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见小曰明
要消费升级,更要人生攻略升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自贡网  ·  土味玩具,年销售额突破80万! ·  昨天  
自贡网  ·  @自贡人,3月起看病不用再交这笔钱! ·  2 天前  
四川日报  ·  找工作速看!成都一大批市属国企招聘来了 ·  3 天前  
四川日报  ·  特朗普宣布:恢复死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见小曰明

热爱生娃的张柏芝一定是个好妈妈吗?

见小曰明  · 公众号  ·  · 2018-12-27 18:36

正文

第174篇原创

文|明玥

要说张柏芝这一次生娃确实奇特,不但大肚照一张没被拍到,孩子他爸到现在都没有消息。

有猜是香港过气歌手的,有说是老年富商的,还有人传跟谢霆锋复婚的。

更多人认为,这不重要,马上都9102年了,有能力的女性想生就生呗,穷人才要靠男人啊。

也可能,她是真的不红了,几年见不到一个像样作品,连狗仔都不感兴趣了。

而她确认新闻的方式,是在久久未使用的微博放出一家四口的照片——四口是她和三个孩子。

这张照片又一次表明她的想法, “孩子是最重要的,我有孩子就可以了。”

过去那些年,任她身上传出多少负面消息, 但她的这一个人设从来没有倒过——张柏芝是公认的好妈妈。

2004年,还是单身的张柏芝就上过一次《康熙来了》,那一期是专门恭喜小S结婚的,所以婚姻家庭话题聊得特别多。

张女明星语出惊人:“我十三岁就想结婚了,喜欢小孩才想结婚的”、“男人外遇不回家都没关系的,我最重要是跟我的小孩在一起”、“不管跟谁结婚,必须在结婚前去律师楼签好协议,不论发生什么孩子都属于我”……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05年她与谢霆锋合作《无极》相恋,06年在菲律宾小岛结婚,07年生下大儿子Lucas,11年生二胎,12年离婚……


回到2008年的张柏芝那里,她好像从此突然变了一个人。

她拒绝掉曾经指导她拍出《忘不了》,让23岁的她拿下金像奖影后的尔冬升,以档期不合为理由不去拍他的《大魔术师》,转头却接下了千万片酬的喜剧片《最强喜事》。

后来又连接数戏,轧戏严重,导致《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拍摄超时,老戏骨郑佩佩也出来指责她“不敬业”。

最后落得连捧她十几年的向华强夫妇都放话 “永不录用”。

向太说:“我承认错,所有电影圈人在我面前背后都叫我不要用张柏芝,我一意孤行地想帮她,相信她会改过自新的,所以觉得应该再给她一个翻身的机会。怎不知她过年后情绪失控,连我的电话也不听了,现场没有人可以控制她,全部要听她的指挥看她的脸色。现在也是逼于无奈地出此决定。”

电影圈走不下去了,电视圈也不是那么好混,又当制片人又做女主角拍了一部《如果爱》,安排了“豪门恩怨、丈夫出轨、小三霸道、正宫逆袭、癌症扶持”等各种狗血桥段,最后不出意料地扑街。

她的脸没有垮,但那种无所不在的疲倦无感和用力过猛,让作为主角的她气韵全无,再激烈的剧情也无法带观众共鸣。

很多人为她可惜,因为曾经的香港影坛把她看作张曼玉的接班人,期待她至少能灵到40岁。

不料还不到30岁,她不但无法呈现足够的表演水准,连基本的敬业态度也荡然无存。

不知是当时的婚姻家庭问题,接二连三地到来使她为世俗缠绕,还是当了妈妈之后,她觉得已经有了天职,工作无非是赚个快钱,应付一下好了。

总之,她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妈妈。基本上,这便是大多数人理解的好妈妈了。

我是最近才对这件事产生怀疑—— 喜欢生养孩子和成为好妈妈之间,是不是可以划上等号?把所以时间都花在了孩子身上,是不是就足够好?

她少女时一早打定主意至少要生五个,因为“我唯一想到的一个最聪明的办法就是,不停生, 长大,还有一个小的,那我就起码,一直都有那个感觉。”

她把2018年生出孩子作为本年度的目标,还自爆“每星期都在儿子面前说想再生一个”。

人有能力,愿意生娃养娃,这没错,都是一种个人选择,但可要警惕把生养孩子作为自己寄情的出口。

为了有个感觉就一直生,总是觉得哪里好像不对劲。

黄佟佟说她曾经和友裴谕新教授讨论过,为什么有人会这样迷恋生孩子,迷恋养家,裴教授是一位专职研究女性的学者,她给了这样的答案,

“特别喜欢生孩子的女性生命力通常很强,但童年都挺缺爱,她们一辈子都渴望被人需要,她们迷恋那种无所不能的感觉,生孩子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直接的获得成就感的方式,养起一家人更是无所不能的一种表现……”

今天想到张柏芝,其实是因为我看了一本书,《魔鬼经济学》当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讨论——“ 怎样才算完美父母” ,没想到这个引子就写得那么长。

老实说,这本书提供的分析结果,还蛮出乎意料的,我觉得很值得分享。

尽管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加起来有六个孩子,但他们还是做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来归纳结果。

发现孩子的在校表现特别是学习成绩, 主要跟8个方面相关:

父母学历高

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母亲在生第一胎时的年龄为30岁或以上

出生体重低

父母在家讲英语(本书作者是美国人,在家讲英语意味着已经融入这个环境)

是被收养的儿童

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家中藏书多

另有8个因素是无关的:

家庭完整

父母最近搬入了条件较好的小区

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到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参加过启智计划

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馆

经常被打

经常看电视

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

前面8个是父母的特点,后面8个则是行为。

气人的是,许多教育行为居然是影响不大的事。

相关的8个方面中,“父母学历高”、“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生第一胎在30岁”、“家里藏书多”这几样其实指向的是同一种人的情况。

通常智商高的人学历就会比较高,这样的人大概率会有比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而有能力有野心的人又总是推迟生娃,他们往往还酷爱读书。

这些表现,都来自于智商高,而智商具有高度遗传性。

为什么家里有许多藏书是正相关因素呢?

一旦你有了书,书籍为你所有,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这些会让你意识到,书籍应该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会买大量书籍的父母本身便聪明努力,他们很有可能会把自己的智慧和工作理念传授给自己的孩子,更会让孩子看到,“我是怎么读书怎么进取的。”

书籍或许不是智力提高的原因,而是智力出众的表现。

可每天读书,定期带去图书馆,影响力没有大家想象中大。

一个原因可能是,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出的努力,但他们本身未必就在努力做事—— 对孩子而言,还是潜移默化的榜样力量超过被教育的力量。

简单来讲,高学历、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的父母所生的孩子往往有很好的表现;但儿童是否去博物馆、是否被打、是否参加启智计划、是否经常听父母读书,是否经常看电视影响不大。

这个结论的难点在于, 当很多人准备学习育儿经要当个好爸好妈时,为时已晚,因为真正重要的因素——身份、配偶、生活方式——已经注定。

如果你自己天资聪颖,踏实肯干,教育水平高,收入颇丰且伴侣条件相当,那孩子就有很大概率在生活中成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四川日报  ·  特朗普宣布:恢复死刑
3 天前
星座不求人  ·  2017年4月7日星座运势。
7 年前
丁香园临床用药指南  ·  用药问答:胰岛素如何保存?如何带上飞机?
7 年前
keso怎么看  ·  可不可以不过双十一?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