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念佛时突然想到一个词:交流。“交”是交感、交叉,“流”是流动。要想流动的话,首先得要有交叉、相触、碰撞,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会有流动,有交流。
交流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古人讲的一句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水要一直能流动,才不会像死水一样,久了之后就会发臭、长虫。“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活水才能清澈,死水就很难。
再仔细想想,其实整个宇宙就是一个交流态,分分秒秒都在交流之中,一刻都没有停歇。天与地是怎么交流的?在时间与空间上交流。从时间上来讲,就是一年四季的变换,比如现在是春天和夏天在交流,春天把接力棒交给夏天,夏天再把接力棒交给秋天。从空间上来讲,地上的气向上蒸发,变成天上的云;而天上的云又降落到地上,化作了雨。天气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就是因为在彼此的交流中产生出各种状态。
万物与天地之间也在交流。植物如果没有和天交流,发生光合作用,如果没有和地交流,从大地中吸取养分,它还能生长吗?
万物之间也在交流。比如水与水在交流。小河汇入大河,大河汇入大海,海水再蒸发上升变成雪山上的雪,雪融化后又变成了江河。金属与金属也在交流。物理学上说,如果把两种不同的金属放在一起,放的时间足够长久,它们就会融为一体。虽然外表看上去很坚硬,但它们内部的分子其实一直都在交流。
人跟天地也在交流。人吃东西就是在跟大地交流,因为所吃的东西都来自大地;人呼吸空气就是和天交流。为什么人晕厥的时候,只要按人中就会苏醒?因为晕厥是上下气机不能正常运行,是瞬间的不交流,故而机能失控。而鼻子是与天连着的,口是与地连着的,人中是鼻子与口中间的部分,是天与地交流的通道,所以只要一掐人中,原来不通的状态瞬间就通了,人就苏醒过来了。
人跟万物之间也在交流。为什么我觉得现在这座房子住着特别舒服,而一开始就没这种感觉呢?这是因为住的时间久了,我跟这屋子有了足够的交流,彼此成为一气,你能感觉到它的好,它也能感觉到你的好。所以,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之间都能交流。
人的内脏也在交流。心肝脾肺肾不是独立的系统,而是相互协作的。中医认为,脾气散精,上输于肺,肺朝百脉,再通到其它各个脏腑,各个脏腑的气最后又纳气归肾,藏精于肾。一旦脏腑之间相互不交流,人就会生病。
人和人之间更需要交流。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动作、眼神,甚至吵架、打架都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农村很多夫妻间都是吵架为交流方式。又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交流方式就是耍小性、吵架,吵完了一个哭,一个哄。人和人之间如果不交流,就会产生关系上的病。
思想与思想也同样需要交流,也就是学习。交流能让人的思想推陈致新,让人趋向于不意,不必,不固,不我。人的思想如果固化不动,就会像死水一样,慢慢变得腐臭。所以人的思想不够深刻不要紧,不够丰富也不要紧,最可怕的是他放弃了交流,放弃了学习。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没有“学习”这二个字了,这是比较危险的状态。
这些年我遇到很多人。我发现,无论一个人根机、条件有多差,可是但凡他肯交流,肯学习,就会有救他的办法。反之,哪怕一个人再有学问,但他心里的门已经完全封闭了,不敞开,不交流,这个人就完了,你对他怎样都没办法。
我们读书时,就是在与书的作者交流。很多书的作者虽然是古人,早已死了,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读书与古人交流。
人如果不交流,就会变得很孤独,真正的孤独源自于没有交流。所以朋友的意义就在于此,能跟你说相同频率的话,产生共鸣,从而获得一种交流感,这样的人就是朋友。
为什么交流会有这么多的好处?因为宇宙实相原本就是万物普遍联系,成为一体。比如我手中拿的笔和我嘴里吃的饭,看上去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风、马、牛其实是有关系的,它们一定能产生联系。从佛性的本体来讲,宇宙实相原本就是这样。
佛陀说,“智者以譬喻得解”。为什么佛陀能打出这些譬喻,就是因为这个东西跟那个东西之间本身就是有联系的,而佛陀有这样的智慧,他能看到这些联系。所以,交流的理论基石就是万物之间本来就有联系。
比方说,大海中的一滴水,它跟大海是分不开的,如果大海没有这一滴滴的水,就不成其为大海。如果这滴水不想与大海交流,要努力从大海中挣脱出来,这是违背佛性的,那么它永远都体会不到大海的广博与壮美,永远都是孤零零的。所以,这滴水只要随顺法性,与大海交流,融为一体就可以了。
交流的最高境界就是万物一体,佛即是如此。佛视众生,如自己同。
如果你实在没人可以交流,甚至连古人都没有,那就与佛交流吧。有人问,怎样才能与佛交流呢?答案很简单:念佛。念佛就是与佛交流,念佛人念念与佛交流。这种交流虽然无形无相,你可能感受不到,但它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我在南宁上大学时,有一年寒假呆在学校里没回家,每天不见任何人,也不说任何话,就是念佛。但我感觉那三十天是我人生中最不孤独的时期,内心处于最丰盈的状态。我不需要跟人交流,甚至也不需要看书,我只跟我念佛的声音交流。这段经历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在所有的交流形式中,跟佛交流是最舒服的。
——文章作者:宗道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