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从今年年初开始,整理全国以及各主要城市的金融数据,就是我的固定日常爱好了。今天一线城市北上深已经公布了八月份的金融数据,广州的数据发布稍微落后一点,也已经公布了七月份的数据,综合起来看,只能给出一个令人非常惊讶的结论:一线城市的存款已经完全丧失了增长性。
在说一线城市之前先看看全国的数据,建立一个基本坐标体系。2015年底全国各项存款余额1397752亿, 2016年底1555274亿,增幅
11.3%
;今年8月底的存款余额为1670416亿,较2016年底的增幅为
7.4%,
预计今年全年的存款增幅在
10%
左右。
先说深圳,2015年深圳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7779亿,2016年64407亿,增幅
11.4%
,算是跟上了全国的资金扩张步伐。今年8月底的数据为67953亿,较2016年底的增幅只有
5.5%
,这已经显著低于全国的资金增幅了。作为中国现金最充沛的城市(呵呵,在罗湖口岸的便利店有过交易的同学都知道我在说神马),深圳的资金增幅竟然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事本身对深圳的影响,无论怎么高估,都不过分。不过深圳的这种数据还是一线城市里最好看的,接下来的三个城市,一个比一个难看。
北京2015年底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8573亿,2016年底138409亿,增幅
7.6%
,这个增幅已经较当时的全国增幅少很多了。截至8月底,北京的存款余额为143226亿,较2016年底的增幅只有
3.5%
,预计全年的存款增幅也就是
5%
出头了。钱倾天下的北京居然已经丧失资金聚集能力了。好吧,我们将之理解为北京将低端产业向周边城市迁移的结果算了。
上海2015年底的存款规模103761亿,2016年底110511亿,增幅
6.5%
,呵呵,这个增幅当然很低,但是更低的还在后面。截至8月底,上海的存款规模111685亿,较2016年底的增幅只剩下
1%
!才1个点的增幅,你们可以想象不?这根本上已经谈不上增长性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随时都能萎缩一把给你们看!如果到年底真的出现数据萎缩的话,那几乎就是上海自从建埠以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资金萎缩。这事对金融中心上海的影响,同样是怎么高估都不过分。
接下来看再看广州,2015年底的存款规模42844亿,2016年底为47530亿,增幅
10.9%
,还真是不错对吧?今年7月底的数据为47732亿,较2016年底的增幅只剩下
0.4%
。老实说我刚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还真算是被吓到了。到底要出现什么情况才会导致这种情况?广州在驱赶低端产业?没有啊!广州在拒绝外来人口?没有啊!在这里老蛮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出一个结论:资金并不看好广州,并正在坚定的弃广州而去,这已经是无可辩驳的趋势了。
然后来看分项数据,首先是
居民存款
数据,2017年8月底,中国的居民存款规模较2016年底的增幅为
5.6%
(640642亿/606522亿-1),而北京的增幅为
0.5%
(29651亿/29506亿-1);上海为
2.1%
(25644/25113-1);深圳为
1.4%
(10505/10361-1);广州的数据只公布到7月份,对比去年底的增幅为
2.7%
(14817/14430-1)。呵呵,居民存款的增幅,一线城市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增速。可见一线城市的老百姓,已经挣不到钱了。
接下来再看看非金融
企业存款
数据。广州没有公布过企业存款数据,就不说了。2017年8月底,全国企业存款较2016年底的增幅
3.4%
(549303/530895-1),这个增幅也还真是低对吧?然而北京截至8月底的企业存款增幅为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