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1日,德国联邦法院的法官们就SISVEl诉长虹公司一案做出判决,驳回了SISVEL公司的相关诉讼请求。至此,长虹公司与SISVEL长达5年的诉讼大战终于以长虹公司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如今,每当回想起这次漫长的较量,长虹的知识产权人都不禁感慨万千。
长虹公司始创于1958年,前身为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电视制造领域不折不扣的“老厂”。长虹历经多年风雨,是国内军工企业向民企转变的佼佼者。完成转型后的长虹公司,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深耕,而是向全球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这一战略目标发起了冲锋。
2011年,长虹公司参展德国IFA设计大会,基于长期的技术积累,长虹对此次展会信心十足,却不料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SISVEL公司。SISVEL以自身持有的WSS功能专利池试图逼迫长虹公司就范——交付高额专利许可费。尽管经过认真对比分析之后,长虹坚信并未侵犯的SISVEL公司的有关专利,而这一判断也获得了当地法院一审判决的支持,但是来自NPE的威胁从那时起就成为了一把悬在长虹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长虹的国际化之路不免蒙上了一层阴影。
亡羊补牢,长虹开始着手提升自身的知识产权产权水平。而2013年3月1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的正式实施,则为长虹指明了方向:
建立起知识产权统一管理机构。贯标后长虹的知识产权由公司副总直接分管。新的知识产权处统一协调,公司知识产权工作的推进更加有序。
完善知识产管理制度的系统性。长虹发布《知识产权管理手册》作为纲领性文件,同时发布14个程序文件,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技术诀窍、保密、维权等方面内容,贯穿于公司规划、研发、制造、销售、人力资源、资本运作等各个环节。将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深深植入经营的各个环节。
打造一支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长虹在各主要单位都配备了专、兼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自此能够层层落实和有效衔接,贯标联络员的设置,令标准的实施更有效率。
提升发明专利申请的量与质。贯标开始后,长虹以重点研发项目为抓手,设置和培养内部的职业专利工程师,针对研发项目的技术开发内容进行主动性的专利挖掘规划和布局,实现了对创新成果的充分保护,专利总量持续上升的同时,发明专利的比重不断加大。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贯标后,长虹放开手脚,逐步建立起专利维权监控体系,以发现专利价值,促进专利应用,积极加入专利联盟,推动联盟专利池的建设,与国内同行一道,捍卫彩电市场的江山。
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长虹不仅顺利通过了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的初次审核,而且在与SISVEl的二审较量中,应对自如,轻松拿下了庭辩过程,更加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双方还化干戈为玉帛,从法庭上的对手变成了商场上的合作伙伴。
如今的长虹,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更加系统、规范,知识产权在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中生根发芽,公司的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技巧更加纯熟。长虹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市场竞争和技术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
原作者: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李代青
编辑: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 王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