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发行的第一轮猴票,那时候还没有荧光喷码。
1992年发行的第二轮猴票,同样没有荧光喷码。但第二轮有个别生肖邮票已经开始添加了荧光喷码。例如二轮羊票。
2004年发行的第三轮猴票,是新中国发行的首枚带有荧光喷码的生肖猴票。
到了今年发行第四轮猴票,当然也有大家司空见惯的荧光喷码:
【涨姿势】什么是“邮票荧光喷码”?
它是一种透明的化学涂料,在正常的环境光线下,我们几乎看不到(其实仔细观察,有部分还是能隐隐约约的看到),但在荧光灯下,却能清楚的显现出来。我国从《1999-3钧窑瓷器(T)》邮票开始采用荧光油墨喷印数字码措施,主要是为了便于稽查邮政企业的违规行为。当时是在全套多枚邮票之中选一枚,在邮局全张的左或右的第一枚邮票,或全张票边某部位上喷印荧光码。《2002-19雁荡山(T)》改为整版每枚邮票都采用荧光数字喷码技术。
除了荧光喷码,现在许多邮票采用荧光油墨印刷,在紫光灯下观看,会有另一番图案或景象,部分设计优秀的邮票作品更显得美轮美奂。
更深入的研究:
如果你看过的荧光喷码足够多,你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邮票上的荧光喷码非常清晰,而有些却模糊不清,或十分暗淡,甚至完全看不见。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在邮票上加入荧光喷码的经验和技术在不断改良,早期有部分编年邮票的荧光喷码效果比较差,例如第三轮鸡票,荧光喷码天生就比较暗淡,有些甚至完全看不到荧光,令消费者以为是假票。另一方面,是因为印刷时受邮票纸质、印刷方式、油墨质量等因素影响,导致不同批次印刷出来的邮票,荧光喷码的效果会略有不同。
第四轮猴票上的荧光喷码,效果是十分清晰的,一般是由7位阿拉伯数字和1位英文字母组成。如果邮票上没有荧光喷码,则是从小本票上撕下来的。
荧光喷码结尾字母的含义:
▲结尾字母“L”代表零售票;
▲结尾字母“D”代表大版折专用;
▲结尾字母“X”代表小版折专用;
▲不带折子的大小版,则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结尾字母。
▲结尾字母“M”代表零枚票;据悉M码邮票不得单独零售,只能用于制作邮品,而且必须单枚使用。所以M码只会出现在2-1的四轮猴票上。
补充:如果出现了上文没提到的字母,还有可能是加工邮品用票,如A、B、C、E。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完全一样的邮票,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编码去标记区分呢?当中有什么玄机或奥妙么。其实对于我们一般消费者来说,没有什么玄机,邮政之所以要这样做,只是为了方便管理,日后容易追查邮票的来源或销售渠道。不同结尾字母的邮票,其收藏价值完全一样。所以,我们没必要专门去收集把某种结尾的荧光码。
热门问题答疑:
1、没有荧光喷码的邮票是否为假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