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雨,不知打湿多少行人的衣裳;杏花酒,不知沉醉多少行人的心魂。杜牧的一首《清明》,似乎让历史上所有的清明诗都为之黯然失色。其实,“诗的国度”绝不乏好诗,只是我们未曾入山寻宝罢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节与寒食节本是两个节日,但因二者时间相近(相距一两天),所以后来渐渐合并为一个节日。这是本文将这首《寒食》诗归入清明古诗的原因。
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本是要禁烟火的,但皇帝却在这一天将蜡烛赏赐给自己宠幸的宦官,在全国上下都无烟火的情况下,这些宦官的家中却烛火通明,轻烟缭绕。诗人通过“传蜡烛”这么一件小事,就将皇帝宠幸宦官,以及宦官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可憎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的讽刺目的。
孟棨的《本事诗》记载,唐德宗时缺乏起草诏书的人才,中书省就提名请德宗批准,德宗批复说:“让韩翃来起草诏书。”但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又把两个人的名字同时呈上去。德宗批复道:“让那个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来起草诏书。”可见此诗流传之广,受赏识之高。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清明节仍坚持苦读的情形。清明本是草长莺飞,山花烂漫的时节,最适宜去踏青赏花。但诗人在此良辰美景面前,却斩断了所有的诱惑,既没有去踏青,欣赏山花烂漫的春景,也没有邀请三五友朋一起饮酒作乐,相反,他过着山野僧人一般的清苦生活,清明节一大早,他就用从邻居家讨来的“新火”点燃了“读书灯”,开始发愤苦读。
王禹偁虽出身贫寒,但志向远大,少年时就立场要“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正因为如此,他才连清明佳节都用来刻苦攻读。后来他在朝廷做大官,以耿直而扬名于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多数人只知道羡慕别人成功的光环,却不知道这光环的背后,是比常人更多的心血与汗水。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只恐风花一片飞(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首诗是说清明佳节草绿花红,天朗气清,宜及时游乐。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和朋友一起踏青的情形,在长满芳草的绿野上尽情游玩,又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飞扬的花瓣,穿过柳丝飘动的小巷,困倦时就对着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诗人面对这一派美好的春光,不禁担心起来,“只恐风花一片飞”,只怕风一吹,花就一片片飞散了,于是诚挚地劝起酒来,休要辜负这良辰美景,要趁着“清明好天气”及时游乐,只要不乐而忘返就行。
我们常说,理学家死板古董,不通人情,不解风情,其实哪里是这样的,理学家都有一颗温柔多情的心灵,就像这首诗的作者程颢一样,一代理学大师却为红花一片担忧,不禁发出及时行乐的感叹。其实,又岂只是清明佳节的良辰美景会“只恐风花一片飞”,人生有多少美好的事物能禁得起雨打风吹?对此,我们恐怕也只有“及时须行乐”,好好珍惜了。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这首诗是作者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时有感而发之作,悲叹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沉重灾难。战乱总是和死亡相联系,但作者和陈秀才却能在战乱之中存活下来,并且现在战乱已过,陈秀才就要回乡给先人扫墓,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吗?虽然全身上下都沾满了血泪与尘埃。然而,博爱的诗人此时早已超越小我的庆幸之情,而沉浸到社会的苦难之中,他不由地生起一股浓厚的悲哀:风雨中梨花都落尽了,就像战乱一样把所有人的生命都吞噬掉了,陈秀才你可以在寒食过后回乡扫墓了,可是还有那么多坟墓,他们的子孙都在战乱中死去了,谁去给他们扫墓,祭拜他们呢?
我们常说,诗人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但这种敏感绝不是顾影自怜的自怨自艾,而是超越小我,融入大我,去关注人民疾苦与社会生活的敏感。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
更多转载需求请联系腾讯儒学官方QQ3210187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