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探
美剧资深鉴赏员,电影专业老司机,推荐真正好看的影视作品,日剧韩剧也是不会错过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一县委书记,主动投案! ·  昨天  
贵州省发改委  ·  推动早投产早见效!贵州全力抓项目促发展 ·  昨天  
贵州日报  ·  贵州检察机关依法对许安决定逮捕 ·  2 天前  
百姓关注  ·  突发!两架飞机相撞,已致2人死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探

别再折磨观众了,满屏一星只是因为她?

影探  · 公众号  ·  · 2024-05-05 11:59

正文


关注我,淘好片,刷好剧

今年五一档,片子都开了分。

这部电影开分6.5,截稿前降至6.3。


从主创阵容来看,这片下了不少功夫——


有老戏骨“谦大爷”坐镇,「顶流女王」杨幂加持,再配上实力派“叔菜天圈”余皑磊、田雨等人,新晋小生李九霄,老中青三代齐活了。



上映前,预售票房已超千万, 看起来有潜力成为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但正式上映后前景并不乐观。


五一首映排片占比仅为 8% (现已降至3.6%) ,票房上映五天 仅有5100多万 (截止到出稿前) 且观众反馈逐渐走低。


豆瓣阵地更是大面积差评纷至沓来,那么这片到底怎样?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
Nothing Can't Be Undone by a HotPot
2024.05.01

雌雄大盗四人组

《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 (以下简称《火锅》) 是一部传统的 “剧本杀式电影”。


一群看似滑稽的人,实则 “各怀鬼胎施暗算”。

幺鸡 (杨幂饰) 、七万 (李九霄饰) 和发财 (余皑磊饰) 三人,通过九饼 (于谦饰) 发的一社区群组消息——


“拆拆官,家财万贯;藏藏戏,有口难言。”


相约在戏院见面。



表面上,是网友面基麻将局,实际上, 四人决定计划执行一场盗窃行动。


目标直指「拿钱不办事」的拆迁办付主任 (田雨饰)


计划前往其住所,神不知鬼不觉地取走他藏在箱子里的不义之财。


“不了横生惊人笔,螳螂捕蝉黄雀藏。”

当他们打开第二个箱子时,却发现里面装的不是钱。


而是——


四肢僵硬,一动不动,穿着性感红色秋衣的付主任!


这个意外发现迅速将原本的计划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



下文涉及剧透

优&缺点

总体而言,片子能看,前半程有点意思,但剪辑和节奏实在拖沓。

到后半程,甚至给人一种 “怎么还演不完” 的感觉,如坐针毡。

单说最后抢救反派和川剧交叉剪辑的戏,来回切了五六七八回,这人还没救活。

怎么?剪辑的片酬是按片长来的么?

就故事而言,本身不够精彩。


电影采用了 典型的三幕结构 来展开其剧本杀式的故事。


第一幕——


“麻将四张标名号,现金一箱待分赃。”


主要围绕计划、实施盗窃和分赃展开,开场30分钟,悬疑元素处理得相当不错,很好的勾起了观众对于盗窃事件之中以及之后剧情走向的兴趣。



但随着第二幕——


“一顿火锅刚开宴,好戏连台惊四方。”


付主任尸体的出现及绑架。



以及第三幕——


“步步杀机拼狠辣,层层迷雾斗猖狂。”


发财身份的揭示。

以《扬名立万》为例,电影利用导演、编剧和凶手角色的多重视角, 将一个凶杀案解构成类似黑泽明《罗生门》的多维度叙述。



例如,张本煜扮演的齐乐山。

他的角色从 最初的顾问 逐渐通过故事的推进,转变为了 杀手、马夫、家暴受害者等多重身份, 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故事层次。



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在上映后,观众从“夜莺的身份”到“角色最终命运”铺天盖地讨论和剖析的原因。

换句话说。

故事的力量远胜过华丽的表现形式 剧本杀


相比之下,《火锅》在主要角色身份揭示之后,剧情变得相对平淡。

比如,幺鸡。


在传统剧情思维下,作为唯一女性, 她要么是情妇,要么是女儿, 而从付主任对她的态度来看,她更可能是前者。


事实诚然如此,这就使得她的角色走向显得有些单一。


至于七万,考虑到他的年轻, 很容易被猜测为儿子, 这都符合大众对身份的传统预期。




因此。

《火锅》虽然采用了剧本杀的形式,但 在故事深度和创新上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至于本片营造的悬疑感如何?


作为“剧本杀式故事”+“密室空间”设定,《火锅》并没有依靠台词推动剧情,而是以人物状态和视觉剪辑来推进故事。


比如, 幺鸡的显眼红发造型和激烈的团体打斗场景。


这些元素结合戏服、脸谱和音乐的鼓点,试图增强电影的戏剧性。

但与同类型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十二怒汉》等影片相比,《火锅》明显 在节奏掌控和逻辑推动上显得不够成熟,甚至有些片段还极其冗长。


比如,众人在解救付主任的时候,丁晟导演使用了镜头来回切换 (平行交叉蒙太奇) ,来突出紧张的氛围。


戏台上的关公正唱的满堂彩,后台则是争分夺秒的拯救时刻, 暗示关公的歌声不只是戏剧表演,也象征着对场内外事件的「审判与监督」。

这样的设计无疑可以增加情节的层次感,同时也会加深观众对影片情节发展的期待。



但。


这个片段也太长了吧,长的足以把前后故事割裂开来,观众瞬间出戏。 (看这段的时候都有种憋尿的无助感)


在主题表达上, 《火锅》立意模糊且强行升华。


折腾了一通后,四人决定把钱还回去,以此来表现人性的善意 (也许为了过审,而选用非常传统的中国式结局) ,真是简单粗暴,强行投喂一出教育课,观众看了个寂寞。


尤其是结局尝试用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 ,这一老掉牙的梗来提升情感,食之无味。



在喜剧效果方面, 尽管电影试图通过角色的夸张表演来制造幽默。

但缺少了黑色幽默所需的深层共鸣。


黑色幽默要想成功,电影需要触及到观众共鸣的深层主题。

“大家千万不要把闹剧和喜剧混为一谈。胳肢人会一瞬间让人发笑,但真正的幽默,是一个逻辑性的事儿,就是想起来就能乐,好笑的不是一个反应,好笑的是一件事。” (尹正语)


而《火锅》以“一顿火锅”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虽然点题,但没点透,实属过于苍白儿戏了。


所以,一顿火锅后,留给观众的印象——


只有表面的喧闹和混乱,而不是深刻的反思或笑料。



说到角色,《火锅》中的 人物塑造有颠覆性和可看性,却不深入。


在传统电影中,剧情往往集中在主要角色的复杂塑造上。


相对而言,剧本杀类型的电影则 注重在每个角色上都投入相同的精力。



因此。

在创作剧本杀电影时,剧本的编写会采取类似的方法, 试图为每一个角色创建一个完整的故事线。


通过展现他们的 表象、经历、心理和世界观,由外而内,如同剥洋葱般层层揭示角色的复杂性和真实性。


比如。

在电影《扬名立万》中,郑千里 (喻恩泰饰) 初看是一位备受敬重的导演 (表象)



可随着故事的深入,通过他与关静年 (杨皓宇饰) 的往事揭示,观众得知郑千里曾是一名不受尊重的小场记,曾经被行业辱骂,甚至遭到关静年的打击 (经历)



郑千里的内心痛苦主要源于他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却频频被批评拍摄低质量电影 (心理)


他拍电影的初衷是赚钱维持团队生计,却与他追求的艺术标准相违背。



当「夜莺事件」发生时,郑千里决定放弃商业利益,拍摄一部能体现正义的作品,这是他向自己真实想法的一次靠拢 (世界观)

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或剧本杀游戏中,每个角色都围绕这四个维度构建,让观众或玩家能更全面地理解、沉浸并感受角色。


但《火锅》只停留在前两个, 前两幕所有人都在伪装,即表象,直到第三幕身份自曝后,观众得知了每个人物和付主任的关系 (之前经历)

角色关系戛然而止。



至于角色本身相对单薄,有没有办法挽救?


答案肯定是有的,不过, 这就得考验演员的演技了。


而说到这演技......


“麻将四方争输赢,谁高谁低见真章”。


这《火锅》里最被人诟病演技的,也就属杨幂了。

杨幂自剧圈转战大银幕,的确不断尝试创新,涉足多种不同的影视类型和角色。


从早期文艺片《宝贝儿》中饰演身体残障的江萌、科幻动作《逆时营救》饰演单亲黑化妈妈夏天、悬疑犯罪《我是证人》中扮演新手女警路小星......


到近些年在《绣春刀2》中的画师北斋以及《刺杀小说家》中被遗弃的屠灵角色,甚至是现在差评如潮的《哈尔滨一九四四》......



可以看出,她本人是非常渴望探索广泛的演技挑战,以及接受不同题材的决心,在业内也算是走出了一条多元化的路线。

但市场和观众对她的转型和演技的反馈却是褒贬不一👇


“杨幂转型,型没转成,全是吐槽。” ‍‍‍‍‍‍

“姐本可以体面的老去,这一转型风评吧唧飞了。”

“请勿喷,有本事你来演。”

演技基本可以用这几个词来形容👇 ‍‍

“抿嘴式台词”、“钻井式演技”、“有气无力的美感”、“用力过猛的夸张感”、 整合型演技 ...... ‍‍‍‍‍‍‍‍‍‍‍

就拿《火锅》来说,有几段戏她的处理并不尽如人意。


比如, 她再次遇到原以为已死的付主任时的表现,反应明显过于平淡,不像是局内人,更像是旁观者。


试想一位普通女性,在现实中杀完人,当她再次见到此人,内心怎么可能毫无波澜?


即便当场没反应过来,下意识的动作也会出卖自己,可杨幂的表现显然情感表达不够深入。



杨幂的声音本身就太夹子音,很容易让观众出戏出戏,也太洗脑 (我永远会记得幂姐对我说,“你没事儿吧?”)

而她的台词功力更让人不敢恭维, 这点在前不久国语版《功夫熊猫4》里,很多人深有体会。

说回《火锅》,本片也有亮点——


细节处理扎实,川味元素融入巴适得很。


影片一开场,就 通过一场麻将局揭示角色关系和故事背景。


麻将桌设置于川剧戏台之下,形成一种文化碰撞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曾经是欣赏戏剧的场所,现在却依靠麻将游戏的顾客来维持生计。


麻将桌上,四人的对白充满机智,犹如麻将牌局中的策略互动。



“筒、条、万、字”既是他们在故事中的名字,也是角色定位。


九饼(筒)象征着稳定性与控制力,在混乱中保持着冷静与中立, 是故事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点。



幺鸡则代表了连接与串联,从一位技术人员转变为关键的策动者——


最早将付主任藏进拉杆箱里的人正是她, 通过她的前后变化,故事中的关系网和情节得以推进。



发财代表了财富和吉祥,但在片中, 发财的出场却带来了故事中的贪欲,激发了其他人物的欲望。


但最终, 他主张归还钱款,象征着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赎罪。



七万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复杂性, 看似旁观,实则关键,拥有多重身份和广泛的视角,影响着故事的走向。



其次, 川剧唱罢“戏中戏”,风格突出。


《火锅》开场便展示了三幅显著的川剧角色画像:


鼓上蚤时迁、包公和关羽,代表白、黑、红三色。


三个角色 (全部由黄小蕾饰) ,三次戏眼,三部川剧曲目:


《时迁偷鸡》暗示了 欺骗和小偷的行径;

《铡美案》展示了 正义和审判;

《战长沙》则传达了 坚定的信仰和决断。


电影的三个核心转折—— 贪念、冲突、觉醒 ——通过这些戏曲角色的出现和行动得以推进。



时迁的第一次出现警示道具损坏 (鸡头掉了) ,暗示了计划的失败;


包公的第二次出现,掀开了衣服却发现是个假人道具,揭示了真伪难辨的困境; (台词“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关公的第三次出现则象征了最终的明悟和解脱,他的目光扫过场中人后迅速失控,菜刀意外脱手,印证了 “一念之间、黑暗光明” 的瞬间转变。


其实,早在影片开篇的川剧变脸,通过最后面具换脸失败,导演已经告诉观众, 这不过是场荒诞不经的戏中戏罢了。


剧本杀式电影 ‍‍‍

说起“剧本杀电影”,国外有《如月疑云》、《利刃出鞘》系列、《东方快车谋杀案》等,国内有《不速来客》、《风声》、《扬名立万》、《满江红》等。


近几年很流行,原因很简单, 观众带入感和沉浸感拉满。


电影融入了传统“剧本杀”游戏的元素 (“剧本杀”并非贬义词)


封闭空间——


锁定主人公和观众于一定物理环境内,通过精心设计的人物和情节, 创造出剧烈的情感对抗,从而爆发出强烈的戏剧张力。


心理上,封闭空间能 引发密闭恐惧症等多种心理和生理不适,增强剧中人物在解密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感。


《东方快车谋杀案》1974版剧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