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亭东文化在上海近郊的办公室里,一身蓝色西装的林天宏呡上一口功夫茶,看上去自由闲散。今年3月初,这位前“中国最好的特稿记者”,刚入职韩寒创立的亭东文化,目前的新身份是协助老搭档李海鹏,负责ONE品牌的整体内容业务,以及影视项目的前期故事与剧本开发。
就在采访前几天,《南方周末》上一篇名为《刺杀辱母者》的特稿,正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引发激烈的全民讨论。开会时扫到这篇稿子时,林天宏说自己的第一感觉是“久违了”,“如果我还是记者,一定会去跟进。”
而这篇稿件强大的传播效力也让他更坚信,作为一片未经开垦的金矿,以特稿为代表的非虚构文学的价值,正在被深陷内容焦虑的影视行业所重新评估,极具成为IP爆款的潜质。
当下,林天宏和李海鹏所在的亭东文化,正汇集起中国非虚构写作的最强力量,积极探索特稿IP的商业转化之路,重新开启那个故事为王的时代。
在加盟亭东文化以前,林天宏以特稿闻名业界。2014年离开《人物》杂志后,他先后历任万达企业文化中心副总经理、万达影业副总经理、阿里影业宣传总经理,做过《大众电影》杂志的主编,也负责过阿里影业大大小小项目的营销推广,履历足以令人膜拜。
从知名媒体人到一脚踏入影视圈,你一定听过这故事。林天宏自认一路转型顺利,却也没有太过留恋。
“如果说以前我要用100%的力气去做《人物》杂志,那在万达或阿里,我可能只用20%就能做得很好了,不存在步子太大扯着蛋。“但谁也没想到,一转身他就推掉万达和阿里这两个公认的“金饭碗”,南下加盟年轻的亭东文化,在近不惑之年当起了一枚“沪漂”。
办公室里的那台空气净化器,是他逃离北京的理由之一,“北京的雾霾实在太严重了。”另一方面,林天宏直言也看清了营销并不是自己真正喜爱的行业,在被无力感包围的夜晚,他无数次地问自己:“为什么不自己来做内容呢?”
“本身我一年也得看几十个剧本,越看越觉得故事应该是一切的源头和核心,我真正喜欢做的也是故事和内容。”回归内容创作的轨道,用这门最擅长的“手艺”重新施展拳脚,在林天宏看来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而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南下的,是李海鹏和韩寒这两个名字。
作为《人物》杂志多年的老搭档,在去年带着一批特稿精英加入亭东影业挂帅COO后,李海鹏前后有半年多时间来游说林天宏加盟。“李海鹏就是我的猎头。”林天宏半开玩笑地说。
最终李海鹏让林天宏确信,亭东是一家“聪明、精致、有活力、小而美”的内容公司,“有ONE这个品牌的影响力,也有和海鹏这种老搭档的信任感和认可度,在这里是可以做成事情的。”
在林天宏看来,李海鹏是一个“本身标准很高,对人温和但对事严厉的人“。至于老板韩寒,林天宏说感觉到他同样是一个聪明且自带气场和运势的人,“他了解观众和读者,也了解社会、媒体想要什么,还有极强的表达能力,所以他的成功一定带着必然性。”
作为中国最好的两个特稿记者,李海鹏和林天宏曾经双双出走纸媒,又携手在影视行业重聚,指向的目标只有一个——重新开启那个故事为王的时代。
入职亭东后,林天宏主要负责ONE品牌的整体内容业务。林天宏说,目前生产故事与剧本的one实验室直接对李海鹏进行汇报,他则作为副手,在具体项目中参与深度决策。相比坐在办公室里为手下员工做着一项项绩效评分,这显然让他更能享受到带领团队在内容生产第一线冲锋陷阵的快感。
目前亭东的团队规模只有50人左右,走的是小而美的公司路线。首要目标是集中精力“做成一两件事儿”,保证接了一个200万的单子,能交出500万的东西,之后才会逐步提升产能,“一年做三四个项目是不成问题的。“
“赚钱一定不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先要把口碑的影响力做出来,生产好故事一定是第一位的。”林天宏说,“以后大家提到现实题材的作品,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找亭东文化合作,我觉得就成功了。”
特稿,通常指的是一种非虚构的故事形式,兼具独家性、调查性、现场性和文学性,侧重以讲故事来提供信息。
曾几何时,它一度随着传统媒体的兴盛而出尽风头,也随着传统媒体的落寞而退潮。李海鹏有过一句总结:特稿“篇幅长,节奏慢。但对于喜欢它的读者来说,它的价值是不可取代的。”
在纸媒的黄金年代,特稿记者们大多集中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杂志等重镇,或散落在《GQ》、《时尚先生》等时尚杂志之中。曾经的《人物》杂志被誉为“特稿圣地”,按照林天宏的判断,全中国真正能写特稿的记者,“拿得出手的也就几十号人。”
如今,随着李海鹏将《人物》和《时尚先生》的特稿团队打包带到亭东文化,以及林天宏的火线加盟,坐标上海,致力于非虚构故事与报道工作的ONE实验室,已经集结起当下中国非虚构写作的最强力量。而他们眼前的时代,也早已截然不同。
2016年3月,乐视以百万级高价购得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的影视改编权。另一篇特稿《黑帮教父最后的敌人》则被台湾导演陈昊义及其公司买下(两篇特稿的作者杜强与林珊珊,如今均供职于one实验室)。在影视公司疯狂采购和囤积IP的热潮滚动中,以特稿为代表的非虚构文学忽然站上风口,摇身一变,成了影视产业待价而沽的一块新金矿。
在林天宏看来,非虚构文学的价值正在逐步被资本和市场认同,持续带动市场加速升温,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方面,去年中国电影市场出现拐点,经历了业内反思和市场纠偏后,大明星+大IP未必代表票房和口碑,优质的原创内容稀缺成为业界共识。另一方面,去年市场上涌现出很多优秀的现实题材剧集,以都市行业剧为代表,制作精良的同时能深刻反映当下社会现实,也让市场看到了现实题材的巨大潜力。”
影视产业风光无限,但好故事依然显得捉襟见肘。市场风向的转变,正在给特稿记者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增值空间。以亭东为例,尽管出售的几个非虚构文学版权售价都在100万以上,依然难挡络绎不绝的问价之声。
私下里,林天宏时常拿去年的电视剧《小别离》给团队举例分析:“你看《小别离》的作者,一个《钱江晚报》记者,通过采访100多个人,可以把故事拿到手里改成剧本,这就是行业给你们的未来身价。同样做一件事情,在媒体行业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但在影视行业一定是OK的。”
“一个真实的细节有时候要比整个世界的份量都重。”这是林天宏一直对团队强调的,“中国现在处在高速发展变化中,其实好故事太多了。我们以前做社会调查记者时,最擅长的不就是找故事吗?”
过去一年来,除了《南方周末》、《人物》杂志等传统媒体,网易的“人间”,界面的“正午故事”,以及“全民故事计划”等自媒体平台,都已纷纷杀入到非虚构文学的战场中来。如何抬高行业准入门槛形成竞争壁垒,林天宏直言无需太过担心。
“在媒体行业中,同一个选题大家都来抢是时常发生的。如何保证故事售卖的合法性?第一,你的题材要足够精彩。第二,你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细节的丰富性,对事件本身的理解,以及架构出来的那个世界,那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个故事,不同人写,反映出的格局、社会和人心,是有天壤之别的。”
相比成熟的网文IP产业,非虚构文学虽然已自证身价,但在影视IP转化路径上,由于对写作者、编剧以及故事本身要求较高,商业开发之路并不好走。
寻找选题,派记者出去采访,发表在ONE平台上,再将版权出售给气场相投的影视公司,是亭东文化一直以来打造的故事生产线标配。然而,一个好故事,版权售卖的价格也是有限的,如何增加更多现实的商业空间,林天宏希望能往前再多走一步:不再单纯满足于售卖故事,而是将业务拓展至剧本开发阶段。
具体而言,一旦发现好的选题,one实验室通常会拨出六周的时间让记者执行,四周采访,两周创作。一篇发布在ONE实验室上的特稿,采访过上百个人是经常有的事情,“如果体量更大,比如写50个人关于同一主题的故事,我们会把人全部撒出去,首要目标把所有素材全部拿回来。”
故事生产出来后,亭东的方式是借助ONE平台上已有的100多名签约编剧,让故事的原作者和编剧一起来合作。林天宏说,亭东的编剧都是20到30岁的年轻人,一部分是职业编剧,一部分是签约作者中的编剧,但基本功都同样扎实,受过严格的科班训练,对社会现实题材有独立的观察和判断。“和故事作者相比,编剧对戏剧结构和节奏会更了解,而原作者的优势是更熟悉这个故事,手上掌握了大量的素材。”
在剧本生产和开发模式中,原作者负责提供食材,编剧负责烹饪加工,彼此之间相辅相成。而在他们之前,李海鹏和林天宏的工作,则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对故事的市场前景做出先期预判,并牢牢把控项目的流程和方向。
让林天宏意外的是,除了国内影视公司,不少试图进军中国市场的海外影视公司,也对非虚构文学展现出浓厚兴趣,纷纷主动找上门来求合作,“希望亭东能给出一个好故事的list供他们挑选。”对于一些囿于审查原因,在国内可能无法落地的好故事,亭东很愿意将影视版权出售到韩国、欧美等市场,“让他们帮我们把渠道建立起来。”
在组织架构上,亭东文化和韩寒在2015年底创立的亭东影业目前各自独立。已完成A轮融资的亭东影业正在加紧筹备两部新片《天空制造》和《三重门》。亭东文化则把精力主要放在ONE平台的整体内容业务,包括ONE APP、媒体平台、公众号的日常运营,并承担影视项目前期开发评估,拥有一个更近似编剧工作室概念的ONE实验室。
林天宏告诉记者,目前亭东文化和亭东影业正在寻求业务板块上的整体合并,在未来完成内容和资源的优化整合后,将为各个业务板块之间的有效联动,以及IP全产业链孵化打下基础。
“当一个公司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有核心竞争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不管是往上游投资,还是往下游制片,或者横向的艺人和编剧经纪,空间都是巨大的。”但在此之前,无论林天宏还是亭东,对待内容的原则,都是先“一步一步把脚印踩扎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