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女人喜欢男人这4种坏 ·  2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1949年运钞机坠毁山野间, ... ·  2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王笛:为什么说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不稳定的结构? ·  4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历史和典籍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孙权斩杀关羽,和刘备结下血海深仇,是利是弊?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9-20 00:00

正文

很多人对孙权的认识定位,还是源自《演义》和三国游戏, 以为他真是能和曹操平起平坐的一方君主, 因此当然会觉得其杀关羽之举操切。以为囚而不杀,既可挟制刘备,又减轻其仇恨值,避免夷陵之战时蜀国倾国之师东进的危局。

殊不知从东吴政权和孙权立场和利益来说 荆州甚至都可以丢,但关羽必须死

其一,孙权政治地位低下、统治合法性缺失,亟待曹操控制的东汉朝廷认可。

孙权继位快二十年了,官方职务仅仅是个讨虏将军、会稽太守。 孙坚的乌程侯爵位给了孙匡、孙策的吴侯爵位给了孙绍,孙权 纯粹靠着孙策的余荫,非法武装割据了江东。

因此,孙权政治地位不但远不及控制汉廷中枢的曹操,声望和官位亦难比汉室宗亲代表、合法职位是左将军豫州牧的刘备。

他自封的“车骑将军、徐州牧”,形式上还是刘备表的,号令江东,根本就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当关羽水淹七军,军威大振时, 曹操终于放弃在有生之年武力统一全国的雄心,同意承认孙权为合法割据江南的诸侯时,横亘在曹孙两人之间最大的矛盾、曹魏和东吴之间最大的矛盾就不复存在了。

哪怕只为取得统领江南的合法官位和名爵,孙权与曹操的结盟、或说形式上向曹操控制的大汉朝廷归顺,也是势在必行, 之前连续十年的曹孙战争,从来非孙不愿,而实曹不许。

杀关羽而非囚之,就是孙权为显示和刘备势力彻底决裂、表示绝不三心二意、首鼠两端的诚意。也只有这种诚意,才能换得曹操给予相应报偿。

至于关羽如何辱骂过孙权,对成熟政治家而言,这种因素对最后决断的影响确不重要。

其二,关羽这个名将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东吴政权的最大实质威胁。

关羽是刘备集团最擅长水军的将领,水淹七军战役中,他统帅的大船巨舰队,直接摧毁曹魏宿将于禁的信心,三万魏军精锐近乎成建制投降。

让这样的将领、这样强大的舰队,同时掌控了襄樊+江陵两大战略要地,那简直是东吴这样的长江下游政权的终极噩梦,近乎灭顶之灾。

再看看之后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无数次内战,从长江中游攻陷下游,都是年余瞬间一鼓而下。 绝大多数时候,北方政权甚至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从东吴政权建立伊始,从来都将上游同时控制襄樊+江陵的势力视为头号威胁,刘表、赤壁之曹操,到此时之关羽,莫不如是。这是其政权命脉,国防安全线。

对东吴而言,能自己控制这两处当然最理想;只要其分属不同势力,同样亦可接受;否则,就是生死大敌。

哪怕一向和孙权貌合神离的江东世家,在这一点上亦有共识。袭取荆州和夷陵之战,也是他们真正同心同德、最出力的两次战役。和历次去合淝武装游行的投入程度,绝不可同日而语。

刘备应刘璋之邀入蜀,得其给兵给粮厚赠,却又反手夺其基业起,其政治声誉就已经相当程度破产了。 孙权又怎会真心相信这样的“盟友”?之前正气凛然状,说什么盟友你打我同宗,我宁可披发入山的是谁?不正是大耳公刘玄德么?

【虎女焉能嫁犬子】事件后,孙权出兵援助关羽北伐,吴军路上走得慢了,又被关羽一通乱骂,一 句【 鲗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 狂言更可算是明目张胆,图穷匕见了。真被他夺了襄樊之地,那对东吴而言,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其宰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