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跨学科科学排名(THE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ankings)
已经于美国华盛顿举行的跨学科科学论坛上正式揭晓。
跨学科科学是指
整合多个科学学科的知识、传统和过程。
跨学科科学可能涉及跨学科合作的多位学者,也可能是由一位学者跨多个学科研究一个科学问题。
在2025年跨学科科学排名中,
涵盖了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等一级学科。
如果一个研究项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学学科,则被视为跨学科科学。
首届跨学科科学排名共有来自
92个国家/地区的749所高校上榜
,该排名旨在探索跨学科研究作用和表现,分析考察高校的研究成果以及为支持跨学科所采取的行动。
具体的排名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
跨学科科学排名的评估方法论基于三大支柱,每个支柱代表研究项目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即
投入
(资金支持)、
流程
(成功衡量标准、设施建设、行政支持和推广机制)以及
产出
(学术出版物、研究质量和声誉)。
跨学科科学研究资金:8%
来自产业的资金·:11%
衡量成功的指标:4%
实体设施:4%
行政支持:4%
晋升流程:4%
跨学科科学研究出版物数量:10%
跨学科科学研究出版物比例:5%
对其他学科的效用:5%
跨学科科学研究的质量:20%
声誉:25%
在首次排名中,
麻省理工学院(MIT)位居榜首。
紧随其后的是
斯坦福大学,位列第2;
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3,为亚洲排名最高的大学;
位列第4的为加州理工学院;第5为杜克大学。
排名前五的高校都高度重视工程和技术。
在前十榜单中,美国大学优势突出,共有7所高校上榜。
当然,除美国外,亚洲高校也展现了其在跨学科科学领域的卓越表现。
在所有上榜高校中,
近一半来自亚洲,共有370所高校上榜。
整体上榜高校数量最多的是印度,共有65所大学,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安娜大学(Anna University),位列世界第42名;其次是土耳其,共有45所大学上榜。
香港大学为中国香港排名最靠前的大学,位列第13。
中国大陆共有13所高校上榜,九所高校进入世界前2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