失望,紧接着的反转,就让这集上升了好几个档次——
原来弗兰克和艾米的这场爱情奇遇,只是虚拟世界的一场模拟实验
。
匹配成功,算法的结果才被发送给现实中的弗兰克和艾米。
契合度是惊人的99.8%。
这一次,《黑镜》似乎站在了科技这一边。
当你认为机器、数据的冷漠难以承载人性,《绞死DJ》偏偏用一个巴掌温柔拍在你的脸上——
软件一次次的推算,
重要指标恰巧就是我们独
(少)有追求自由的反抗,和爱情中不顾一切的冲动
。
如果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似乎也可以浪漫起来。
更精准、更便捷?
在《毕业生》中,本恩因为和伊莱恩的母亲不伦之恋东窗事发,使得他和伊莱恩的爱情遭到了双方家长的阻挠。
影片结尾,本恩鼓起勇气闯进教堂抢婚,带走了伊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