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辆使用量下降和新一代无闸门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RP 2.0)的双重影响下,政府宣布从明年2月起,将分几年陆续为五大车组额外拨出多达2万张拥车证供市场投标,这相当于车辆总数的约2%。截至今年9月,新加坡共有约100万3126辆车。
陆路交通管理局在星期二(10月29日)宣布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当局是根据近年来的车辆使用数据,以及ERP 2.0的新增功能,包括可设立“虚拟闸门”,决定所拨出的额外拥车证数量。
陆交局会在检讨相关数据,包括不同拥车证组别的报销情况后,再决定如何分配额外拥车证,但没有透露这些拥车证会分几年拨出。
未来三年汽车电单车增长率维持零,陆交局发文告说,已完成未来三年的车辆常年增长率检讨工作。从2025年2月1日至2028年1月31日,中小型汽车组(A组)、大型及豪华车组(B组)和电单车组(D组)的常年增长率将维持为零,货车和巴士组(C组)则维持在0.25%。
陆交局强调,长远目标仍是要“减少用车”,鼓励人们步行、骑脚踏车及搭乘公共交通。文告说,地铁网络过去五年扩大18%,从2019年的228公里增至目前的270公里,未来还将进一步延长。
至于为何拨出额外拥车证,陆交局解释,自冠病疫情后,更多人采纳灵活工作安排,出行习惯也有所改变。从2019年至2023年,车辆总行驶里数减少约6%。
其中,中央商业区的交通需求在疫情后有所下滑,拥堵情况较少出现,平日车速维持在每小时20公里至30公里的理想时速,当局因此没有启动市区的ERP闸门。快速公路的车速也大致维持在每小时45公里至65公里的理想时速。
此外,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的ERP 2.0,可为陆交局提供更全面的综合交通信息,也能设立“虚拟闸门”,更灵活和及时管控交通拥挤情况。
综合这些因素,陆交局决定从明年2月起,分几年陆续拨出额外多达2万张拥车证。陆交局将继续密切留意交通情况,适时调整ERP收费,未来也可能再次调整车辆数量。
这并非当局首次为市场注入更多拥车证。陆交局曾在1997年至2003年间,即推出ERP后,提供多1万零500张拥车证。这是在当时车辆常年增长率之余,额外拨出的配额。当时,车辆每年最多可允许增加3%。
交通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徐芳达今年3月曾指出,交通部对于一次性增加车辆总数,并同时收取较高的车辆使
用费,以避免交通拥挤的建议持开放态度。他当时举例政府可通过按地点和时间收费,如现行的ERP系统,以及未来实行按距离收费,来收取较高的车辆使用费。
陆交局说,当局虽可借助ERP 2.0,实行按实际行驶距离收费,但还没决定是否这么做。当局会仔细研究其影响后,再做出决定。“拨出额外拥车证的决定与按实际行驶距离收费没有关联。”
陆交局会继续从未来注销的旧车提前拨出配额回流市场,以减少拥车证供应的波动,此举也发挥了成效。
明年2月至4月的拥车证配额将在日后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