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资报告
探寻变革之道 打造阳光国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开工首日,雷军大手笔发蛇钞!丨大公司动态 ·  14 小时前  
经济参考报  ·  夜读|一个人的底气,藏在读过的书里 ·  16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破90亿,全球第一!凌晨仍爆满,高峰期5分钟一场 ·  3 天前  
华尔街见闻  ·  打到美国死穴,DeepSeek真正动摇的是什么? ·  4 天前  
896汽车调频  ·  时间定了!可能还要涨 ·  4 天前  
896汽车调频  ·  时间定了!可能还要涨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资报告

历史钩沉 |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记

国资报告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2-08 18:30

正文

文 · 本刊记者 原诗萌
《国资报告》杂志2024年第10期
1954年7月3日,17时15分,江西南昌某机场,试飞员段祥禄和刁家平登上飞机,加速滑行,飞机腾空而起,直冲蓝天。现场的人们欢呼雀跃,热烈拥抱。这是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起初被叫作红专501,后来被命名为初教5。
初教5的诞生,凝结了新中国第一代航空人的心血和智慧。

烽火中建厂

1951年4月17日,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发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新中国航空工业自此起步。
航空工业第一批骨干工厂应运而生,被称为“六大厂”,即哈尔滨飞机厂、东安发动机厂、沈阳飞机厂、黎明发动机厂、洪都机械厂(航空工业洪都前身)、株洲南方动力机械厂。在苏联的援助下,航空人满怀报国激情,克服重重困难,一边修飞机、发动机,一边建工厂,既满足保家卫国的需要,也为走向飞机制造打下了基础。
1950年7月,苏联政府同意将雅克-18及发动机制造权转让给中国。雅克-18是中国早期从苏联进口的主要教练机,是一款串列双座初级教练机,该机构造简单,操纵容易,重量较轻,可在土跑道上起降,是我国在当时一穷二白条件下发展国产飞机事业最合适的敲门砖。
截至1952年底,洪都机械厂已试制成功雅克-18飞机机翼翼尖、襟翼、各种作动筒和锁钩、水平安定面、方向舵、升降舵、起落架、尾轮等27项部件,株洲南方动力机械厂于1953年试制成功爱姆-11发动机主要部件汽缸、涨圈、空气压缩机等,并投入使用。这些都为初教5教练机的试制做好了准备。
1954年2月,全套飞机图纸全部到达洪都机械厂。经比对核实,厂里在修理飞机过程中自己测绘的40%的图纸可以用,所以第一架飞机60%的图纸采用的是苏联图纸。经过近20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洪都机械厂对全机3653份图纸进行了逐项仔细比对,并重新描绘1067份图纸。
当时,生产场地是在已废弃的厂房上改建的,机械加工主要集中在“八角亭”式厂房内,而飞机的修理、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加工需要挤在一个2500平方米的机棚内。有些钣金件和蒙布损伤,无法更换,只能采取挖补的办法。热处理只有一个锻工出身的老师傅带两个学徒,技术员只有几个人,调度员仅有一个。生活条件更苦,职工住在简易棚里,南昌夏天蚊子特别多,人们饱受蚊虫侵扰。
1954年4月,初教5的试制工作正式展开。中国第一代航空人充分发扬了“大干一百天,为制造祖国第一架品质优良的飞机而奋斗”的精神,仅仅用了90多天就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
1954年5月初,01架飞机(试验用)的全部部件完成;5月12日,全机静力试验取得成功;6月18日,中翼、副翼、机身及主起落架等14个部件57种设计情况的静力试验陆续完成,全部达到设计要求;6月21日,02架飞机的部件相继完成。经过总装、调试;6月30日,第一架装配好的飞机进入试飞站,开始了试飞前的准备。
初教5首飞庆祝大会


毛主席发来嘉勉信

在中国航空人的记忆中,1954年7月3日这一天是用金色镌刻着的。17时15分,在对外保密的状态下,新中国制造的首架飞机进行首次试飞。试飞员段祥禄和刁家平登上飞机,加速滑行,腾空而起,直冲蓝天。
飞机着陆后,段祥禄兴奋地说:“机件性能良好,试飞一切顺利。”
这架飞机起初被叫作红专501,后来被命名为初教5。初教5的成功试制,迈出了新中国制造飞机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一周,飞机又进行了14个架次的飞行,飞行时间13小时16分钟,完成了规定的全部试飞科目。7月20日,国家试飞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雅克-18型飞机性能符合苏联资料及技术条件要求,可作为空军航校教练机之用,可以进行成批生产。
1954年7月28日,新华社播发了题为《我国自制飞机成功》的新闻。8月16日,为其配套的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爱姆-11型活塞式发动机也通过了国家鉴定试车考核。
1954年8月1日和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分别签发致洪都机械厂和株洲南方动力机械厂全体职工的嘉勉信,祝贺初教5及爱姆-11型发动机试制成功。
在给洪都机械厂的嘉勉信中,毛主席写道: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地掌握技术和提高质量,保证完成正式生产的任务。
毛主席的嘉勉信极大地鼓舞了洪都机械厂职工的生产热情,当年就生产了10架。1955年向部队交付了60架,到1958年共生产交付379架,为培养、训练新中国早期飞行员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后,一系列新型国产化飞机相继起飞。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开启了从“白手起家”到“比翼世界”,从“跟踪学步”到“同台竞技”的历史性转变。


打造一流航空装备制造企业

如今,曾为初教5诞生作出贡献的“八角亭”厂房,静静地伫立在航空工业洪都的老厂区。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到制造的一个代表性缩影,它见证了新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向强的历史,犹如一座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投身国防,献身航空。
南昌飞行大会洪都首次三机编队飞行
走进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航空工业发展,亲自擘画航空工业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多次对航空工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开启了航空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修理仿制到自主创新。73年来,中国航空工业蹚出了一条“感恩奋进再出发”之路,奋力交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精彩答卷。
航空工业洪都也从修理、仿制开始,自主研发、锐意创新,先后研制生产了教练机、运输机、强击机、农林机、海防导弹等多型号产品,从“等靠要”到自筹资金,从以内销为主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力,逐步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生存发展之路,逐步成长为集航空装备研发、制造、试飞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教练机基地”。
目前,航空工业洪都已先后研制生产了5大系列20多种型号飞机5000余架,出口飞机近700架,积极融入国家大飞机战略、民用产品等领域。
2021年,洪都机械厂旧址被列入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2023年9月13日,洪都机械厂旧址入选第三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2024年,初教5迎来70周年生日。
当前,我国航空工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发展期。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航空工业洪都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聚焦首责主责主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兴装强军为首责,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关要求,全力发展新型号、新产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绩效优秀、主业突出、技术先进、产业健硕、运营高效的一流航空装备制造企业。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