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TO肉饼
robbin是前JavaEye网站创始人,现在是丁香园CTO。如果你是技术人员,正在创业或者希望加入创业,关注互联网产品、研发、运营、创业管理,请关注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CTO肉饼

养娃是让我们穿越回童年,经历第二次成长

CTO肉饼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21-06-01 14: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和同事们聚餐,席间聊到了孩子教育的话题。单身的同事提问:「你们养小孩这么辛苦,还有很多烦恼,有什么让你们觉得特别的快乐吗?」


带娃的同事们七嘴八舌给出自己的想法,有的人回答是为了生养后代的,有的人回答陪孩子玩非常减压的,但似乎这些回答都不足以打动大家。我很认真的回想了自己带娃的感受。我说:


「我感觉带娃的过程,有点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不但会唤起很多尘封的童年记忆,还觉得重新过了一遍童年,很有意思的体验。」


另外一位孩子年纪相仿的同事很赞同,她说我也有这种感觉哎。就在此时此刻,我感觉脑子里面仿佛突然来了一道闪电,我顿悟了一个很关键的道理:


养娃的经历本质是穿越!孩子把我们拉回到了童年的时代,我们以成年人的阅历再次经历童年,这是绝无仅有的成长经历,弥足珍贵。


当你三十多岁或者四十岁的时候,突然有这样一个机会穿越到你的童年时代,重新再来一遍,那会发生些什么?


在我们经历这次大型穿越的过程中,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很多习惯,发现自己问题的根源,从而产生了改变自己的念头;或者我们人生当中曾经留下过很多遗憾,而现在又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粗粗想来,带娃的这几年,被改变了很多认知,也认识到了自己好多的问题。


汉字的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


孩子上小学之前,我很鄙视教小孩练字。我觉得写字这项技能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被淘汰了。长大以后都是用电脑和手机输入,要么打字,要么语音。花那么多时间练字有毛用啊?


孩子上小学以后,惨被现实毒打,书写极差,天天被老师尅。不过我仍然觉得学校要求孩子练字和强调书写,还是为了考试的书写。


但是当我很认真的开始一笔一划的辅导孩子书写,并且按照汉字的字源学习法,一个汉字一个汉字给孩子讲解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楷书的过程,我的观念逐渐转变了。


汉字是象形文字,偏旁部首表音表意,从甲骨文演变到楷书,要解释清楚这一切,点点滴滴都是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


我的汉字书写是很好的,并且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练毛笔字,到三年级就可以代笔书写整个班级的活动对联了;此外我从小很喜欢读中国历史,很多典故倒背如流,很小就背完了一本汉语成语词典,至今说话成语引用率极高;上大学无聊的时候,还自己买了「史记」和「战国策」这类古文阅读。


我在给孩子耐心讲解汉字的过程中,也逐渐明白了为什么小时候要强调练字。这本质上是 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建立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过程


也许长大以后,汉字书写好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很重要,这决定了一个孩子骨子里面是不是一个中国人。我们小时候在接受传统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被打上了中国人的烙印,而不自知。


现在我必须承认,我的练字无用论太浅薄了。尽管现在拿笔书写的机会不多,但是每次书写我会非常认真了。我们书写下的汉字,凝结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也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的传承,才塑造了如今的中国和中国人。


阅读的重要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拿起一本书阅读,是非常稀缺的事情了,智能手机占据了大家太多的时间。我在学生时代算是一个比较喜欢阅读的人,这些年也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但是阅读量不算大,主要还是阅读专业领域的书籍。


孩子上学以后,学校非常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指定了很多阅读书目,还在钉钉群贴了孩子阅读的排行榜。但是我孩子目前还没有培养出自主阅读的习惯。倒是我自己,越来越发现阅读的重要性。


为了带动孩子阅读,也为了自我提升,我最近一年的阅读范围扩大了很多倍,不仅仅限于专业领域;阅读量也大了很多,差不多每周读一本书吧;阅读方法也改变了很多。通过这些阅读,我发现阅读非常重要:


1、 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系统学习知识的方式


比方说现在互联网上各种写键政的公众号特别多,其中很多大V非常红。看多了却发现套路都差不多,营养价值不高。直到我看了李光耀的书「李光耀观天下」,总论全球各国。那才是高屋建瓴,那才是洞若观火。我一个晚上看完了这本书,顶上我看了一年知乎键政文加上键政大V的公众号文章。


再比方说现在各种财经文章满天飞,关于供给端改革的了,关于房地产价格的了,关于股市的了,各种分析,越看越焦虑。满脑子各种观点打架,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直到我看了前重庆市长黄奇帆的「结构化改革」一书。那才是真正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你想了解的,或者不清楚的,都给你分析的一清二楚。


所以多读书,多看经典著作,多吸收一手的知识,而不是刷手机看各种碎片化的二手知识。而这一切,就非常依赖从小培养起来的自主阅读能力了。


2、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培养专注力的方式


我孩子的专注力不太好,如果不是他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往往只能维持20分钟的注意力,超过20分钟就开始走神,脑子就跑到其他地方去了。所以他上课经常玩文件袋,没少被老师尅。


有一天我中午困了要睡午觉,孩子非要缠着我玩。我就挑了一本书,让他自己看书。结果令我意外的是,我睡醒了他还在看书呢。这本书我后来陪着他一起看,他总共看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完。我没想到他对看一本书能保持这么长时间的专注。


我在思考如何解决孩子专注力的问题过程中,也反思了一下自己。我发现自己也是一个专注力不强的人。我以前在下班回去以后,也就经常刷刷手机休息一下,消磨时间。但是现在发现这样很不好,最大的问题就是刷手机会严重影响注意力的专注。所以我现在空闲的时间,就选择读书。读书是一种锻炼专注力很好的方式。


其实,我在小学一年级就自主阅读能力很强了,但不是靠家长带动的,那个时代没啥可玩的,也没多少书可以看,而是因为武侠小说。


我哥哥当时很喜欢看武侠小说,经常借阅武侠小说。我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完武侠小说,就要高度专注,通常需要半天到一天读完一本。我到现在都记得我小学一年级看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梁羽生的「萍踪侠影录」。当时生字实在太多,查字典都查不过来,基本上是连蒙带猜的看。竟然也养成了超快的阅读速度。


其实读书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但是我自己的确是从打算培养孩子自主阅读开始,再次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的。


寻找内在的驱动力


作为一年级小学生的家长,亲身感受下,我逐渐能够明白现在教育环境下,为何家长都会非常焦虑。如今的小学生学业的负担远远超过父母这一代。


我也很认真去解了孩子目前的学习内容。是非常科学而严密的体系,严丝合缝,确实能够压榨出孩子最大的学习潜力,打下必要的语数外基本功底。但是孩子要亦步亦趋的紧跟,稍微放松一点,很可能就被落下很远了。


如今的孩子,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压力,恐怕和我们成年人的工作压力就不相上下了。而我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我对学习完全不感兴趣,而是迫于外在压力的话,能不能表现的比孩子更好?恐怕不行。


哪怕就是成年人,如果对工作内容不感兴趣,工作成就感很差,或者领导同事排挤,是不是也步履维艰,干脆辞职了事?我扪心自问,如果一项工作是被强压下来去做,我自己非常排斥的话,我也肯定无法做好。


所以,无论是孩子的学习的过程,还是我们成年人的工作中,一定要找到内在的驱动力,有兴趣的事情再苦再累也乐此不疲,如果没兴趣那简直就是折磨。


如何寻找孩子学习当中的乐趣呢?如果我们很抗拒一项工作内容,或者很不认同一件事情,应该怎样调整自己,从中找到积极乐观的因素,调整自己的工作心态的?使用同样或者类似的方式,很可能就可以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例如数学,我采用的方式是和孩子一起做题比赛,但是在比赛当中稍稍放水,让他需要通过努力才能战胜我,那么他就很来劲。这是孩子的好胜心在驱动。类似的方式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去发掘。其实反过来想,如何激励我们自身在工作和事业上奋斗,道理不是一样的吗?


培养同理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管教孩子,既容易,也不容易。说容易是因为孩子依赖父母,你真要强迫起来,他除了哭闹之外,就必须服从你;说不容易是因为如果你平等的尊重孩子,不使用强迫手段,那你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去影响孩子。


而这一点和在公司里面带团队建立领导力,道理是相通的。权威型的领导喜欢发号施令,命令员工执行,不听从的可以走人嘛,剩下的都是听从的下属。但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团队,不是建立在恐惧和服从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信任和默契基础上的。这就需要你成为一个教练型的领导,通过影响力来领导团队。


如何建立影响力呢?最根本的在于:「同理心」。我摘录「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的一段话:


影响力的初显,始于他人发觉你正在受其影响。当对方感觉你敞开心扉,虔诚地倾听,并理解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感觉自己有了影响力。影响力是以互相理解为前提的。所以先学会倾听,才能建立影响力。


所以影响下属,来自于你能够倾听下属,理解下属的处境和想法;管教孩子,来自于你能够倾听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绪和念头。


这几年,我在尝试做一个教练型的领导,却意外的发现,和孩子的亲子沟通方面产生了非常好的结果。其实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当你能用同理心对待其他成年人的时候,当然能够用同理心对待自己的孩子。


前不久有一天晚上,我带孩子在家附近玩。孩子和一群年纪相仿的女孩一起玩,玩得很疯。我们家长就在一起聊天。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家孩子生气了,他的表现就像一个熊孩子,不停地去捣乱那几个女孩的东西。


我尝试拉住并制止他,他拼命的挣扎,你可以想象我当时在其他家长面前的尴尬。我好说歹说带着他去买冷饮离开现场,他气呼呼的说,只有我能吃冷饮,不能给她们买。等买好冷饮回来,其他家长大概也觉得没意思了,就纷纷散了。我问他为啥要这么做,他说他现在不想谈这个话题。


换做以前的我,一定会狠狠的批评教育孩子,如果他胆敢不低头认错,那接着就是惩罚了。但是我想建立同理心,了解他捣乱行为背后的原因。所以等他回家情绪恢复后,我再耐心的询问,他告诉我:是因为几个女孩一起追逐他,撕扯他的衣服。他让她们停下来,她们不肯,最后他被惹急了。


我问他:「为什么几个女孩要追逐你?」他想了想说不知道。我说:「会不会是因为没有其他男孩,所以她们都想和你玩,想引起你的注意呢?」「如果你不想她们追逐你,你还有什么其他好办法吗?」。


通过倾听和提问,孩子反过来缠着我问这问那,从回避的态度变成想积极寻找办法的态度。


在带娃的过程中,总是能让我看到很多事情不一样的角度,产生不一样的想法,例如:


  • 辅导孩子语文的看图写话,我觉得我也学到了很多写文章应该注意的问题;

  • 为了纠正孩子「得」「的」「地」不分,我也学会了什么场合用什么;

  • 监督孩子英语作业的过程中,也在不知不觉纠正自己英语的发音;

  • 纠正孩子的坐姿和写字的姿势,也在纠正自己翘二郎腿的习惯;

  • 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带着孩子做计划,也审视和复盘自己的计划;

  • 告诉孩子不要和同学比成绩,要和自己比,有提高就好;同时也明白了,我也应该多向内看,提升自己,而不是和别人比;

  • 批评孩子不专注,写作业拖延;同时也在汗颜,自己平常也是超级拖延症;

  • ......


如今,我领悟到带娃最大的意义就是:家长自身在成长。


不但孩子要成长,自己更要成长。关注孩子教育和成长,也会不停鞭策自己成长。


很多家长很重视抓作业抓考试成绩抓排名,这是学校用来衡量孩子学习的工具。固然要重视,但不能舍本逐末。如果自己不成长,就像网剧小舍得里面的蒋欣,没法不焦虑。


我现在觉得,孩子对我们的意义不仅仅是后代,更重要的是:而是孩子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再次经历一遍童年的成长过程。如果我们带娃过程中,只鸡娃,但是自己不成长,那真的浪费了。能带好孩子的家长,往往自己成长也特别快。


作为家长,我觉得最需要避免的就是:一昧鸡娃,但是自身拒绝成长。这样的家长从长期来说,错过了人生当中最珍贵的东西。当孩子逐渐长大,越来越成熟,他和你的距离就会越来越疏远。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孩子,往往最后和父母离心离德。


最后,我真心觉得要珍惜带娃的这些时光。我们自己的时光不能倒流,但陪伴孩子可以让我们再次经历童年的成长经历,人生就像重新来过一次。作为父母,这是一生当中绝无仅有让自己再次成长的机会了。


今天是儿童节,祝愿孩子们,以及孩子们的家长,一起过一个 真正 的儿童节吧。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与供职公司无关。


欢迎订阅「 CTO肉饼 」公众号(个人微信号: robinfankai )。


喜欢我的公众号,请点击公众号头像——进入公众号消息页面——点击右上角按钮将该账号设为星标。



微信号 : robinfankai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