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教育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与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马学雷进行了交流,马学雷表示:
其一,目前中国并没有出现一份官方或权威的民办高校排行榜,已有的排行榜囿于评价机构的能力与资源所限,还不够权威;甚至,个别排行榜还被利益相关方左右,使得排名更加不可靠。
其二,资本投入转化为最终办学质量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并且,在教育领域,转化时间可能更长。对学生的培养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的道理用在资本投资教育上同样适用。而目前资本市场中,最早上市的高校也是近几年发生的,这样短时间内是没法看出资本在其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其三,我国教育体制下,民办高校并非占据主流地位,即便《民促法》的出台会促成民办高校的分类发展,但“政府主导教育”这条路并没有变化,所以在看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时得考虑以下因素:
这所民办高校定位如何?是遵循政策规律、教育规律还是资本规律?目前民办高校竞争市场是否成熟?针对市场成熟度来讲,马学雷主要谈到,教育市场是否成熟主要受社会发展情况和政策管理两大影响,如以往市场看的是学历,学历由政府计划管理,未来社会一定更关注学生真正的能力,学历也可能逐步放开,这样的转变是市场是否成熟的表现,同样也影响着民办高校自身对教学质量的追求。
此外,马学雷介绍道:民办高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的,只要遵循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资本投入多少与最终产出的教学质量是呈正相关的——在师资、教研、教学设备、培养和教育技术等方面投入越多,最终教学质量会表现得越好。相对研究型大学来说,应用型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上的表现可以快速直观地体现量,对学校来说,投入、产出效果也就容易衡量。
对于此问题,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何周律师表示,资本对于学校教学质量来说是基础,但资本并非万能;上市公司做教育还要考虑利润回报问题,追求现实性,资金是否全用于提升教学质量上并不确定。
鉴于此,我们以民生教育集团的发展为例,来研究教育集团的资本究竟怎么用?
根据民生教育2018中报,集团营收3.16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利2.21亿元,同比增长37.21%。截至6月30日,集团旗下共有6所学校,主要收益也来自于学校学费和住宿费等。下图为中期报告中公司公布的自2017年上市以来集团资金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