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网格化”监管水平。
大力运用“网格+”监管模式,结合药品监管“两员”队伍,完善基层药品监管网格,配优配齐1989名乡镇、村药品安全“两员”,制作“两员”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宣传牌,完成制度上墙,推动责任嵌入管理全环节、服务融入监管全链条。
打造“专业化”监管队伍。
常态开展执法讲堂、现场实训等活动,举办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监管能力提升培训班,创新举办医疗器械检查员现场观摩实训班,组建药品监管执法骨干人才矩阵,积极参与全省药品法律知识竞赛并获得团体二等奖。
拓展“数字化”监管运用。
探索研究“药械多维度溯源智慧监管平台”,在试点运用上取得较好成效;上线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程序,打造“指尖执法”,推动医疗机构、企业及公众积极参与,受到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司充分肯定。
聚焦“便民化”服务民生。
积极鼓励零售药品经营企业连锁化,连锁率在全省范围内领先;开展药品零售经营许可市县同权改革,推进“药店一件事一次办”;以药品安全宣传周为契机加大法律宣贯,开展药品安全科普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等活动;推动执法人员依法办案温情执法,受到群众肯定,持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