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境人Environmentor
热爱我环境,光大我事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创造历史,哪吒怎么能火成这样? ·  昨天  
南方人物周刊  ·  科幻,正成为写作者最大的风口 ·  昨天  
每日人物  ·  塌房大主播,集体“复活” ·  昨天  
每日人物  ·  北京国贸打工人,涌向“穷鬼购物天堂”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境人Environmentor

华南理工大学宿新泰团队Environ. Res.:利用生物质灰和竹子通过水热-热解制备钙基磷酸盐吸附剂及富含矿物质的腐植酸肥料

环境人Environmentor  · 公众号  ·  · 2024-11-23 12:11

正文

‍‍‍‍‍‍‍ ‍‍‍‍‍‍‍‍‍‍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第一作者: 邱欣悦
通讯作者: 宿新泰、郑继亮
通讯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图片摘要


成果简介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宿新泰教授团队联合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郑继亮高级农艺师、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的 Bekchanov Davronbek 教授和西班牙纳瓦拉大学的 José María García-Mina 教授在 Environmental Research 发表了题为 Preparation of calcium-based phosphate adsorbent and mineral-rich humic acid fertilizer from biomass ash and bamboo by hydrothermal-pyrolysis: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的研究论文。本研究针对传统生物质灰堆肥存在的周期长和产物不溶性物质占比大的问题,首次提出利用水热法在 4h 内将生物质灰( BA )竹粉( BP )快速转化为水溶肥( WSF )。而不溶性的水热残渣通过一个简单的热解过程进一步转化为富含钙的生物炭磷吸附材料。水溶性肥料呈中性,含有腐植酸以及 K Ca Mg Si 等元素。通过热解制备的钙基生物炭吸附剂对水中磷酸盐具有理想的吸附能力,高达 113.6 mg/g ,高于许多现有的报道。此外,富含钙的生物炭样品有作为缓释肥料和重金属修复剂的潜力。这项研究为 BA 的处理和处置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引言

双碳 目标的推动下,生物质逐渐成为化石燃料发电的替代品,约占全球能源生产的 15% 。然而,生物质发电会产生大量固体废物,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约 4.8 亿吨生物质灰( BA )。 BA 是生物质发电厂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其中包含多种矿物质,如 K Ca Si Fe Mg 。它在农业中的应用对于土壤中的养分循环至关重要。但 BA 呈强碱性且含有大量碱性阳离子,作为肥料使用时可能会导致土壤盐碱化,进而引发一些环境问题

事实上, BA 是一种理想的生物炭改性剂,富含 Ca Mg 等多价金属元素,能够与阴离子污染物形成化学键。研究表明,使用经 Ca 盐改性的生物炭对阴离子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磷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磷肥施用后会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河流然而,利用钙化学品制备的材料来回收磷酸盐,由于成本高昂,阻碍了其工业化进程,因此有必要生产出更具成本效益、环保且高效的磷吸附剂。因此,我们首次提出利用富含碳酸钙和水热炭的水热固体残渣来吸附和回收磷。

为了解决 BA 的碱性问题,并进一步解决有机 - 无机复合堆肥方法所涉及的周期长以及不溶产物量大的问题,本研究的目标如下: (1) 利用水热技术从 BA 和竹粉( BP )中快速合成水溶性肥料( WSF ),并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2) 通过热解制备富含钙的生物炭,并探究其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3) 进一步检验含磷样品作为缓释肥料和重金属修复剂的可行性。本研究为 BA 的处理和处置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实现了含磷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图文导读

WSF 的组成和种植应用

1 a WSF 的产量和生产率;( b )水热反应前后的 pH 值;( c WSF 2 : 2 三维激发 - 发射矩阵荧光光谱的等高线图;( d )不同的水溶性肥料样品。


BA BP 分别按 2 : 0.5 2 : 1.0 2 : 1.5 2 : 2 的进料比在 180°C 下进行水热反应。经过固液分离后,得到了液体样品。如图 1d 所示,水溶性肥料( WSF )呈棕色。如图 1b 所示,生物质灰样品的 pH 值在水热反应前从 12.11 - 12.77 ,反应后降至 5.85 - 7.48 ,最终得到了近乎中性的水溶性肥料。这是因为水热反应是一个 自中和 过程。碱性生物质灰在反应过程中促进了生物质向可溶性有机酸的转化,并与生成的有机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得到了中性的水溶性肥料。为了研究水溶性肥料中有机物的类型,我们利用 3D - EEM WSF 2 : 2 中的有机物成分进行了评估(图 1c )。水溶性肥料的荧光主要出现在区域 V 和区域 VI ,且在区域 VI 有较强的集中,这表明水溶性肥料中的有机物含有腐殖质和富里酸,主要由多羧酸类腐殖质样物质组成。综上所述,水溶性肥料被确认为一种富含腐植酸且含有 K Ca Mg Si 等元素的水溶性肥料。

研究表明,腐植酸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刺激剂。为了评估 WSF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一项为期 14 d 的小麦水培实验,将 0.0125% WSF 2 : 0.5 WSF 2 : 2 设为实验组,商品腐植酸设为对照组,蒸馏水设为空白组。结果如与对照组相比,两个使用 WSF 处理的组中小麦的鲜重分别增加了 18.12% 18.77% 。这些结果表明,水溶性肥料对促进植物生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腐植酸能够结合常量和微量营养元素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K Ca Mg 等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抗氧化酶的增殖以及根系的生长。


钙改性生物炭( C-A )的表征

2 不同材料的 XRD 图谱( a )合成前和( b )合成后;( c )氮吸附 - 脱附曲线,( d )孔径分布和( e, f BC C-A 2 : 2 SEM 图。


利用 XRD 对水热废渣和热解后材料的矿物相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 2a 2b 所示,水热废渣中的碳酸钙在 800°C 下热解生成了氧化钙,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对生物炭( BC )和钙改性生物炭( C-A 2 : 2 )的氮吸附 - 脱附曲线及孔径分布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如图 2c 2d 所示,生物炭在低压下有大量的氮吸附,这表明其内部孔隙主要为微孔,平均孔径为 1.59 nm 。根据 IUPAC 的分类, C-A 2 : 2 属于 型等温线模型,出现了 H3 滞后环,且没有明显的饱和吸附平台,这表明其孔隙结构是不规则的。 C-A 2 : 2 和生物炭的孔径分布及氮吸附 - 脱附等温线进一步说明了生物质灰对生物炭物理性质的成功改性。 BC C-A 2 : 2 样品在吸附磷前后的 SEM 图如图 2e 2f 所示。显然,生 BC 呈块状,其表面原本是光滑的,而加入生物质灰后表面变得粗糙。结合图 4 所示的 EDS 信息,可以清楚地看到,来自 BA 的钙已成功负载到生物炭上并被活化,从而导致了更大的孔径和更粗糙的表面。


C- A 样品上的磷酸盐吸附

3 a )不同材料对磷酸盐吸附的动力学;( b )不同材料对磷酸盐吸附的等温线;( c C-A 2 : 2 在不同温度下对磷酸盐的 Langmuir 等温线;( d )共存阴离子的影响。


为了了解吸附动力学,进行了分批实验。如图 3a 所示,在最初的 2 h 内吸附速率很快,随后减慢,并在 8 h 左右基本达到平衡。这表明 C-A 样品对磷酸盐的吸附是一个从溶液快速转移到吸附剂表面,然后缓慢扩散到吸附剂内部的过程。动力学模型被用于进一步研究样品对磷酸盐的吸附行为。 C-A 样品对磷酸盐吸附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 0.936 )总体上高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 0.849 ),这表明化学吸附是磷酸盐吸附的主要原因,并且负载在生物炭上的钙参与了化学反应。分批等温吸附试验的结果如图 3b 所示,并通过 Langmuir Freundlich 模型进行拟合与 Freundlich 模型( 0.891 )相比, Langmuir 0.960 )更适合用于描述磷酸盐在合成材料上的吸附过程,这表明磷酸盐在样品上的吸附是一个单分子层吸附过程。

吸附研究受多种参数影响,其中热力学研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吸附热力学能够评估吸附的自发性和可行性。图 3c 展示了不同温度对 C-A 2 : 2 材料吸附磷酸盐能力的影响当温度从 298 K 升高到 318 K 时,该材料对磷酸盐的吸附容量从 103.71 mg/g 升高到 109.92 mg/g ,这表明较高的温度能够促进吸附。吉布斯自由能( ΔG )为负值,且其绝对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表明 C-A 2 : 2 对磷酸盐的吸附是一个自发过程,且该自发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正的焓变( ΔH )意味着该化学过程吸收热量,而温度升高会加速这一反应。此外,正的熵变表明吸附过程具有较高的自由度。

在受污染的河流或湖泊中,除了磷酸盐之外,还存在各种共存阴离子,它们可能会通过库仑斥力或占据吸附位点来干扰 C-A 2 : 2 对磷酸盐的吸附。图 3d 描绘了各种共存阴离子对 C-A 2 : 2 吸附磷酸盐的影响,其中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影响极小,而碳酸氢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影响显著。这是因为碳酸氢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与钙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或微溶的化合物,从而占据吸附位点。总体而言,即使在存在共存阴离子的情况下,所合成的材料仍能保持较高的磷酸盐吸附水平,这表明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潜力。


吸附机理

通过 SEM - EDS FTIR XRD XPS 进一步研究了合成材料对磷酸盐的吸附机制。首先,首先, BC C-A 2 : 2 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如图 2e f 所示,这表明吸附了磷酸盐的表面变得粗糙。此外,图 4 中的 EDS 结果显示, Ca O P 是主要成分。


4 C-A 2 : 2 SEM - EDS 图。


采用 FTIR 来探究材料吸附前后的官能团和化学键,结果如图 5a 所示。与 BC 相比,钙改性 =C-A 2 : 2 ,在 1874 cm ¹ 1474 cm ¹ 处出现了( Ca - O )的振动峰,这表明钙已成功负载到生物炭上。 3641 cm ¹ -OH )和 1634 cm ¹ -COOH )振动峰的出现表明合成材料表面的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有所增加。对于负载了磷的材料, 3641 cm ¹ -OH )处的弯曲振动峰消失了,而 1038 cm ¹ P - O )处的弯曲振动峰明显增强,这表明存在离子交换反应。此外,羧基和羟基基团的存在可能与静电吸引有关。此外,通过 XRD C-A 2 : 2 在吸收磷酸盐前后的主要物质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如图 5b 所示。在吸附之前,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当 C-A 2 : 2 吸附磷酸盐时,氧化钙消失,羟基磷灰石出现。利用 XPS 对负载磷的材料成分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如图 5f 所示。其表面主要由 Ca C O P 元素组成。图 5c 展示了 Ca 2p XPS 光谱,分别在 347.67 eV 351.24 eV 处对应 2p 1/2 )和 2p 3/2 )轨道,证实了羟基磷灰石( HAP )的形成。

5 a C-A 2 : 2 BC 在吸附前后的 FTIR ;( b C-A 2 : 2 在吸附前后的 XRD 对比;( c - f C-A 2 : 2 吸附磷酸盐后的 XPS 图。


综上,钙改性生物炭 C-A 2 : 2 在吸附磷酸盐后,其表面形成了羟基磷灰石,且主要成分是 Ca O P C-A 2 : 2 吸附磷酸盐的机制如图 6 所示,它包含三种机制:离子交换、表面沉淀和静电引力。


6 合成材料吸附磷酸盐的机制示意图。

使用 P 负载材料

7 a )负载磷材料的阻滞特性;( b )作为重金属吸附剂的情况。


吸附剂能够持续循环利用的倾向是一个关键指标。然而,对负载磷的样品进行循环利用通常需要添加大量的氢氧化钠,这是一个复杂的步骤,而且经过多次循环后,其吸附能力会降低大约 60% 。此外,这种材料的回收价值并不高,所以本研究的重点是评估该材料在吸附磷之后作为缓释肥料和重金属修复剂的可行性。一些传统的含磷肥料很容易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湖泊,导致湖泊中磷含量过高。因此,本研究对负载磷的样品在水中 12 d 内的磷释放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7a 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其浓度维持在 0.22 – 0.37 mg/L ,展现出了优异的缓释性能。此外,载磷材料还可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剂。本研究在不同 pH 值条件下,针对含铅、镉和铜离子的混合溶液,对磷化合物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7b 所示。在 pH 值为 2 时, Pb² Cd² 的去除率分别仅为 93.8% 3.8% ,而对 Cu² 的去除效果基本不存在。相比之下,在 pH 值为 3 4 时,这三种离子的去除率均大于 99% 。这表明载磷材料可用于重金属废水的修复。这些结果表明,利用钙改性生物炭材料进行磷回收与产物利用相结合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策略。

‘’

小结

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利用 BA BP 通过水热 - 热解的方法制备了 WSF 和钙基生物炭磷吸附剂材料,克服了生物质灰与有机物堆肥过程中存在的循环周期长和存在不溶性物质等问题。水热溶液是一种富含腐植酸和多种矿物元素的水溶性肥料,而水热固相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水热炭。因此,通过热解方法可将水热废渣活化为钙基磷吸附材料。一项为期 14 天的小麦水培实验表明,添加 0.0125% WSF 相较于空白组可使小麦鲜重增加 18.77% 。富含钙的碳材料能有效吸附水中的磷,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其吸附容量可达 113.6 mg/g ,这一数值高于迄今为止的许多报道。吸附过程涉及表面沉淀、离子交换和静电吸引。此外,负载磷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炭和羟基磷灰石,其在水中的磷释放速率缓慢,在 12 天内可维持在 0.22 - 0.37 mg/L 的水平。当 pH 值为 3 4 时,负载磷样品对镉、铜和铅离子的去除率均超过 99% ,这表明负载磷材料不仅可作为缓释肥料,还具有重金属修复的潜力。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对 BA BP 进行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的新方法,实现了自然界中矿物元素和炭的养分循环

上述研究成果得到了新疆科技厅项目( 2022B01042 202202E01051 2022E02098 )、新疆伊犁州科技局项目( YZ2023A7 YZD2024A16 YZ2023A11) )以及新疆昌吉州科技局项目( 2023Z04 )资助。

‘’

作者简介

宿新泰: 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新疆联合基金 优秀青年人才项目 资助 (2016-2019 )。近年来,在 Applied Catalysis B Small J Mater Chem A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等国外权威期刊发表 SCI 论文 120 余篇。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40 项,已转让 7 项。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 项和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省部级专利奖二等奖 1 项。 2011 年获得第十二届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优秀指导教师奖。工作以来,已经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 80 余人,博士研究生 5 人,博士后 1 人。有多名研究生在瑞士、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目前和美国、比利时、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澳大利亚、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韩国、古巴等国家同行在固废处理领域有密切合作关系

郑继亮: 汉族,中共党员,在读博士。兼任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腐植酸肥料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副秘书长;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校外专家;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实践指导教师;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校外硕导,玛纳斯县科协委员。 2018 年获得自治区天山青年人才,新疆土壤肥料学会先进个人,昌吉州科普先进个人。主持组建创新工作室,分别被授予昌吉州、玛纳斯县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玛纳斯县高层次人才创新工作室。 2023 年新疆昌吉州五一劳动奖章。 2012 年以来,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项目绿色制造系统集成 1 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专题 1 项,自治区级科技项目 6 项,州级项目 8 项;获批行业标准 3 项,团体标准 3 项,企业标准 20 项;发表学术论文 28 篇,参编专著 1 部;研究成果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 项,自治区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1

第一作者:邱欣悦 ,女,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4.120318

投稿 华南理工大学宿新泰教授团队 投稿 、合作 、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 最大的学术公号 ,拥有 20W+活跃读者 。由于微 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 星标 ,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 “在看” ,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 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 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年度热点文章Top10(2023年)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谢国俊课题组、重庆大学陈一课题组合作ES&T封面:亚硝酸盐依赖型厌氧甲烷氧化细菌的生态位分化机制
见证一个新领域的崛起——密苏里大学肖峰团队/北京师范大学李阳团队一篇承上启下的ES&T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