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乃万经之首,诸道之源,是中华文化集大成者,是世界文化执牛耳者。
如此中华瑰宝,当人人学之,人人用之,人人传之,方不负老祖宗之苦心。
可时过境迁,当年让文人趋之若鹜、皓首穷经,更让孔子爱不释手、韦编三绝的《易经》,已经成为小众之书,濒临失传。实在让人叹息,更感惋惜。
所以,这次想来谈谈学《易经》的好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一、让你成为德位相配之人。
《易经·系辞》有言: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意思是地位尊贵,却德行浅薄;野心勃勃,却智慧渺小;大权在握,却能力不足;如此之人,少有成功,难有善终。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翻开历史,如此德不配位之人比比皆是,最终都没有好下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普通人,只是位置不高,摔得不重,但同样会让人痛苦。
比如在学生之位,未尽学生之德,会有考试失利之苦;在员工之位,未尽员工之德,会有被裁失业之苦;在夫妻之位,未尽配偶之德,会有离婚丧家之苦;在父母之位,未尽父母之德,会有子女叛逆之苦;在朋友之位,未尽朋友之德,会有声名狼藉之苦;在合伙之位,未尽合伙之德,会有反目成仇之苦;在老板之位,未尽老板之德,会有众叛亲离之苦……
《易经》首重修德,所以让谦卦成为唯一一个六爻皆吉利之卦。
谦卦之德,不必多言;另有损卦,告诉我们要损己利人;有坤卦,告诉我们要谨言慎行;有大畜卦,告诉我们要胸怀宽广;有讼卦,告诉我们要减少争斗;有泰卦,告诉我们要不怕麻烦;有大有卦,告诉我们要造福一方;有井卦,告诉我们要无私奉献;有中孚卦,告诉我们要中庸诚信……
可见,当你用心去学习《易经》,你就会成为一个有德之人。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喜欢有德之人,天地亦如此。
所以,你若有德,必有人助,更有天佑。
二、让你成为心平气和之人。
《易经》乾卦上九有言:亢龙有悔。可谓开宗明义,告诉我们不要亢奋冲动,要心平气和,否则后悔莫及。
不仅如此,其他卦的最上一爻都不太好,处处体现亢龙有悔之意。
可见,《易经》对亢龙是持反对意见。
现实亦如此,比如有人不给老人让座,老人得理不饶人,骂骂咧咧,结果双方大打出手,两败俱伤;有人强行插队别车,司机怒发冲冠,开始速度与激情,结果车撞人伤;夫妻因生活琐事,针尖对麦芒,你抓头发我踢裆,结果对簿公堂……
如此之事,屡见不鲜。天天有瓜吃,可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易经》之随卦告诉我们,要懂得随之顺之;同人卦告诉我们,要懂得求同存异;遁卦告诉我们,要懂得曲线行走;讼卦告诉我们,要尽量减少争斗;旅卦告诉我们,出门在外要装小;睽卦告诉我们,一切发生都是正常的……
如果能明白这些卦中之意,你就会成为一个心平气和之人。继而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
三、让你成为反省上进之人。
《易经》每卦有六爻,六爻的排列顺序皆是由下往上走。
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现象却暗含深意,就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积极上进,但又不能上到亢龙有悔。
那么该如何上进?《易经》给出了观卦和益卦。
观卦告诉我们,要懂得反观自我。反观自我,就是反省。
曾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所以曾子才能成为孔子高徒,名留青史。被后世称为“宗圣”,是儒学五大圣人之一, 更是孔庙四配之一。
《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告诫我们,要及时反省,日日反省,反省再反省。
一个人只有懂得反省,才能获得进步。如果把人比喻成一块顽石,那么反省就是一把刻刀,一点一点把我们雕刻成通灵宝玉。
再看益卦,其告诉我们,那些让我们痛苦的事都是在帮助我们进步。即一切发生都有利于我们,前提是我们要懂得珍惜这些痛苦。
《孟子》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故孟子能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圣人,实至名归。感谢他们用毕生的智慧为我们指路,让我们少走弯路。
再看益卦,益卦告诉我们,要懂得珍惜小痛苦,就不用经历大痛苦。因为由小到大是规律,一开始遇到的必定是小痛苦。懂得珍惜这些小痛苦,从而获得成长,大痛苦就不会降临。
比如你偶尔一次熬夜玩手机,结果一觉睡到下午。不仅错过了早餐和午餐,醒来之后还有点不舒服。
这就是小痛苦来了,可这点小痛苦,似乎真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大部分人都不会放在心上,该熬夜继续熬夜。
长此以往,大痛苦就会找上门来。如果懂得珍惜小痛苦,及时反省,不再熬夜,身体就不会出现问题。
这就是观卦和益卦,可以让你成为反省上进之人。如此上进,便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
四、让你成为随机应变之人。
《易经》不仅拥有六十四卦,更蕴含各种规律。其就像一个百宝箱,不管出现什么状况,你都能从百宝箱中拿出法宝来应对。且有多个法宝供你选择,让你随机应变、游刃有余。
比如你在选择大学、选择专业、选择公司、是否结婚、是否生子、是否生二胎等这些问题上很纠结,不知如何决定。
首先,可以问夬卦,这是选择之卦。夬卦告诉我们,做选择时,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头脑发热,要三思而行。
现在离婚有一个离婚冷静期,我们也要给自己设定一个选择冷静期。即作出一个选择后,不要急于兑现,让其过个两三天再说。如果三天之后,你还是坚定这个选择,那就可以兑现。
不仅如此,夬卦还告诉我们,做选择时可以考虑反其道而行之。即不跟风,不盲从,反常态。
当大家都选择某个热门专业时,就可以考虑其他相对冷门一点的专业;当大家都不想生二胎时,就可以考虑生二胎。
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能看中的好选择并不一定是好选择。
其次,可以问阴阳。阴阳之道告诉我们,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那么任何事都有利必有弊,有弊必有利。所以不管你做什么选择,利弊都是相伴而生。
如此,不必太过纠结,就看自己是更看重利,还是更害怕弊。
最后,可以问解卦。解卦告诉我们,不论我们作出何种选择,只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成功是必然的。
所以,与其花时间思来想去,不如花时间动手开干,当然,如果能作出一个更适合自己的选择,自然事半功倍。
可见,拥有《易经》这个百宝箱,你就能应对各种状况。
五、让你成为稳重成熟之人。
《易经》的中爻,是六爻中位置最好的爻,乾卦的九五爻,大家应该很熟悉,九五至尊就是源于此爻,降龙十八掌中大杀四方的飞龙在天也是源于此爻。
为何中爻如此厉害?因为中爻成熟稳重,具有领袖气质。
来看乾卦的九五爻,首先,九五爻居中得正,具有中正之德,中乃中庸之道,正乃自律之道,拥有这两种素养,自然是成熟之人。
其次,九五不能再往上走,否则亢龙有悔,所以九五必须得稳住心性;同时,九五也不能再往下掉,否则万丈深渊,所以九五必须得保持稳定;如此九五,自然是稳重之人。
最后,九五居中,夹在上下之间,还要懂得维持平衡,方能上下和谐。
可见,如果我们向中爻学习,势必能变得成熟稳重,有朝一日定可独当一面。
六、让你成为趋吉避凶之人。
《易经》中充满吉凶,但并不是在断吉凶,而是告诉我们如何趋吉避凶,因为吉可以变成凶,凶可以变成吉,如何能提前断定。
比如你出门办事,先算上一卦,正好抽到泰卦,以为万事大吉,于是放松警惕。在高速上不断危险超车,结果发生车祸。
所以,吉凶不是卦来决定的,而是你自己决定的,趋吉避凶,不是靠算卦,而是靠学卦。
首先,要向坤卦学习,坤卦告诉我们,要懂得“履霜坚冰至”,树立危机意识,时常居安思危,让谨言慎行成为习惯。
具有坤卦之谨慎,大部分危险就避免了。
其次,向旅卦学习,旅卦告诉我们,出门在外要“装小”,低调谦和才能亨通。
具有旅卦之小心,就不会招来横祸。
最后,向泰卦学习,泰卦告诉我们,要不怕麻烦,才能减少麻烦。麻烦一少,就是泰,就是吉。
当然,《易经》六十四卦还有很多可学习之处,不能一一例举。
以“道”相通,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纲要性探析
首先阐明,人类存在“概念固化”的共性弊端——人为设定一个概念,就概念而概念,限于概念之中,错失对事物真相和自然大道的完整认识与实践,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以此,对待“概念” 应当遵循“立足本原,着重内涵,与时俱进,动态变化,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原则。本文“宗教”及“道教”概念即如此,并以道教思想为基——大道相通,就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进行纲要性初步探析,体现出“道”本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在”的内涵特征以及宗教“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生存为本”的革新观,简述如下:
1、科学、民主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谐、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是,历史今天,人类生存面临重要问题:人本侵犯自然,物欲腐蚀心灵,多元各自政,信仰错乱方向……使得科学脱离人文,民主徒有虚名,和谐无从奠基,自由异化泛滥……人类生存所有问题归结起来表面看已经造成“天怒人怨”,实质则为“心灵劫难”。
2、宗教以探寻宇宙、生命、社会真相为本——唯有发挥宗教心灵导向、化解及抚慰作用——教化心灵,启发智慧,鼓励自由,约束放纵,消除愚昧,拯救狂妄,与政治、法律等社会诸多机能协调统一,促进构建人神共治,才是人类社会最终出路。但是,宗教内涵与形式两方面同时需要传承革新,与时俱进,以体现人文与科学、精神与物质、信仰与修炼、智慧与道德、治国与平天下相统一,而辩证处理宗教“教化”、“教会”及其与社会、国家、民族对应关系,探求并致力于实现人类生存之身心自由。
3、“人神共治”不同于历史上狭义宗教凌驾于政治之上的政教合一,而依据信仰、修炼与秩序管理的统一进行设定——立足自然整体观,既是原则,又是方法,还是目标,在精神纯美与世俗需求之间建立平衡,实现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说,以人、神、自然共同智慧立足解决人性弊端,实现信仰、修炼、道德、良心、法律、秩序、民主、制衡等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完善管理。
4、无论个体的人,还是社会群体,唯以“天、地、人”三道(规律、原则、方法)制衡才能够实现“人神共治”——“天道”代表心灵(心性)修炼,符合自然大道,“地道”代表不同地域、民族、国家历史传统,“人道”代表当前社会世俗需求。遵从三道统一,使得人类在满足世俗需求和拯救灵魂之间建立平衡能够实现。
5、面对人性“概念固化、执偏概全、欲望过度、元气损耗、言行不一”的共有弊端,人类遵从三道统一即在真理与邪说、正义与邪恶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培本固元,扶正祛邪,造福人间,减少灾难,体现出天有好生之德。
6、当前宗教及整个人类出现问题积弊已深,非“多元一统”不能解决问题。多元化的思想混乱——“百家争鸣”时代如何实现“一统”?唯有宇宙之“道”贯通天地,贯通万物,贯通多元化思想,冲破概念固化,萃取内涵实质——实施革新,才能够在人类文明的继承中糅合当今成就得以实现——既尊重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多元”存在,又使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回归(遵从)同一大道真理,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民族、国家或共同体的“一统”。否则,各自站在自我立场,各自服务自我利益,只能导致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7、革新在于应用。应用在于适宜。适宜在于立足现实,体悟大道,传承历史,糅合文明,开拓进取,不拘一格,相对圆满有效解决人类当前及未来存在问题。
8、道教以宇宙之“道”为最高信仰和教化依据。“道”做为万物诞生的本原,不仅是意识形态的概念存在,而且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客观独立存在——其前者存在远远不能够真实反映后者,决定人类现实问题永远需要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所以,“道教”做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独立存在,远大于概念存在,不应被概念束缚和局限,而立足真实体验及当前状况,并以历史传统为依据,做以调整、补充和完善。
9、道教即中华祖先以“道”的理念赋予子孙后人(龙的传人)之教化,包括狭义道教——具有特定教义、教规、仪程、团体性质与广义道教——具有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实施全民教化性质的统一。史实证明,道教源自中国远古文明,自盘古开天至三皇五帝以来形成整个中华文明史“道统”传承——正是中华民族早期祖先对“道”的天人合一的实践、认识与教化,才形成并维系中华博大文明。如果脱离狭义与广义道教的存在,中华民族及文明将不复存在。以此,完整、真实的道教概念与“无神论”及社会学者通常所谓“道教”概念有本质差异,前者认为道教由中华早期祖先人神直接沟通直接创立并演变,后者则狭义认为由张道陵创立,并是人类意识形态的产物,形成对道教的割裂认识。
10、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以“道”为存在根本和演化,顺则生,逆则亡。“道”的实质即具有“阴、阳”两种相对属性平衡一体的混元真炁(气)——同时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灵性)的统一,造化生成万物,化身宇宙至尊,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依据不同体悟对其称谓不同,如“盘古、盘古老祖、鸿君老祖、玄天老祖、皇天老祖、元天真人、天真皇人、无极老祖、无极老母、无量天尊、祖始爷、老天爷、天帝、上帝、真主”等,凡蕴含“开天辟地创世纪、宇宙永恒至尊大神——造物主”之称谓,概指其也——智慈兼备,威仪大方,法力无上,人神共仰。人类信仰其,与其能量和智慧沟通,既祈保平安,又实现心灵回归终极价值,等同追求与遵循自然大道——高扬真知与慈善(顺从自然规律),力挽无知与卑劣(违背自然规律),体现出信仰与修炼、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具有教化及拯救人类普世价值。
11、道教对混元真炁具有独到而系统认识,认为混元真炁不仅孕育造化最初生命盘古,而且对于“开天辟地”起主导作用,称谓“先天元炁”,《道德经》描述为“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天地生成之后阴、阳二气交合形成“后天元炁”,《道德经》描述为“三”,具有诞生生命万物的本原能量和信息,称谓“灵魂”——灵魂元炁相对宇宙而言属于“后天”,但相对生命肉体而言又属“先天”。同时,生命肉体由父母阴、阳精气物质交合之元炁(受精卵)孕育生成——两者“元炁”对于生命体而言同属“先天”,共同构成生命体具有能量与智慧的本质存在和有机运转。但是,大多生命体失却清静心,不认识生命本质与修行,对于元炁只知用而不知节,更不知养,造成身心疲惫,愚昧昏沉,害己害人,苦不堪言。另一部分生命体心态清静,静则阴阳平衡合于元炁特征,元炁得以节、养,生命体获得运转必须的能量与信息(灵性、智慧)。以此,以提升灵魂能量和信息的修炼称谓“修真”,修到一定程度即所谓“明道”或“得道”,并以炁的是否充足反映出“道行”高低。
12、人类战争、冲突不仅发生在同一宗教与文明之内,而且发生在不同宗教与文明之间,反映出人类本身对绝对永恒“大道”真理认识及实践的局限性与悲哀性,同时反映出人类所认识及实践的永远只能是相对真理,即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永远不能代表绝对真理,唯有宇宙至尊能够代表,但其隐于无形,从来不曾直接临世,仅以派遣使者方式传播文明,形成相对真理。以此,对“道”的虔诚、虚心信仰和修炼必将成为全人类共有课题(任务),而使得人类有神论、无神论以及各宗教信仰、修炼者走到一起:同根同源,道炁相连,感应无形(大道),实践有形,克服小我,存异求同,共同谋取和谐生存最大福祉。
13、宗教以“人、神”共同存在为存在——依据“阴阳互根、对应并存”原则,人的灵感反映来源于神,有什么样人就有什么样神。反之亦然。人、神表现为同一生命本体的“阴”、“阳”形态。由于“阴”、“阳”形态不同,人、神以“灵魂感应”、简称“灵感”沟通。“灵感”来自于个体的人的灵魂反映,与个体的人“道行”——真实反映“道”的能力有关,仅代表个体的人的认识。以此,神既是客观独立存在,又是人类意识形态的反映——人即神,神即人,人、神既独立又统一,辩证表现为神支配人,人体现神。而可以说,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文明与智慧代表其人、其民族之神的法力与智慧——在世界范围,神不是永恒唯一的概念,而具有民族性、宗教性、历史性。不同宗教信仰的神,与不同民族或人群有直接文明渊源,或有一定血统渊源。同时反映出,人类文明复杂历程代表神界复杂历程——神界与人间大致对应。也就是说,人、神虽然“意识形态”和“生存方式”不同,但是共同遵从同一“大道”真理——只有“大道”永恒,人、神以“道”相通,共同遵从。
14、在世界范围内,一定意义可以说,神话传说或宗教神学诞生一个民族,或者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神话传说或宗教神学,就没有传承生命力!而值得自豪的是,唯一仅有中国“盘古开天地”神话传说或道教神学具有思想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完整统一,反映中华文明对于世界(宇宙)本原高度认识,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断线的文明。因此,中华民族无论将盘古做为“中华根祖”景仰,还是做为“天帝至尊”景仰,都具有“法力无边,智慧无上”史实依据,使中华民族自尊、自强、自信、自豪、自责、自励,屹立世界东方。以此,道教“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己为本、以外为用、本用结合、和谐共存” 思想,称谓“道德文明”——不仅以“道”的真理认识直接转化为科技与文化艺术生产力,而且以“德”的人文实践直接决定社会和谐与进步发展,谋取实现人类生存身心自由,树立人类文明典范。
15、客观而言,地球生命、包括人类如何诞生及确切诞生时期,今人难以考证。也就是说,没有充足理由断定人类是地球最初及永恒生命——以及万物之灵。但是,可以断定,人类是自然界诸多生命曾主宰地球之后优胜劣汰——“合道则生,背道则亡”的成就——反映出天帝造化万物,并选择遵从其旨意的不同生命主宰地球。以此,可以说,只有人类诞生之后,才有人格化的天帝存在。如果人类违背天帝旨意,必然有其他生命以“道”的原则和方法取代人类主宰地球,人类或者不能够存活,或者任由其他生命支配和奴役——既是天帝旨意,又是大道选择。
16、依据能量不灭定律,如果人类不能够存活地球,则灵魂必然向其他时空转化。如何转化?能量及智慧低者,转化地球,为其他生命(邪灵动物)所主宰。绝非虚言,现实生活“邪灵”附体祸害人类事例——各类精神病、顽固绝症、流行疫病等比比皆是。只不过人类主宰地球,这种事例还相对属少数。另如人类历史上暴政者,除自身邪淫外,受“邪灵”支配造成人类大范围劫难。只有提升灵魂(元气)能量和智慧,向地球以外适宜生存的时空转移才是出路。以此,人类有生必然有灭,没有绝对永恒,人类生存唯一重要意义在于立足世俗需求实现灵魂升华,相对实现身心自由。
17、本质而言,人类劫难唯一归结为心灵(灵魂)劫难,元气耗散,不知亦不能回归,坠入“邪气”侵袭苦海之中,非天帝所代表正神拯救与自我修炼不能免除。所以,人类虔诚信仰天帝(及神界)价值和意义在于人类以“心灵回归——清静”方式获取造化人、神共同的本原——元气(混元真炁),以修持生命必须的能量及智慧。接下来,人类又持续以“阴阳平衡”为特征的元气相对持久维持心灵清静,提升道德素养。所谓“人不远道,道不远人”,以实现“我生存,众生亦生存;我自由,众生亦自由”,而实现人类生存(和谐秩序)良性循环。以此,体现出(宗教)信仰与(元气)修炼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天帝教化,启发智慧,清静自然,节制欲望,化解仇恨,宽恕博爱……
18、关于正、邪——天道循环,宇内没有绝对存在——“正、邪”只是概念上的划分和相对存在,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象征生命或者事物生长、化育及衰败、消亡自然规律的内在因素及表象存在,并且相互转化,对生命存在或事物运转发挥相互依存重要作用——现代科学证明有“正、反”物质同时存在。对生命体而言,正、邪有内外之分。并由于生命存在“有诞生必然有消亡”自然固有规律,邪气通常不同程度胜过正气,以邪气占主导,所谓“十人九邪”。这是任何生命包括人、神不可完全扭转的。只有发挥人、神做为主观能动性,修养补充先天元气,才有可能相对改观——人、神元气充足,代表其“道行”或者说“功力”高深,也就是说元气造化万物、所固有阴阳平衡“清静”的能量和灵性相对较大,大于人体内邪(气)与外邪(气)总和的能量及灵性,而使正气暂时胜过邪气,即正气上升,邪气下降,使生命体身心相对逍遥自由。以此,即便是神、更何况人唯有修持元气、超越“正、邪”才能相对持久实现身心自由,而摆脱或延缓正(神)转变为邪(魔)的生死轮回。
19、宗教对人类生存发挥重要积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由于人性弊端)人类在宗教信仰过程中始终不可避免存在“不求真而信,不务实而信,不全面而信”—— “迷信”及宗教异化变质问题。也就是说,迷信及异化不是宗教本质,而是宗教产生、传播、信仰过程不可避免的衍生品——有正信必然有迷信,有正统必然有异化,宗教必然存在某些不完善以及败坏声誉的诸多事例,或使宗教脱离“教化”内涵实质,仅存“教会”外在形式,产生“伪宗教”或不完善宗教,或严重发展到宗教对立面,产生所谓“邪教”——具有“精神鸦片”——欺骗性及伪科学性特征,极大伤害人类信仰情感及需求。以此,世界任何宗教都存在宗教本身的两大派系或者说两大属性:“正教”与“邪教”,中国神话作品《封神演义》所谓“阐教”与“截教”——其不是某一宗教称谓,而是宗教本身“正、邪”两大属性的相对概念,核心问题在于是否遵从大道真理。
20、宗教代表不同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世界宗教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信仰(宇宙)至尊的割裂认识与专制独断——“唯我信仰才是真神,唯我信仰才是最高”。同时,正是由于交流传播过程中“反客为主”的状况激化与挑起宗教冲突。
21、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只代表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都不能独立解决世界问题。世界宗教和谐共处在于遵从道德文明: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己为本,以外为用,本用结合,和谐共存——体现出人类为同一“大道”所生、世界宗教和谐共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2、世界宗教“阐教”派系需要交流合作,条件成熟时召开“弘扬大道精神,树立宗教正信,共谋人类福祉”世界宗教大会,承担世界宗教和谐共处主导责任。
23、宗教信仰者以信仰与修炼的统一,人神沟通,道炁相融,追求自由而无时无刻不自由,消除愚昧而无时无刻不愚昧——永远是“道”的谦卑信仰、修炼者。
当你学得越深入,践行越彻底,趋吉避凶就会越成功。
本文作者:李风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