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T技术在线
CT技术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偶俚张家港  ·  阳性!一家6口5人感染!紧急提醒 ·  17 小时前  
偶俚张家港  ·  阳性!一家6口5人感染!紧急提醒 ·  17 小时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探索|LVAD技术进展——应对挑战,塑造MC ... ·  2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生物制药1000个常用术语 ·  3 天前  
医学界  ·  临床医生转到行政科室,会后悔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T技术在线

“格物致知,问道陇原”——西门子CT科研高峰论坛系列报导(二)

CT技术在线  · 公众号  · 医学  · 2019-06-17 20:52

正文


6 月季夏,我们的故事,来到了黄河之都。2019年6月15日,继春城昆明之后,西门子CT科研高峰论坛第二站在兰州如期而至。本次会议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丹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张佳胤教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雷军强教授、石嘴山第二人民医院李建文教授、甘肃省人民医院黄刚教授和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杨来虎教授为大家作学术报告,毫无保留地为我们分享了双源CT的一些使用经验和科研方向。感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郭顺林教授、西门子医疗甘青宁区域销售总监柳天保先生、西门子医疗CT事业部全国科研经理陈冰女士和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兵教授为我们会议做嘉宾致辞!


第一位为我们做学术报告的是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韩丹教授,韩教授给大家分享了她的团队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探索四部曲。从第一、第二阶段的采用双源双能量平扫和增强的图像做分析,到第三阶段引入了影像组学分析时遇到的挑战,再到最后“尚不能完全公布”的第四阶段,韩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大量关于甲状腺癌的研究经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学者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韩丹教授为大家分享她的甲状腺癌相关研究四部曲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张佳胤教授为我们介绍了CT心肌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与进展。张教授对无创性心血管成像有着深入的研究,也发了数篇SCI的文章,其中有4篇发表在Radiology上。在本次论坛中,张教授从临床实战和科研结果的角度,为我们详细分析了各种无创性心肌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CT负荷心肌灌注是最准确的方法,对指导临床PCI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随着Force CT的出现和扫描技术不断提高,打破了以往CT设备单扇区时间分辨率的限制,使心脏各项扫描的辐射剂量大幅降低,从而使心脏CT的功能学评估(CT负荷心肌灌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是一项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检查。有听者会后请教张教授道:“张教授,您认为负荷心肌灌注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有哪些?”张教授一如既往非常认真地回答道:“用Force。” “啊?” “对,就是用Force!”

张佳胤教授为大家介绍双源CT负荷心肌灌注


区域专家教授们也纷纷为大家贡献出了他们在使用双源CT过程中的临床和科研方面的宝贵经验。

首先是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雷军强教授,雷教授基于双源CT双能量碘图评价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临床应用研究,为我们做了非常详细而深入的解读。从宫颈癌病理与供血、放化疗作用机理、双能量CT的原理及其临床和科研价值方面,层层递进,为大家后续进行相关研究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

雷军强教授解读双能量碘图在宫颈癌的研究


众所周知,低剂量是CT检查永恒不变的话题。石嘴山第二人民医院的李建文教授结合装机以来的临床体会和科研经验,为大家介绍了Force CT的各种肺部低剂量成像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包括自动管电流调节(CareDose4D)、自动管电压调节(Care kV)、大螺距技术以及西门子独有的能谱纯化技术。李教授还分享了Force CT能谱纯化技术(Sn100、Sn150)降低肥胖患者胸部检查辐射剂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肥胖患者,使用Sn150进行肺部CT扫描,可提供与常规120kV扫描同样的图像质量,而辐射剂量下降50%。会议中,李教授有感而发,作为多家高端CT用户的使用者,只有西门子才真正做到了低剂量!

李建文教授介绍Force CT的肺部低剂量技术的探索研究


结石成分分析可以说是双能量比较成熟的一个应用了,接下来我们听听甘肃省人民医院的黄刚教授对结石双能量成像的见解。黄教授对结石成分的分类、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做了非常清晰地阐述,大家发现原来除了区分尿酸和非尿酸结石,结石还有这么多面可以去探索,哇哦,赶紧举起相机。。。别急,后面还有paper跟国科金哦,嗯,是要重新认识下结石啦!

黄刚教授介绍双源双能CT在尿路结石中的研究


检验一台CT设备的试金石是啥?下面有请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杨来虎教授来为我们揭晓答案。答案是儿童!标准答案是儿童心脏!为什么呢?杨教授说,这是基于小儿CT成像的特点,呼吸快、心率高、运动随意性大且不遵从指令,最关键是儿童对X线敏感。杨教授还说,我们医院先心病患儿特别多,心腔及血管变异也不少,在Force装机之前,没条件做小儿CTA,而超声检查受检查本身及操作者的主观影响,有时外科医生开进去看到血管变异,就不敢再继续手术了。同时,杨教授还给我们展示了非常多的不同类型的宝贵的先心病图像,还给出了造影剂浓度和辐射剂量,可以说是超快速双低(低造影剂用量和低辐射剂量)成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