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方的航空小筑
航迷自留地。非官宣消息都不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安踏宣布:永不合作! ·  昨天  
新闻广角  ·  赵丽颖、黄晓明现身泉州!你偶遇了吗?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局长酒后驾车砸店,官方通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方的航空小筑

《淬火》细节:隐身机空战?

方方的航空小筑  · 公众号  ·  · 2024-09-17 00:00

正文

《淬火》5中歼20这个对抗片段一出,立马就有网友催更了。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一方面吸收里面超大的信息量,另一方面暗自窃喜——之前的种种推测终于成为现实。

下面慢慢捋一遍。

一,RCS与雷达照射角度以及雷达频率的关系的真实反映

这里再重复一遍:RCS不是一个真实的物理横截面,而是一个虚拟量。也就是,飞机对于某波长雷达波在某个方向上的反射能量,如果与一个虚拟的金属球的反射能量相等,可以说该机对于 此波长 此方向 上的RCS等于该金属球的大圆面积。所以,RCS本身也不是一个恒量,只不过通常拿典型的厘米波在典型方向上的RCS来代表而已。

有网友问,为啥顶在前面的歼20“雷达干净”,反而后面的天眼能够发现隐身机?这就是原因。天眼必然装备有特殊波长的雷达天线,针对厘米波设计的隐身机在这种雷达波面前RCS要大得多——这跟052D上面的“晾衣架”/“苍蝇拍”原理是一样的。

而另一个场景:

02创造条件,个人理解就是对不同角度RCS变化的运用。适当选择飞行路线,利用特定角度增大的雷达回波吸引对方注意力和火力,从而为己方主攻手创造射击/锁定条件。

二,A射B导

在2024年,A射B导似乎已经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了。但问题在于,在这次对抗中,如果01/02“雷达干净”,那么提供制导信号的“B”是谁?天眼的特殊天线确实能够增强发现隐身机的能力,但雷达波自身的特点使得探测精度和数据更新率难以满足制导武器的要求——这是以前的结论。既然演习能够这么打出来,那就意味着某一方面取得了突破。到底哪一方面,不知道,但至少战术是确认可行的。

此外,还有一点可能会被忽略:

按照前面的猜测,02是作为诱敌机去创造条件的,反而是他先打光了备弹。天眼初始通报,目标是3组隐身机(猜测是3个双机组共6架)。那么01/02共计带弹8枚,打掉6架刚好01还剩2枚。02显然不可能一边诱敌一边还要装订导弹初始参数,所以很可能是一开始就打出去了,然后再由未知的“B”提供中继制导——这个就很恐怖了。

三,规则修改器

通观空战过程,虽然主要是隐身机交手,但很明显,01/02的真正目标是对方的预警机。

并且,目标机并不是毫无保护的弱鸡,而是有6-8架隐身机贴身护卫。这已经很接近战场真实情况了。也就是说,01/02真正扮演了“规则修改器”的角色,撕开对手的防御层,直接狙杀高价值目标。这相当于废掉了敌方在这个方向上的有效防御能力。如果这是一场完整的空中战役,那么可以想象:接下来就是歼16/10C出场,在对方后备力量增援上来之前,清扫空中战场,彻底掌握该区域制空权。

看看之前的推测,暗自窃喜——基本上就是对本次演习的描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