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被忽略的国产佳作,但当年这部国产片在国内上映前夕确实因为在电影节退赛的原因,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部电影,叫做《万箭穿心》。
作为2012年唯一一部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国产电影,当年片方因为日本右翼分子叫嚣购买钓鱼岛的事取消访日行程。
作为本片监制的谢飞首先发表声明,明确表示片方单方面退赛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文化砸车行为。并称自己筹备三年的心血因为这次低级的商业炒作功亏一篑。
很多小朋友也许不知道谢飞是谁,他可是和姜文有过合作的著名学院派导演,没看过《本命年》的童鞋,自己补课去。
谢飞和姜文在《本命年》片场
虽然《万箭穿心》的制片人董文洁明确表示,片方退出电影节不是为了炒作,但从业界反馈的声音来看,一些人觉得片方的做法缺乏对电影节的尊重,是一次粗鲁且让自身名誉扫地的行为。
不管是不是为了炒作,毒药君查了下《万箭穿心》当年的数据,从最终定格不到300万的票房成绩来看,这部电影无论在商业层面的收益,还是话题的热议程度,显然都不如同期的《一九四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及《泰囧》。
但,从这部电影的反馈来看,多数人都表示,这是2012年难得的国产佳片。
豆瓣上近7万人给出8.4的评价,证明此言非虚。
在这个特效与明星效益膨胀的年代,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看些能触动你内心的作品了。
《万箭穿心》的故事,真实,真实到令人咂舌。
要理解它,你首先要了解女主角李宝莉是个怎样的女人。而这一切,得从丈夫的死说起。
上世纪90年代的汉口,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马学武在一家国有汽车厂小有成就,是个部门主任。妻子李宝莉则是个靠在市区小摊帮手维持生计的悍妇。
一天,李宝莉被公安告知,自己的老公跳桥自杀。
李宝莉起初以为是丈夫在外面偷人二进宫。然而看到丈夫遗书的她,一脸懵逼。
遗书上的信息简洁明了:愧对妈妈,请妈妈帮忙照顾小孩;同时也嘱咐孩子,往后的学习要靠自己完成。通篇下来,没有一个字提到妻子。
究竟是多大仇多大恨,才能让夫妻双方冷漠到如此程度,以致丈夫死都不愿意提起她?
知道了真相的我,缩在墙角瑟瑟发抖。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物降一物。丈夫生前虽然在外是部门领导,但在家,是个妻子说一,他不敢说二的怂货。
虽然因公职福利分到了一套位于市区的房子,但从旧屋搬往新居的过程中,李宝莉全程指点江山,没马学武半点事。
妻子的蛮横,已经到了分分钟让他在外人面前丢脸的程度。
稍微懂点儿礼数的媳妇,定不会这样当众发难
就连搬家师傅都看不过眼。
说实话,毒药君看到这里时也不禁在想,作为一个爷们儿,怎么可以怂到这个程度。好气呀……
然而,人终究还是有忍耐限度的,兔子被逼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是一个人呢。终于,马学武忍耐不住,提出了离婚。
李宝莉虽乃悍妇一枚,但离婚,对于受过光荣传统教育过来的人而言,关乎的是名誉问题。所以,一开始听到丈夫提出这个要求,她自然是心慌慌。
无论怎样软磨硬泡,丈夫冷漠的态度让她几近绝望。
就在她不知道如何处理二人的矛盾时,一个转机让她看到了希望,但这个希望对一个女人来说有些残酷。
原来,和妻子闹僵后,丈夫马学武与工厂的一位人妻看对了眼,一来二去么,行不可描述的事儿自然就是时间问题了。
尾随丈夫抓奸的李宝莉这时下了招狠棋。你劈腿,那我就举报,警察叔叔,有人在宾馆嘿嘿嘿,我要告他。
这样一来,丈夫的丑闻自然被闹得人尽皆知。乌纱帽丢了不说,离婚的事也丧失了主动权。
屋漏偏逢连夜雨,出轨风波消停没多久,马学武把母亲接到家里住,再一次点燃夫妻间的矛盾。
恰巧在这时,厂里开始清退下岗员工。因为道德作风问题,马学武成为了厂里第一批被刷下去的人。
老婆赖着不跟自己离,出轨一事让自己颜面尽失,饭碗又被人拿掉。心灰意冷的马学武选择用跳江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丈夫死后,李宝莉的儿子,小宝对母亲的恨一下子爆发出来。
现在,家里一老一小的生活重担全都压在了李宝莉身上。
闺蜜告诉她,自己遭遇的坎坷是家里的风水所致。但李宝莉不信邪,她要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目前的颓势。
辞去小摊工作后,李宝莉在汉口做起了扁担(南方一种苦力活)。
虽然李宝莉脾气乖戾,但做事勤快。儿子的学费,靠着她,才一直没中断过。
儿子也算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在重点班名列前茅,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遗憾的是,成绩优秀的儿子,自父亲死后就再没主动和母亲交流过。即便有交流,也能从话语中感受到他对眼前这个女人的不满。
时间一长,母子二人的关系渐渐疏远,徒留个名义上的壳。
更惨的是,李宝莉以为小孩高考完,自己就能可以相对轻松了,不曾想,拿到高考状元的儿子竟对自己几十年的付出视而不见,并以一句“搬出去”一笔勾销。
听到亲生骨肉对自己这般冷血,一开始,李宝莉自然是愤怒不已。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儿子对她的敌意,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他发现了李宝莉不为人知的秘密。
原来,儿子小宝一直对父亲的死心怀疑惑。为了解开谜团,他找到了当年与父亲有过一段关系的情人。
从情人口中,小宝得知父亲死亡的真实原因:李宝莉公报私仇,私底下举报父亲和情人嫖娼,并装作好人,原谅了蒙在鼓里的父亲。
后来父亲通过查证,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自知理亏的李宝莉,虽然割舍不掉对这个残缺的家的眷恋,但按照小宝的意愿,她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地方,重新以新的姿态,去开启自己的后半生。
这是一个让人看完百感交集的故事,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说的,正是李宝莉这样的女人。
之前毒药君看过一篇文章,作者将某些中国女人令人讨厌的特质进行了详尽罗列,其中,喜欢自怜、缺乏风情、过分敏感,在李宝莉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可以说,正是李宝莉的这些特质,让一个原本完整的家庭走向了悬崖。以李宝莉为首的部分中国女性,从来就没真正明白,婚姻是什么。
因为在她们看来,婚姻就是“当初是你求着我嫁给你,对我好,天经地义。”
她犯了常识性错误,不幸的婚姻,多源于此
从一开始,就以这种居高自傲的心态走进婚姻的人,怎么可能幸福?
虽然李宝莉在对待婚姻的观念上,有很大的认知误区,但她也有作为一名女性的担当。
丈夫过世后,这个家,全靠着她出卖苦力才勉强得以维持。她的韧劲儿,是很多人所不具备的。
也正因此,你很难用绝对的善恶去评价这个女人。人都是复杂而立体的,李宝莉也并非不善,她只是在用自己的道义去挽救风雨飘摇的婚姻和家庭。
反过来说,丈夫也不是一味可怜。在他身上,有着浓浓的小知识分子式的狡猾。
他在家中逆来顺受,却从未想过及时调整目前的状态(虽然从二人性格来看,这种调整几乎是徒劳的)。遗书是他对妻子的报复,他要让儿子记住这份怨念。
这种报复,悄无声息,却相当致命。它就像一颗种子,在儿时的小宝心中,埋下仇恨。
也难怪,有人看完会对丈夫的行为感到不齿。
李宝莉一家的分崩离析,除了她自身经营不善,丈夫的遗书也在推波助澜。死后多年,他对这个家庭的影响从未因此消散。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哀?
当人们的婚姻面临挑战,彼此都在争吵中艰难度日时,没有人想过,放手也是一种成全。
但似乎,我们更喜欢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来暂时遗忘遇到的困难。等到下一次矛盾爆发,我们又得为该死的主题再吵一次,周而复始,不得停歇。就像《革命之路》的那对夫妻一样。
有报道指出,最近几年,国内离婚率一直持稳定上扬趋势发展,且离婚的主力大军为70、80后。随着国人婚姻观念的转变,所谓的天长地久,只是一种理想状态。鞋子合不合适,一穿便知。
《革命之路》告诉我们,无理想,毋宁死。可是,生活从来都是具体而实际的。当激情冷却,人还要吃饭。到最后,战胜理想的,总是生活。
理想生活是一件奢侈品,很遗憾,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
本 月 精 选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为娶14岁少女,渣男发动全村砸死原配
这个故事里有每个男人的春梦,纯粹让人心疼
曾打败黑泽明的男人用四个妓女戳穿岛国的尿性
每一帧都有鲜活的肉体, 但却是最残酷的青春片
秘密放映的实验电影,道出男人最大的耻辱和恐惧
49年跟拍14人,最恐怖纪录片戳穿为什么你只配做穷人
当红女星惨遭6人性虐!强奸之国为了自黑连舞都不尬了