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围绕某企业以消费券代替工资的事件展开,反映了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打工人的生活状况和遭遇的不公平待遇。文章还提到老家的小作坊主对待工人的道德观念以及个人对苏轼诗句的引用,表达了对打工人的同情和对当前境况的无奈。
文章描述了一个企业无法按时发放工资,却选择发放消费券作为替代,引起了打工人的不满和愤怒。这种替代工资的方式限制了工人的选择和权益,造成了不公平待遇。
这些消费券只能在企业内部指定地点使用,限制了工人的消费自由。如果工人不接受这种消费券,只能以折扣价出售给公司以换取部分现金,进一步损害了工人的利益。
文章反映了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打工人的生活压力和困境。很多小作坊倒闭,亲戚们失去工作,不得不考虑外出打工谋生。
文章提到老家的小作坊主对待工人的道德观念,即使在困难时期也不会克扣工人工资。这种对比反映了企业在困难时期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和公平对待员工的重要性。
文章结尾引用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积极态度。尽管面临困难,但作者仍然鼓励大家坚持下去,相信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又到说晚安的时间了。
希望大家都能放下一天的繁重工作,早点休息。
今天睡前我们简单聊一件跟我们普通人有关的事情吧。
有一个企业可能是发不下来工资了,但他们居然想出来一个很坏的注意——给打工人发企业的消费券代替工资。
那些打工人说,他们已经三个月都没发工资,本来想着过年前能发点工资好好过年,但现在全泡汤了,指望不上了。
这些代金券只能在他们自己企业指定的地方消费,别的什么也干不了。也就是说,他们的工资实际上就是企业内部的流通券,在外面就是毫无流通价值的废纸。
而且,还不允许打工人拒绝。
当然,如果实在不想要公司的代金券,那就只能以3折的价格让公司回购。
我想了半天,大概意思就是把打工人的工资打3折。
假如一个打工人的工资是9000,如果不要代金券的话,那就只能发3000了。是这意思吧。
这事儿听起来真的很匪夷所思。
他们这样做真的不担心受到法律制裁么?就没有人管管么?
我知道现在经济不景气,大家过得都很累很苦,但是也不带这样欺负打工人的呀。
大家都是靠这点血汗钱养家糊口的,公司实在不该把自己的压力转移到这些打工人的身上。
我认为这本质上就是一种赤裸裸的霸凌。
不对,更应该说是抢劫。
是在喝打工人的血。
真的很气人啊。
我也知道,现在大形势不太好,大家过得都很难。
今天听我妈说,我们老家有不少小作坊都倒闭了。
因为不景气,我亲戚中有不少人也不再做手工艺了,他们商量着过完春节就要去外面打工了。
但是我们老家的小作坊主们也知道,就算
再难,也
不不会克扣那些工人的工资的。
这是不道德的。如果谁这么做,那以后在十里八乡就抬不起头了。
困难确实有很多,但
那又怎样呢?
还是往前看吧。
我老家有句话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再多困难,也都总会想出来办法的,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