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伍戈经济笔记
伍戈,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部门,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他是刘诗白经济学奖获得者,曾获中国金融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金融图书金羊奖。本平台致力于分享经济思想火花,记录研究心路历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西峯_突然之间://@李迅雷:说明一下 ... ·  6 小时前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评:沪指高开低走跌0.65%,Deep ... ·  昨天  
财经早餐  ·  【财经早餐】2025.02.04星期二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破90亿,全球第一!凌晨仍爆满,高峰期5分钟一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伍戈经济笔记

复工,还是防疫?

伍戈经济笔记  · 公众号  · 财经  · 2020-02-12 21:32

正文

核心观点:

1.疫情肆虐,复工在即。 面对节后的人员流动和压实属地责任的压力,地方政府联防联控措施不断升级,各个微观主体也在防疫与复工之间艰难纠结。 未来疫情如何演绎? 企业能否及时复产? 如何协调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 这些都已成为影响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

2.疫情的不确定性直接关乎经济的不确定性。 新冠肺炎致死率虽低,但其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其影响已远超非典。 随着返工人员增加,不排除疫情二次反复的可能。 但综合诸多医学专家的推测,二月中下旬或有望迎来疫情拐点。 如此来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期冲击,而非持续性损失。

3.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和各行业对复工时点大都有所要求。 房地产、基建等行业的充分复工几乎要待到2月下旬,而多数服务业的复工时间可能要推迟到3月份。 此外,目前铁路和公路车次大量停运等也势必对复工进度形成重要干扰。 慢节奏的复工潮对后续经济的预示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4.展望未来,疫情冲击及复工进程将使得一季度经济明显走弱。 不过,在疫情拐点及返工潮后,二季度投资有望逐步回升,但消费、外贸的修复将有所滞后。 服务业相对工业受到的冲击更为持久。 与非典时期相比,由于受到更多结构性减 速掣肘,本轮疫情结束后经济修复的幅度将更为缓和。


一、引言

疫情肆虐,复工在即。面对节后的人员流动和压实属地责任的压力,地方政府联防联控措施不断升级,各个微观主体也在防疫与复工之间艰难纠结。未来疫情如何演绎?企业能否及时复产?如何协调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这些都已成为影响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


图1: 疫情来势汹汹,防控措施史无前例

来源:卫健委,笔者整理

注:确诊患者=累计报告确诊患者-累计治愈出院患者-累计死亡患者。


二、疫情拐点何时出现?

疫情的不确定性直接关乎经济的不确定性。新冠肺炎致死率虽低,但其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影响已超非典时期。非典期间确诊人数为5千余人,而新冠疫情至今已逾4.4万;非典国内死亡3百多人,但新冠疫情至今死亡已过千人。尽管当前疫情依然严峻,但高频数据显示全国新增确诊人数已稳中趋缓,似有高峰将过的迹象。


表1: 医学专家如何判断疫情拐点?

来源:卫健委,笔者整理


随着返工人员不断增加,未来不排除疫情二次反复的可能。但综合医学专家的推测,多数观点认为二月中下旬或有望迎来疫情拐点。如此来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是短期冲击,而非持续性损失。


图2: 疫情趋势拐点或在2月中下旬

注:三种预测情形的拐点参考了表1专家预测,并用SIR模型测算得出。

来源:卫健委,笔者整理


三、企业何时完全复工?

当前复工节奏无疑是影响未来经济判断的重要因素。由于不同地区和行业受疫情影响的程度有所差异,其对复工时点大都有所要求。房地产、基建等行业的充分复工几乎要待到2月下旬,而多数服务业的复工时间可能要推迟到3月份。


图3: 各地和行业对复工时点有所要求

来源: 笔者整理


交通停运也对复工形成重要影响。1月下旬以来,绝大部分省份暂停省际道路客运业务,至今仅有安徽、四川等少数省份重新启动。铁路部门也采取了停运、控制流量等措施,2月下旬有望逐步恢复。目前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综合客运量仅为去年春运同期15%左右。此外,部分地区还要求外地回来人员居家隔离、对企业设定复工条件等。总体来看,全国的复工进程将呈现缓慢推进的特点。


图4: 交通约束下复工或难加快

注:客运量包含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

来源:交通部、铁路局、各地政府官网


四、疫情冲击下经济如何?

展望未来,疫情冲击及复工进程将使得一季度经济明显走弱。在疫情拐点及返工潮之后,二季度投资有望逐步回升,但服务性消费将受到滞后影响。疫情期间贸易商谈预计显著降低,势必滞后影响到订单及进出口贸易。此外,服务业相对工业受到的冲击更为持久。值得一提的是,与非典时期相比,由于受到更多结构性减速因素掣肘,预计本轮疫情结束后经济修复的幅度更为缓和。


图5: 疫情冲击下经济走势如何?

来源:WIND,笔者预测

注:GDP为实际GDP当季同比,消费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同比,投资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出口为美元计价当季同比。


五、基本结论

一是 疫情的不确定性直接关乎经济的不确定性。新冠肺炎致死率虽低,但其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影响已远超非典。随着返工人员增加,不排除疫情二次反复的可能。但综合诸多医学专家的推测,二月中下旬或有望迎来疫情拐点。如此来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期冲击,而非持续性损失。

二是 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和各行业对复工时点大都有所要求。房地产、基建等行业的充分复工几乎要待到2月下旬,而多数服务业的复工时间可能要推迟到3月份。此外,目前铁路和公路车次大量停运等也势必对复工进度形成重要干扰。慢节奏的复工潮对后续经济的预示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三是 展望未来,疫情冲击及复工进程将使得一季度经济明显走弱。不过,在疫情拐点及返工潮后,二季度投资有望逐步回升,但消费、外贸的修复将有所滞后。服务业相对工业受到的冲击更为持久。与非典时期相比,由于受到更多结构性减速掣肘,本轮疫情结束后经济修复的幅度将更为缓和。


【作者】

伍戈: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文若愚、高莉、徐剑: 长江证券研究员。

窦子豪、杨泽蓁、骆桁、李宇航、高童、杜欣泽: 长江证券实习研究员。


近期研究:

1. 预见经济: 贰月 ,2020年2月1日

2. 降成本中的利率 ,2020年1月13日

3. 货币与经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