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V 电 影
感 悟 人 生 只 需 一 刻 钟
“我到这种年纪了,还没有说过爱过谁比海更深”
《比海更深》
“长、平、慢的小众电影竟然成了爆款?”
“套票仅46秒就被抢购一空!”
今年的北京电影节使得是枝裕和导演的名字,在这些引人注目的标题下更加频繁的出现在大众眼前。
但相比影迷们的“光速秒杀”,是枝裕和则以缓缓的,有如漫步般的速度,悄无声息的走进了每个喜爱他作品的人们心中。而你对于这个观影清单上必不可少的人,有多少的了解?
下一个小津?成濑巳喜男?
“家庭题材”、“日式生活”可能是人们对是枝裕和的最初印象,他也因此常被人拿来和小津安二郎、成濑巳喜男这些以家庭题材见长的名导演相提并论。
但其实电视纪录片导演出身的是枝在裕和转行拍电影的初期,就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风格。
从好像电影学院学生毕业论文的处女作《幻之光》,到成就戛纳史上最年轻影帝“柳乐优弥”的《无人知晓》,前期的他一直在做着许多不同的尝试(实验、记录、喜剧)。
而就在母亲去世后,我们也迎来了风格日渐成熟的是枝裕和。
“人生路上总是步履不停,
为何总是慢一拍。”
在母亲去世后,他就将心中无限的遗憾,化作《步履不停》。
而这也成为了他风格转变的契机。
《步履不停》之后的是枝裕和更加关注家庭,《奇迹》、《回我的家》、《如父如子》、《海街日记》及至最近的《比海更深》一部又一部生活气息浓重的影片,如同在我们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呈现在眼前。
真实的背后,
是对生活的挖掘和生命的沉淀。
在是枝关于家庭的描绘中,我们总能发现他自己生活的影子。
《回我的家》剧照
几乎在他的影片中,父亲与儿女的关系总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与嫌隙,就如同他与自己父亲的关系一般。
小时候的是枝与父亲之间还有不少的互动,但从他上了初中后,父子俩好像闹别扭般不怎么说话了,长大后,时隔许久见面,却也找不出话题,空气中都是尴尬的气息。
在他的第一部电视剧《回我的家》中,
那段关于坐在父亲腿上看电视和被父亲没刮干净的胡渣蹭到的片段,就完全源于他两岁时对于他父亲的记忆。
而最后良多在为父亲守夜的那晚,本想打开棺木的小窗最后看一眼,可是刚刚酝酿好的情绪却在看到父亲微微张开的嘴之后完全消失。
卷起毛巾,垫在颚下,摸到胡渣,幼时的记忆瞬间苏醒,于是便大哭起来,而多年来的父子之间的阴霾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这“和解”的过程极其平淡、
简单,但却异常真挚,
可能因为这都源于是枝的真实经历。
不同于面对父亲时复杂的情绪,是枝在《步履不停》中,将“没能为母亲做什么”的那种悔恨和思念却被深藏在明朗、愉快节奏中。
没有哭泣,有的只是永不厌倦的日常和生活中的欢笑,因为这是他现在最想要做却永远也做不到的事情。
《步履不停》剧照
关于女儿,《如父如子》的产生是源于是枝和女儿之间的往事。
在拍《奇迹》的时候,是枝很久没有回过家。而好不容易回家后才发觉和3岁的女儿之间已经渐渐陌生,甚至第二天,女儿送他到玄关的时候说:“下次再来啊!” 令他心酸不已。
原来“血缘”敌不过相伴的“时间”啊,
于是就有了《如父如子》。
“世界如此精彩,
日常生活就很美丽,生命本是奇迹”
在电影的世界里,是枝不是自我为中心的创造者,他仅仅只是一个传递者,用他的话来说:
“作品也好,情感也好,早已蕴藏在世界之中,我不过是将他们捡拾并收集起来,然后捧在手心,展示给观众看。”
电影中各样日常的细节,都是源于他的生活:
他仔细地观察,慢慢的行走,细心地捡起许多匆匆经过的人们从未在意过的“宝贝”,精心的挑选后捧在手心里展示给我们看,叫我们也学会留意身边的小细节。
《比海更深》剧照
《步履不停》和《比海更深》中都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但都是是枝捡回来仔细收藏的宝贝。
比如母亲总是会感叹“要是有辆车就会更方便“,是枝家的传统就是在别人的车前照相,而可惜的是直到母亲去世,是枝家始终也没有自己的车,这是他的遗憾之一。
但直到现在,他还依旧保持着是枝家的“优良传统”,因为这些细节已经深入骨髓,与他融为一体。
每家都有自己的传统和习惯,反过来,这些传统和习惯也都定义着我们的家。
也许有些人不会在意这些小细节,但是这些细节却让我们成为了今天的“我们”,比如是枝家的福利房、比起冰淇淋更爱自制的可尔必思冰棒、关于明信片、关于台风等等,无处不在的贯穿着整部《比海更深》。
“所谓生命,
仅靠自身无法被完整创造出来,
生命自有缺陷,需要他人来填满。”
是枝裕和的电影中,从未有个人的英雄主义:自己克服弱点,守护家人并拯救世界。人与人之间就是要这样彼此依存着,才能够有希望的生活下去。
最后想说:“作为是枝裕和的观众真的是很幸福啊。” 因为我们被他邀请到一个和导演相同的位置,用自己的想象,来和他一起创作,最后“是枝裕和”渐渐地消失了,留下的是关于每个人自己的故事。
他缓缓而来,又悄无声息的走。
留给我们的是难以言喻的自省和平淡日常中的感动。
< END >
图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