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技茱比莉Jubilee
企业级科技IT2B原创新媒体平台,关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软硬件以及相关行业应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科技茱比莉Jubilee

百度云,这种另辟蹊径的迟到者还有机会吗?

科技茱比莉Jubilee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9-21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空降核心高管,自研AI芯片,开源AI框架,大谈混合云……你怎么看百度云的未来?







开门见山,百度云真正开始发力应该是在2016年这个承上启下的分水岭之年。

为什么称为分水岭之年?2006年-2016年是云计算诞生的10年,这解决的是 有和无 的问题,从2017年开始进入云计算2.0时代,要面对的则是 有和优 的问题。既然没有赶上云计算的第一波,那么变道超车对于百度云来说就尤为重要,因为云计算2.0时代不是按照年限的自然划分,而是真的在技术上、在需求上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技术上,IaaS的规模化效应不再是唯一标尺,竞争焦点发展到以PaaS为核心, 与业务息息相关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了云计算标配,减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有和无”的需求,而价值才是“有和优”的差别。

在需求上,上云的主体机构发生改变,从互联网企业和SMB发展到行业企业这些实体经济企业, 这意味着云原生应用要和传统架构融合,这意味着更为复杂的应用和业务需求,也意味着私有云、混合云市场的崛起。

因此,都说公有云市场格局已定,不过那是云计算1.0时代的旧格局,谁说在2017年开始的云计算2.0时代,旧有格局就不会被打破呢?

按照云计算2.0的规律办事,让具备新阶段云基因的人掌舵,再加上已有的体量和自身技术的积淀,这应该是考量百度云现阶段的重要因素。


1

空降核心高管

是否做成事,人最重要。

在上周2017百度云智峰会上,百度总裁 张亚勤 的领衔出场,以及百度副总裁、百度云总经理 尹世明 的正式亮相多少还是让人放心的。张亚勤此前在微软的履历不用累述,而尹世明2016年年底刚刚加入百度,此前是SAP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


这样的配置不禁让人想到谷歌云。

谷歌云正式发力时间应是在2015年,当时挖来了VMware联合创始人Diane Greene,此君刚到不久就从AWS手中硬是撬来了苹果、可口可乐、迪士尼等大客户,而且谷歌内部也宣布,再过五年云计算将成为第一大业务。可以说,至此谷歌云才算步入正轨。

同样以搜索起家,同样在云计算市场迟到,同样选择空降高管, 又同样来自大型软件企业 ……最后这点很重要,因为这符合云计算2.0的市场特征,这个阶段传统企业成为上云主体, 高管基因真的很重要,百度云的市场策略必定也是攻下企业级大客户

这次峰会上客户“风向”也证明了这一点:媒体行业的领军企业华数传媒、机场当中的旗舰首都国际机场、工业领域中的名企上海电气无不因为百度云的AB能力而选择了C……

不仅如此,双方在回答云计算为何迟到这一话题上也惊人相似:“我们自身在内部使用云计算多年,足以让公司具备对外提供云服务的能力。”

言下之意,IaaS阶段已过,应该在PaaS 上做文章,在底层芯片上做创新,在上层数据智能上做差异化。双方如此相似,是既有优势的惯性使然,还是谁 参照了谁的路径?


2

也有AI芯片XPU


在集团层面,双方的整体战略也如出一辙:谷歌是AI first,百度是All in AI。

其实并非只有这两位迟到者看到这个趋势。Gartner在“2017新兴技术炒作曲线”中指出,亚马逊、苹果、百度、谷歌、IBM、微软和Facebook都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专利上都投入了大笔研发经费,而且还会加速。

然而, 一揽子从芯片到软件,再到应用和服务都以AI为先的才是真正ALL in AI ,这样企业屈指可数,谷歌和百度就位列其中。

百度云的ABC(AI、Big Data、Cloud融合)战略去年就已经提出,今年则真的在IaaS层之下和之上都有了突破。

今年谷歌推出的 AI专用芯片TPU 曾引起热议,它搭配优化加速谷歌 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 l ow ,曾经业界独一无二;而百度云在本周峰会上也发布了 AI专用芯片XPU ,同样优化加速百度的 深度学习平台PaddlePaddle

虽然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报告,AI芯片组市场预计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2.9%,至2022年将达到160亿美元。可你明白,百度、谷歌做AI芯片的初衷和英伟达GPU,赛灵思FPGA以及英特尔并不相同。


3

混合云/私有云ABC-Stack


云计算领域今年的热点绝对是混合云,尤其下半年比拼进入白热化。

百度与浪潮本周联合推出ABC一体机,就尤为值得关注。这并非其软硬一体又具备智能的产品形式,而在于它的定位:

这是混合云/私有云环境下部署百度的云服务框架ABC-Stack。

同样主打AI,但这款产品显然已经瞄上了云计算2.0时代的上云主体——传统行业企业。这至少证明两点:

第一, 百度云不是以公有云的身份杀入云计算市场的 ,而是以更全面的私有云,混合云切入所有上云客户。

第二,混合云实质性步伐在今年下半年刚刚迈开,谷歌云选择的是超融合的代表nutanix合作,亚马逊AWS选择的是私有云的份额最大者VMware和OpenStack代表企业红帽,微软Azure选择的是预装自身混合云Azure Stack的戴尔、华为、浪潮等服务器厂商。

从混合云的合作方向来看,显然百度云和微软Azure的路数相近 ,但从AI这个层面而言,目前只有百度云一家提到了用内嵌AI服务框架的ABC-Stack一步到位开始标配私有云和混合云。


4

开源是抢跑的“银弹”


开源不仅是一种软件开发模式,更是一种加速助跑的商业模式。

谷歌在似乎成为全球开源效应的最大受益者: 开源了深度学习框架 TensorFlow ,立马成为业界事实标准;开源了容器编排技术 Kubernetes ,很快后来居上抢了Docker的风头;又将自然语言解析器 Syntaxnet 开源,有助于收集数据,完善算法,进一步增强谷歌机器学习云的性能和盈利能力……

再来看看百度云。

百度云此前开源深度学习平台PaddlePaddle仅仅是个开始,据张亚勤峰会上表示,通过ABC-STACK,百度云将开放 60 项AI平台能力, 9 个开源开放的大数据服务能力,以及 10 种计算实例、 6 类网络组件、 3 级对象存储等基础云服务能力。

不可否认,开源是成熟市场后来者的加速助跑鞋,也是新阶段混沌状态下 企业抢跑的助推器。百度云、谷歌云甚至微软Azure都在向开源靠拢,目标无疑都是一个,如何在云计算2.0阶段追上目前领跑的AWS。



翔snowman    原创出品

公众号转载需注明来源

科技茱比莉

有视角的科技观察  有态度的科技评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